孤獨癥的發生,會使兒童在社交、溝通和行為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和挑戰,嚴重影響患兒的健康與生活質量。舞蹈治療是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藝術治療手段之一,多用于改善精神障礙中,有利于完善患者的人格與意識。經實踐及多項研究證實,對孤獨癥患兒予以舞蹈治療,能有效解決患兒的情緒問題,并使其提高感覺、認知及生活自理等諸多能力,作用顯著。基于此,本次試驗選擇對30例孤獨癥患兒進行對照分析,以期進一步探究舞蹈治療的價值。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以30例孤獨癥患兒為分析對象,納入時間為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借助雙盲法分組,即對照組(15例)、研究組(15例)。對照組男10例、女5例,年齡5~12(8.34±0.64)歲。研究組男9例、女6例,年齡6~12(9.01±1.01)歲。納入標準:符合孤獨癥診斷標準;家屬知情同意;均為獨生子;資料齊全無缺失。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數據指標的組間差異不明顯(Pgt;0.05),提示試驗具有分析價值。
二、方法
對照組在試驗階段內保持原有生活狀態,不作任何干預。研究組在試驗階段內實施達班/芭田妮芙健康動作、凱斯騰伯格動作側寫、切絲技法等舞蹈治療,1個月3次,共計4個月,具體操作如下: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該月以建立信任為主要目標,組織患兒進行肢體預熱、動作激發與交流模仿訓練,引導患兒開展目光交流、動作溝通、運動坐式/立式呼吸、感受身體和末端模式、頭尾連接、上下半身模式、大腿上提和胯骨屈曲、肢體半部訓練、動物形象模仿、生活動作模仿及地面放松等專業舞蹈動作,以促進患兒在舞蹈中養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并在與對方的目光接觸中學會自我接納和理解情感,減輕孤獨感。2022年9月至2022年10月:該月以建立關系為主要目標,組織患兒進行模仿、合作、空間、力效及形體訓練,引導患兒創立真實的身體圖像、發展動作表達語匯、區分和整合身體、獲得身體空間的歸屬感,以促進患兒發展身體的走、跑、跳能力,提高動作協調及平衡能力的同時,獲得愉快的課程體驗,進一步增強對自己和社會的認知,減輕孤獨癥所致的不良情緒。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該月以表達呈現為主要目標,指導患兒開展本真動作、鏡像動作、組合舞動等專業的舞蹈訓練,進行內心情感的外化,以及拓展象征性身體語匯,以促進患兒學會和其他人構建合作伙伴關系。引導患兒通過象征性和想象性的游戲參加小組活動,通過具體的角色扮演參與小組活動,以形成患兒在團體空間中的合作關系,進一步增強個人信心。2023年2月至2023年3月:該月以融合發展為主要目標,指導患兒開展大腦舞、手指舞、跑跳舞及圓圈舞等舞蹈訓練,強化患兒的注意力與團隊協作能力,激發患兒參與舞蹈活動和集體活動的興趣;穿插引導患兒重復之前的舞蹈動作,鼓勵患兒進行舞蹈的創作表演,以進一步激發患兒的情緒表達,強化情緒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關系。
三、觀察指標
參照積極消極情緒量表兒童行為量表(PANSS),對兩組患兒進行干預前后的情緒分析,包括舞動體驗、身心健康、情緒識別、情緒體驗、情緒狀態五大維度,每維度0~4分,分值越高,代表患兒的孤獨癥情緒越嚴重。
選擇孤獨癥治療評定量表ATEC進行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評估,包括表達/語言溝通(14分)、社交能力(20分)、感知/認知能力(18分)、健康/生理/行為(25分)四大維度,分值越低,代表患兒的治療效果越佳。
選擇孤獨癥兒童行為評定量表ABC進行兩組患兒的行為評估,包括感覺能力、交往能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自理能力,每項20分,分值越低,代表患兒的行為改善程度越佳。
四、統計學處理
試驗數據以SOSS25.0處理,計數資料以卡方檢驗分析,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分析,以(`c±S)表示。Plt;0.05為差異顯著。
結果
一、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情緒分析
研究組患兒干預后的情緒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Plt;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情緒分析(分,`c±S)
二、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ATEC評分
研究組干預后的ATEC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Plt;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ATEC評分(分,`c±S)
三、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ABC評分
研究組干預后的ABC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Plt;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ABC評分(分,`c±S)
討論
孤獨癥作為一種兒童廣泛性發育障礙性疾病,近年來的患病率不斷攀升,已成為威脅兒童成長發育的嚴重性病癥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孤獨癥患兒的語言障礙類型不同,有極大的個體差異性,故對其進行治療時,應對患兒的病情進行全面分析,為患兒設計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綜合干預康復訓練,才能最大程度改善預后。隨著國內外學者的不斷研究,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發現舞蹈治療對于治療兒童孤獨癥具有顯著療效。分析發現,舞蹈治療是一種綜合醫學、藝術學、心理學、康復學、美學等多門學科,以舞蹈運動形式調節人體機能,使其調整情緒和治療疾患的物理療法,相較于其他康復方法而言,以肢體為基礎溝通渠道與孤獨癥患兒交流,并在其中融合其他藝術形式進行訓練,有利于引導患兒建立自我認知,提高身體綜合能力。相關研究指出,對孤獨癥患兒施以舞蹈治療,有利于通過各種舞蹈動作對身體的探索,刺激患兒大腦邊緣情緒的通道,使其增加交往活動意向,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并通過增加與人的肢體接觸,努力克服人際交往的障礙。同時,舞蹈動作靈活多變,對于孤獨癥患兒的重復刻板行為也有極大的改善作用。對此研究指出,舞蹈治療有利于幫助孤獨癥患兒獲得生活和社會適應能力,增進患兒的情緒、認知、身體以及人際等層面的整合和健康。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在各個情緒維度方面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ATEC、ABC評分也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lt;0.05),與上述研究基本相符。進一步證實,舞蹈治療可以讓孤獨癥患兒通過退化,讓他們重新回到兒童發育早期,逐步發展和恢復與外界的互動能力。同時,相較于其他物理療法而言,舞蹈治療更加偏重培養患者的人際關系,提高其社交能力,實施于孤獨癥患兒的治療中,有益于促進患兒的各方面能力發展,實現病癥和不良情緒的改善。
綜上所述,孤獨癥患兒執行舞蹈治療的益處顯著,值得關注與推廣。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