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跨境電商、要素流動與產業結構升級*

2024-04-30 03:18:26唐紅濤張建英
經濟研究參考 2024年3期

唐紅濤 丁 陽 張建英

一、引言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必須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堅定不移推進質量強國建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撐,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缇畴娚套鳛榇龠M國際經濟循環的新動能,通過推動國內消費升級與產業結構升級促進要素分工體系與產業分工體系深度融合,助力新發展格局的有效形成(張夏恒,2022)。近年來,跨境電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趨勢,逐漸成為穩外貿、穩就業、促經濟的重要手段(徐學超和戴明峰,2022)。2021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指出要建成一批要素集聚、主體多元、服務專業的跨境電商線下產業園區,引領跨境電商創新集群的發展。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達到2.1萬億元,同比增長7.1%。隨著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推動了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倒逼國內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海外需求拉動的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受生產要素流動、政府管制以及行業壟斷等因素的影響。那么,跨境電商的發展是否能有效帶動要素流動?這種要素流動能否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具有哪些特征?探究這些問題對于厘清產業結構升級的內在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對傳統產業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

現有文獻研究了跨境電商對傳統產業轉型和產業集群的影響??缇畴娚棠芴嵘a品價值創造能力、優化自身企業結構,從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王惠敏等,2021;張夏恒和趙崤含,2022)??缇畴娚掏ㄟ^模糊產業邊界,加速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緩解供需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有效驅動產業向高級協同創新模式轉化(張夏恒和李毅,2021),通過改變傳統外貿營銷模式進而改變產業集群的組織與管理模式,利用跨境電商的網絡屬性突破產業集群的地域鎖定,促進產業集群的合理布局(李芳等,2019)。Wang等(2022)進一步證明了跨境電商與產業集群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通過實現跨境電商子系統的互動發展可以促進兩者深度融合。但也有學者指出,當跨境電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時,由于區域產業競爭力不強,產業創新孵化、資源有效利用以及生態系統建設等方面將受到較大的限制(張曉東,2022)?,F如今,跨境電商發展到哪種程度才能有效發揮其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助推作用,以及這種作用是否會呈現出區域差異,關于這一議題尚未有過多的文獻進行論證。

關于跨境電商與要素流動,有學者認為跨境電商不僅能夠加速要素在國內與國際范圍配置的市場化,以推動要素在不同領域之間高效率分配與組合(張夏恒,2021);還可以通過改變國際貿易的信息交流模式,降低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重置成本,實現要素在區域間的自由流動(彭懷安和張昌謀,2023)。與此同時,基于網絡平臺虛擬化、信息化的特點,跨境電商的發展能夠通過降低信息成本,打破條塊分割,促進要素有序流動和市場深度融合(田畢飛和戴露露,2019)。

關于要素流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研究已經較為豐富。要素流動性增加能顯著減少產業結構升級對既有比較優勢的路徑依賴,暢通要素循環有利于產業突破“低端鎖定”困境(譚志熊等,2022)。創新要素流動對制造業高級化、合理化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活躍的創新活動有助于制造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宋曉玲和李金葉,2022)。此外,學者們針對某種具體生產要素深入研究其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從勞動力視角,高素質人才對新型信息技術的運用與創新可以豐富產品種類、提升產業生產效率,能持續有效地推動產業結構升級(Klepper,2002)。以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為主要結構特征的農業和工業對人口紅利的需求相比于人力資本紅利可能更為突出(白婧和馮曉陽,2020)。但也有學者認為人力資本紅利并不能顯著地推動傳統產業結構升級。從資本視角,Jin(2012)通過分析國際資本流動和產業結構的關系,發現資本密集型產業和專業化程度高的國家和地區對資本的吸引力較強,產生配置效應。在此基礎上,趙冉冉和沈春苗(2019)通過研究發現財政資金流動、境外資本流動和社會資本流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存在差異。從技術視角,李愛真等(2022)認為技術創新能帶來技術進步,通過技術進步可以推動技術要素在低附加值產業和高附加值產業間流動,提升產品技術含量,進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宋德勇和畢道俊(2022)則認為通過技術引進、模仿創新等方式增加技術的流動性,新技術和新生產工具的運用有助于提升產業結構合理化水平。

綜上所述,目前有關跨境電商與產業結構升級、要素流動與產業結構升級各自之間的關系研究已經較為豐富,但有關跨境電商、要素流動與產業結構升級三者間的關系尚未進行完整探討。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三者之間的關系相對比較復雜,而且跨境電商的經驗數據也較為稀缺。本文基于地級市層面數據,系統探索三者的內在聯系。可能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立足于跨境電商發展現狀考察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機制;創新性地引入要素流動,探究跨境電商和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線性關系與非線性關系。第二,從勞動力流動、資本流動和技術流動三個維度出發,構建刻畫要素流動方向與規模的相對指標;利用2013~2021年全國27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面板數據進行全面測度,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現有實證研究。

三、理論機制與研究假設

(一)跨境電商與產業結構升級

跨境電商發展促進了產業效力提升與產業動力變革,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強勁驅動力。一方面,跨境電商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集聚水平,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劉玉榮等,2023),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效力提升。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外貿代理、金融、物流配送、信息咨詢等領域的企業也隨之增加,逐漸形成集聚優勢。而產業集聚水平的提高不僅有利于產業間形成良好的共享與合作機制,逐漸提高產業間關聯度與協同性(張正榮等,2020);還能促成全產業鏈生態閉環形成,使產業鏈各環節緊密聯系、深入滲透,從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張曉東,2022)。此外,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直接推動了網上通關、電子支付、電子認證等現代服務業和相關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務業專業化水平(張兵兵等,2023),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重置成本、信息成本以及交易成本,減少因產業結構不合理變動帶來的摩擦,有序推動了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另一方面,跨境電商通過促進產業動力變革,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主要體現在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和各產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創新發展(Xie &Teo,2022)。目前,跨境電商主要以零散化和小批量訂單為主,帶動了出口制造業大批量訂單的調整;同時,制造業企業產品差異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伴隨著一些定制化產品和創意產品的興起,傳統制造業流水線模式也逐步進行了改進與創新(趙志田,2018)??缇畴娚痰陌l展勢必持續推動企業不斷強化研發設計與品牌建設,實現從低附加值環節向高附加值環節的躍升,甚至是從粗放型發展模式向集約型發展模式的變遷。與此同時,隨著跨境電商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為了更好地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需持續提升自身生產效率(景國文,2023),逐步向高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形成更具創新、更加完善的中國式現代化產業格局。

跨境電商能有效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但其影響作用并非能即時且有效地凸顯,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存在非線性關系。在跨境電商發展初期,由于市場規模限制,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可能較為微弱。隨著市場不斷發展壯大,跨境電商主體在區域內集聚,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此時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變得更為顯著。但當跨境電商得到充足發展卻尚未完全成熟時,市場內可能會出現長期惡性競爭造成內耗加大發展受阻的情況,影響產業結構升級。最后,當跨境電商市場完全成熟,跨境電商成為社會經濟效益增加的主要產業,在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可能再次增加。這是因為相較于傳統貿易,跨境電商具有減少商品流通環節、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整合供應鏈布局等諸多優勢,跨境電商市場的成熟使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诖?,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1:跨境電商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假設2: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存在非線性關系。

(二)跨境電商、要素流動與產業結構升級

基于互聯網發展的跨境電商有助于打破空間限制,實現要素有效流動??缇畴娚掏ㄟ^要素流動影響產業結構升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跨境電商通過促進勞動力流動實現人力資本積累,為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提供新動能??缇畴娚淘诟咚侔l展的同時,展現出廣闊的就業前景,吸引著大量高質量人才加入。在跨境電商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這種崗位前景和收入差距促進了勞動力在產業間及地區間的快速流轉。勞動力流動不僅僅是勞動者本身在區域間的遷移,更是勞動者對自身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一種方式(宋佳瑩等,2023)??缇畴娚套鳛橐粋€高度數字化和技術驅動的領域,需要具備先進技術知識和數字化技能的人才。人力資本在跨境電商的催化作用下通過推動企業改進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科技研發活動帶來更多可能性,促使傳統產業和中低端產業向新興產業與高端產業轉變(袁其剛和嵇泳盛,2023)。

第二,跨境電商通過加快資本流動轉變投資結構,助推產業結構升級。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外貿新業態,憑借其利潤空間大、政府支持力度強、發展潛力足等優勢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投資熱點,帶動了跨境電商相關配套服務包括跨境物流和跨境服務商在資本市場地位的提升(劉斌和顧聰,2022)。隨著跨境電商產業對資本需求的增大,跨境電商對投資者決策的影響力加大;引發企業資本進行跨界轉移,增加資本流動性。跨境電商能夠影響資本投入規模和結構,引導資源在不同產業間轉移和重新分配,使地區產業分布更加合理。在利益驅動下,跨境電商通過加速資本要素向高附加值產業轉移、向獲利能力更強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經濟領域流動,推動產業結構高級化。

第三,跨境電商通過加快技術流動實現技術創新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跨境電商的實質是國際貿易的數字化,跨境電商自身的發展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撐。當跨境電商企業在各地展開經營活動時,不僅可以給當地帶來全新的技術要素,還能促進數字技術與傳統服務流程的融合(張誠等,2022)。跨境電商通過提高技術要素的流動效率,促進新技術、新模式在不同區域間傳播和擴散,加強知識在不同創新主體間交流和互動,進一步加速技術創新過程(程煒杰和姜麗麗,2020)??缇畴娚贪l展使技術創新活動變得更加活躍。不僅能推進專業化分工、促進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提高,還可能引起產業變革,實現區域主導產業從低效率行業向高效率行業變更,從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李建琴和孫薇,2020)。

綜上,跨境電商對高素質人才、資本投資、技術創新的需求增加,吸引著各種生產要素在產業內、產業間以及區域間的流動,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诖耍岢鲆韵卵芯考僭O。

假設3:跨境電商通過加速勞動力流動,進而助推產業結構升級。

假設4:跨境電商通過加快資本流動,進而助推產業結構升級。

假設5:跨境電商通過促進技術流動,進而助推產業結構升級。

四、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1.基準模型

為檢驗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直接影響,根據豪斯曼檢驗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將產業結構升級作為被解釋變量,跨境電商發展水平作為解釋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基準模型設定如下:

Ii,t=α0+α1cbeci,t+α2Xi,t+εi,t

(1)

其中,i和t分別表示城市和年份;Ii,t和cbeci,t分別表示城市i在t時期的產業結構升級水平和跨境電商發展水平;Xi,t代表所有控制變量;εi,t為隨機誤差項。

2.中介效應模型

為進一步檢驗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間接影響作用,本文引入要素流動作為中介變量進行實證分析,中介效應模型設定如下:

elei,t=β0+β1cbeci,t+β2Xi,t+εi,t

(2)

Ii,t=γ0+γ1cbeci,t+γ2elei,t+γ3Xi,t+εi,t

(3)

其中,i和t分別表示城市和年份;elei,t表示要素流動,包括勞動力流動(labi,t)、資本流動(investi,t)和技術流動(teci,t)。

3.門檻效應模型

本文采用跨境電商作為門檻變量,進一步檢驗跨境電商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非線性關系,構建如下模型:

Ii,t=λ0+λ1cbeci,t×η(qi,t≤δ)+λ2cbeci,t×η(qi,t>δ)+λ3Xi,t+εi,t

(4)

其中,qi,t是門檻變量,δ是待估計門檻值,η(·)為示性變量,即取值為1或者0。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

模型中的被解釋變量為產業結構升級(I)。一個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動態演變不僅包括產業內結構優化,如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還包括產業間結構優化,三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的不斷提高。因此,為全面反映產業結構的內涵并考慮到數據的合理性,本文參照徐敏和姜勇(2015)的做法,將第三次產業均納入指標體系,構建產業結構層次系數來說明各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水平。

2.核心解釋變量

模型中的核心解釋變量為跨境電商(cbec)。由于跨境電商的發展程度與電商物流的繁榮度息息相關,且電商一般利用物流網絡來運輸貨物,因此快遞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能間接反映電商的發展狀況。基于跨境電商交易額獲取難度大的現實,相較于單純用快遞總量替代跨境電商發展程度,通過采用快遞數量構建跨境快遞數量能提高替代變量的合理性,減少其對估計結果的不確定性。本文借鑒張錫寶等(2020)采用分割信貸余額的做法,利用地區進出口額與實際利用外商投資額來對快遞總量進行分解。分解公式如下:

packagei,t=α+βtradei,t+λfdii,t+εi,t

(5)

其中,packagei,t代表快遞總量,tradei,t和fdii,t分別表示地區進出口額和實際利用外商投資額。利用公式得出回歸系數后,進一步得到跨境快遞數量為βtradei,t+λfdii,t。本文利用構建的跨境快遞數量來衡量跨境電商。

3.中介變量

在模型中引入生產要素作為中介變量,包括勞動力要素、資本要素以及技術要素。當前學術界對于要素流動的衡量指標主要可以分為絕對規模指標和相對流動指標兩大類,相對于絕對規模指標只反映要素流動的整體規模大小,相對流動指標可以體現區域間要素流動的方向,能真實反映區域間的流動情況。本文在王家庭等(2022)指標構建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調整,利用各變量當期減去上一期的增減量這一相對流動指標來衡量要素流動。(1)勞動力流動(lab)。教育所帶來的人力資本的擴張能夠推動城市生產率以及創業水平的提升,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本文選用每十萬人口高等學校平均在校生數的增減量來表示。(2)資本流動(invest)。相較于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資本存量更能體現在某一時點上所積存的實物資本,能很好地反映人們實際掌握的物質生產手段。本文采用永續盤存法計算出資本存量,以資本存量的當期減上一期的變化量作為度量資本流動的指標。(3)技術流動(tec)。技術進步會引起生產要素供求以及價格發生相應的變化,而生產要素的流向與流量的改變必然會對產業結構調整產生影響,本文利用地區專利申請授權數量的增減量代替技術流動。

4.控制變量

為最大程度克服遺漏變量引致的偏誤,本文引入如下可能影響產業結構升級的控制變量:(1)基礎設施建設(road)。通過完善物流配送網絡,能夠有效推動流通創新與產業變革深度融合,采用各地區公路總里程來衡量。(2)政府財政支出(gov)。地方政府可以改變支出政策對公共資金進行重新配置,引導生產要素在產業內部或產業間合理流動,選用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衡量。(3)經濟發展環境(pgdp)。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實現社會物質財富積累,是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來衡量。(4)社會消費水平(soc)。選用社會消費零售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來代替,社會消費增加必然會帶動生產量增長和企業生產規模,從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進程。(5)綜合通信能力(post)。地方綜合通信能力的現實狀況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潛在的相關作用,綜合通信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加快資訊傳播速度,還能拓展企業交流溝通渠道,提升產業結構升級效率,選用郵電業務總量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表示。

(三)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

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國276個地級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數據,探究在引入要素流動為中介變量后,我國各地區跨境電商發展水平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其中,樣本數據包括東部城市99個,中部城市99個以及西部城市78個。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各省份及各地級市統計年鑒、各地級市郵政管理局,對于部分缺失數據采用插值法進行填充,并對個別指標進行了對數化處理。變量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五、實證分析

(一)直接效應分析

根據Hausman檢驗結果,本文關于跨境電商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相關模型選擇固定效應模型,同時采用逐步回歸法,逐個加入控制變量檢驗相關系數及其顯著性的變化。由結果可知,跨境電商發展水平每提升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升級水平提升3.673個百分點,逐個加入控制變量后,系數減小但依然正向顯著。根據表2第(6)列結果顯示,在加入全部控制變量之后,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系數1.698顯著為正,表示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總效應為1.698,這說明跨境電商可以通過加快價值鏈和產業鏈重構,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從而有效驅動產業結構升級,驗證了假設1成立。

表2 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逐步回歸結果

從控制變量來看,除政府財政支出外,其他控制變量的影響系數均通過了顯著性水平檢驗。其中,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消費水平、綜合通信能力等控制變量對產業結構升級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基礎設施建設雖然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但其影響系數與政府財政支出的影響系數均為負??赡茉蛟谟?,一方面,政府財政支出可以分為生產性財政支出和福利性財政支出,政府財政支出可能更多運用于福利性政策領域,而沒有投向制約地方產業結構升級的薄弱環節和急需領域,導致政府財政支出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不顯著;另一方面,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雖然不斷完善發展,但隨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普及,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滿足產業結構升級對于互聯網、通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從而不利于產業結構調整。

(二)間接效應分析

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直接促進作用已得到驗證,進一步檢驗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間接促進作用。根據表3結果可知,當勞動力流動、資本流動和技術流動作為中介變量參與回歸時,跨境電商與各種要素流動的影響系數均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存在顯著的中介效應,這意味著跨境電商可以通過促進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流入與流出,間接助推產業結構升級,驗證了假設3、假設4和假設5。

表3 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中介回歸結果

進一步,通過對比不同要素流動中介效應發現,跨境電商對勞動力流動的促進效應最強,資本流動次之,對技術流動的促進效應最弱。對于勞動力要素,其流動方向和規模主要考慮當地就業環境和工作發展前景的影響,而資本流動不僅要受到投資者偏好和行業發展潛力的影響,還要受到當地政府資本準入及流出政策的限制,使跨境電商對勞動力的促進效應強于資本流動。此外,跨境電商對技術流動的促進作用最小,可能原因是技術要素的自由流動涉及科研人員流轉、技術轉移、知識擴散等諸多環節,由于衡量科技人才價值的市場機制尚未建立、部分單位收入分配制度不夠完善、現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缺乏可操作性等原因,技術要素的區際流動受到更多影響因素限制,跨境電商對技術流動的促進作用因此減弱。

然而,相較于勞動力流動和資本流動,雖然跨境電商對技術流動的促進效果較為微弱,但是跨境電商通過技術流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卻十分顯著,且技術流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遠遠強于勞動力流動和資本流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這可能是因為技術要素相比其他生產要素具有重復使用性和共享普惠性。技術一經研發成功,可以同時供給多個需求者,經過多次使用其價值也不會遭到損耗,無須投入新的研發成本;并且隨著技術的使用主體增多、適用范圍變廣,技術的價值實現也隨之增加。在跨境電商對技術流動促進作用較小的情況下,技術要素的獨有特征使得跨境電商通過技術流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中介效用依舊顯著。

(三)穩健性檢驗

為了保證結論的有效性與可靠性,本文做了如下穩健性檢驗:一是分時段進行回歸,考慮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于2015年開始設立,但其設立數量從2016年起才明顯增加,此后政府對跨境電商行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跨境電商發展勢頭迅猛。因此,選用2016年為時間節點,對比2013~2015年和2016~2021年兩階段跨境電商系數差異,結果分別見表4第(1)列和第(2)列。二是替換解釋變量,本文借鑒唐紅濤和胡婕妤(2021)的做法,利用各地級市快遞業務收入賦予權重構建新跨境電商發展水平指數,結果見表4第(3)列。三是替換被解釋變量的穩健性檢驗,本文參考汪偉等(2015)和韓永輝等(2017)的做法,從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和產業結構合理化這兩個維度著手,構建全新的產業結構升級指數(I2)進行檢驗,結果見表4第(4)列。四是對解釋變量進行1%縮尾處理,結果見表4第(5)列。根據穩健性檢驗結果來看,跨境電商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系數關系依舊顯著為正,與前文的回歸結果一致。

表4 穩健性檢驗回歸結果

(四)內生性處理

為解決雙向因果而導致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采用工具變量法來加強實證結果的可信度。一是選用正向指標,采用各地區當年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Interne)作為工具變量。其中,數據來源于各省份及各地級市統計年鑒。消費者必須借助網絡才能完成線上購物,而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越多,消費者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跨境消費的可能性越大,跨境電商用戶規模增加能為跨境電商市場發展提供消費動力;由于互聯網寬帶接入的主體以家庭為主,而產業結構調整涉及更多的是企業內或企業間資源配置和主導產業更替等問題,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的變化無法直接影響產業結構升級進程。二是構建負向指標,測得各地級市到沿海港口的最近距離(distance),并考慮到地理距離不隨時間變化,故借鑒學者Acemoglu等(2005)的方法,利用distance與時間虛擬變量的乘項作為跨境電商的工具變量。其中,港口數據來源于交通部2006年發布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離港口距離會影響跨境電商國際物流時間、交通運輸成本以及貨物運輸規模,從而影響跨境電商的發展。隨著各地級市離沿海港口的距離越近,跨境電商發展的基礎和潛力也隨之增大,呈現負向相關關系,因而滿足相關性要求;而離港口距離作為自然因素,并不會對產業結構升級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滿足外生性問題。

由表5結果可知,第一階段Internet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distance×year顯著為負,即內生變量與工具變量在統計上存在較強的相關性,從經濟學角度而言,則表明工具變量對內生變量具有較強的解釋力。由弱IV檢驗結果顯示,各列Cragg-Donald Wald F統計量均大于Stock-Yogo在10%顯著性水平上的臨界值,即上述兩類工具變量均通過弱工具變量檢驗。另外,各列的可識別檢驗Kleibergen-Paap rk LM統計量均在1%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即工具變量滿足可識別性。

六、進一步討論

(一)門檻效應檢驗

本文為進一步探究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是否會受到跨境電商發展水平的限制,以跨境電商作為門檻變量進行門檻效應檢驗。為確保門檻估計的準確性,首先測算跨境電商門檻值大小與個數,對單一門檻、雙重門檻、三重門檻的情況進行依次檢驗,通過Bootstrap方法反復抽樣300次得到相應F統計量和P值。根據表6門檻效應檢驗結果可知,以跨境電商作為門檻變量時,單一門檻和雙重門檻下的P值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但在三重門檻效應下P值不顯著,即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作用存在非線性關系,驗證了假設2。

表6 門檻效應檢驗結果

由表6可知,本文最優模型為雙門檻模型,跨境電商門檻值分別為5.199和10.756。進一步,為判別門檻值的有效性,本文根據Hansen估計法繪制跨境電商門檻估計值在95%置信區間下的LR圖。如圖1所示,似然比檢驗與門檻區間估計結果相符合,故門檻效應估計值等于真實值。

圖1 跨境電商雙門檻估計LR圖

(二)門檻回歸結果分析

根據表7門檻效應回歸結果所示,在單門檻估計中,當跨境電商發展水平低于門檻值時,跨境電商的影響系數顯著為正;當跨境電商大于門檻值時,跨境電商的影響系數依舊顯著,說明核心解釋變量水平影響著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在雙門檻模型中,門檻值5.199和10.756將跨境電商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在不同階段跨境電商的影響系數均顯著為正,分別為4.345、2.647和3.559,這說明隨著跨境電商不斷發展,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表現為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趨勢,呈現“N”型結構特征。具體來看,當跨境電商處在較低水平(lncbec≤5.199)時,隨著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增加、行業制度不斷完善,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此時跨境電商逐漸發揮其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當跨境電商處在中間水平(5.199

表7 門檻效應回歸結果

進一步分析發現,當前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水平年平均值已經跨越第二個門檻值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東莞、杭州、寧波、蘇州、無錫、青島、廈門及重慶。這些城市大多集中在東部沿海省份,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發達的數字產業,占所有城市的4.35%。說明第二個門檻值10.756是一個較高跨境電商發展水平,此時跨境電商市場已經較為成熟。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跨境電商處于中間發展水平,各地跨境電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然而,還有12.68%的城市仍處在跨境電商初級發展階段,其跨境電商發展水平尚未超過第一個門檻值,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陜西和內蒙古等西部地區。這些城市雖然地處共建“一帶一路”的優良地理位置,背靠絲路電商逐漸發展起來,但由于當地基礎條件不足,商品流通效率和產品供給結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總而言之,跨境電商能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但其影響作用并非能即時且有效的凸顯,并由于地區差異的影響,各地跨境電商發展狀況呈現出不同特征。

七、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2013~2021年全國27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面板數據,理論和實證檢驗了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跨境電商可以改變消費需求、改善生產環節,對產業結構升級產生直接推動作用。第二,跨境電商能夠促進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動,實現人力資本積累、投資策略轉變以及技術創新間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并且由于技術流動受到諸多因素限制,跨境電商對勞動力流動和資本流動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第三,不同階段的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異。根據跨境電商發展程度不同,其促進作用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呈現“N”型結構特征。其中,只有4.35%的城市跨越了第二個門檻值10.756,82.97%的城市處于第一個門檻值與第二個門檻值之間,跨境電商區域差異明顯,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傊?,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都揭示了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機理,為跨境電商引導要素流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初步的理論基礎和經驗證據。

(二)政策啟示

為了更好地發揮跨境電商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議。

一是利用跨境電商產業優勢,探索驅動產業結構升級的具體實施路徑。傳統產業要抓住跨境電商發展新機遇,把握消費升級契機,借助跨境電商數字化平臺搜集數據信息,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變動,及時精準地改良產品設計、改進生產流程來加快產業鏈響應速度。同時,政府應鼓勵跨境電商物流配送、線上交易、網絡支付等服務體系創新,提高跨境電商對數字技術的利用程度,推進跨境電商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跨境電商產業布局,為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數字化的產業生態系統。

二是實現生產要素有效流動,發揮跨境電商間接促進作用。政府應著力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加快要素統一市場形成。不僅要打破人才流動及分工的制度性限制,促進各個層次、各個領域人才在區域間合理流動,加強各地人才的交流與合作;還需系統性推進金融資本跨區域有序流動,引導資本進入發展潛力大的高附加值產業,逐步淘汰低附加值產業,合理配置資本要素以實現整體資本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時,要促進技術要素流動,釋放科技創新活力,強化技術產權交易保護,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提升企業跨區域、跨產業協同創新能力。

三是深化跨境電商機制改革,因地制宜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政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物流體系布局以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跨境電商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沿海和內陸地區要根據當地跨境電商發展水平和產業發展環境的差異特點,有針對性地改革跨境電商運行機制。沿海地區在地理位置、經濟水平、科技實力等方面有顯著優勢,可以從壯大市場主體、建設服務商體系、加強監管政策等多維度持續完善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加快推進“產業帶+跨境電商”模式發展,把跨境電商打造成為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支撐。而內陸地區應根據自身區位條件和比較優勢,在優化運輸模式、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做大做優做強優勢行業,不斷提高當地跨境電商發展水平,緩解區域產業發展不平衡現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图另类|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狠狠| 五月天久久综合|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伦视频|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午夜久久|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在线观看视频99|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国产白浆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亚洲精品第五页| 亚洲午夜综合网|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伊人91在线| 午夜啪啪福利| 97av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精品不卡| 欧美亚洲激情|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丁香婷婷激情网| 无码丝袜人妻|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理论一区|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九九九精品视频|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久久公开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嫩草国产在线|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第一页亚洲| 色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福利网| 国产成人精品18|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片在线无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