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6日,中辦、國辦印發了《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2024年2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一次專題推進會。通過學習領會文件和會議精神,可以將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核心內容,概括為“3233”。
實施深化提升行動有“三大動因”
第一個動因是政策動因: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須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緊緊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心任務,通過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堅定不移地做大,毫不動搖地做強做優,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
第二個動因是環境動因: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經歷大調整、大分化、大重組,不確定、不穩定、不可預見因素增多,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國有企業大多分布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是實現國家戰略意圖、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的主力軍。必須通過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等功能作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應對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
第三個動因是質量動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提出的首要要求是,“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2020—2022年,通過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重大成果,但一些長期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尚未徹底破除,一些國有企業仍存在核心功能不強、資產收益率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只有通過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才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深化提升行動有“兩類任務”
第一類任務是功能使命性任務。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功能使命性任務就是要“突出抓好以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的功能性改革”。功能性改革包括三個核心內容:一是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更好服務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二是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更好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三是強化重點領域保障,更好支撐國家戰略安全。
第二類任務是體制機制性任務。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體制機制性任務就是要“著力打造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制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國企”。以“四新”為特征的現代新國企打造,就是要推動國有企業繼續深化機制體制性改革。這項改革任務包括三個核心內容:一是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整合重組力度;二是圍繞提升活力效率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運營機制;三是圍繞完善監管服務深化改革,進一步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
實施深化提升行動有“三大變化”
業內將《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稱之為“新三年行動”,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稱之為“老三年行動”。對照一下新老三年行動,不難發現有“三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首次提出“強化國有企業對重點領域保障,支撐國家戰略安全”。“新三年行動”的重要變化之一,是首次將服務保障國家戰略安全提升為國企改革重點,“要強化國企在能源、資源、糧食等重點領域布局,更好服務保障國家戰略安全”。接下來,國有企業要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抓好改革。一方面要有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增強與壯大全球競爭的中國力量,有效維護國家產業安全;一方面要更好保障能源資源安全,增強重要能源資源托底作用,有效防范各類風險衍生或外溢,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第二個變化是,沒有再提“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2021年以來,國企混改工作的重心有所變化,不再片面強調混改戶數、混改面以及引入非公資本的比例,更重視“混”的質量與“改”的成效,要求引入優質的非公戰略投資者,實施有別于國有獨資、全資公司的差異化管控,率先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因此,“新三年行動”提出“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整合重組,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更切合實際。
第三個變化是,沒有再提“抓好國企改革專項工程”。事實上,“老三年行動”組織實施的雙百行動、科改行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等專項行動并沒有結束,相反,試點企業還擴圍了。國務院國資委還提出,科改企業要爭當國有企業深化提升行動的主力軍、排頭兵。“新三年行動”沒有把它當作一項獨立的改革任務來抓,表明相關工作已經常態化了。
實施深化提升行動要實現“三個明顯成效”
“新三年行動”與“老三年行動”有機銜接、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既充分體現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戰略定力,又充分體現了主動適應形勢之變、任務之變的戰略主動。“新三年行動”始終錨定“三個明顯成效”的目標任務聚力攻堅。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從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出發,“圍繞國之所需”,圍繞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提出要實現“三個明顯成效”,即在增強國有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企業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上取得明顯成效,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上取得明顯成效。這“三個明顯成效”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相互作用,體現了國有企業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體現了使命導向、效率導向、結果導向的有效融合,體現了內在要求和外在需求的相互貫通,必須統籌把握、一體推進、全面落實。
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國有企業要切實擔起改革的新使命,以更高站位、更細措施、更大力度把改革向縱深推進,夯實“穩”的基礎,激發“進”的動能,增強“立”的主動,堅定“破”的決心,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見行見效,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