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圣 林清大
■摘 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發展迅猛,我國數字經濟進入蓬勃發展期,這為技工院校數字化發展提供了契機,本文提出了技工院校數字化發展的措施,為技工院校數字化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數字素養與技能;治理效能
■課 題:本文系山東省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科研省級一般課題(課題編號:RSJY2023-Y231)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創新發展,數字化正以全新的理念、業態、模式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深刻改變著社會發展方式,影響著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技工院校作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數字化變革為技工院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技工院校數字化是建設教育強國的迫切需要
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的論述,為我們推動教育數字化、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路徑遵循。當前,數字化已經成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推動教育數字化是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的關鍵所在。技工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肩負著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技能人才的重要職責。技工院校是技工教育的實施主體,技工院校數字化是教育數字化的重要內容,是落實建設教育強國任務的重要舉措。
(二)技工院校數字化是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現實需要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快速融入生產、生活、制造、消費等各環節,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對勞動力市場產生了影響,一方面對勞動者的知識結構以及技能本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掌握原有的加工工藝和方法,還應具備一定的數字素養與技能來處理工作過程中的數據信息;另一方面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催生了大量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新職業、新崗位。《產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2023)》顯示,當前我國數字人才總體缺口在2500萬至3000萬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續擴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明確要求技工院校為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積極作貢獻。技工院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搖籃,技工教育數字化就是技工院校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工作要求,因此,要加快培養具有數字素養與技能的人才,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滿足數字經濟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技工院校數字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
《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和《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對技工院校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部署,提出要與推進優質教材和數字資源共建共享行動。“十四五”期間,深化技工院校改革,推動重點任務完成,需要以數字化賦能技工教育,以數字化理念作引領,將數字化理念融入技工院校立德樹人全過程,融入技能人才培養全方面,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切實提升,為技工院校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用數字化思維謀劃和推動改革創新發展
數字化思維是立足數據化視野,善于運用數字化本領、數字技術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技工院校要緊跟數字化時代發展步伐,自覺增強數字化意識,堅定樹立數字化思維,以數字賦能,驅動技能人才培養過程數字化變革,將數字化思維用于技工院校改革創新發展之中,貫穿于立德樹人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數字技術與技工教育深度融合。要加強前瞻性布局,牢牢把握數字時代對技工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切實把握好數字教育建設的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關鍵環節,強化統籌,做好謀劃,將數字化變革與《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重點任務相結合,深化技工院校改革,推進辦學模式創新,推動技工院校高質量發展。臨沂市技師學院實施了推進改革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開展了“改革創新攻堅年”活動,明確將建設數字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攻堅任務,用數字化思維謀劃推動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
(二)用數字化改造、優化專業布局
堅持用數字化引領專業變革,適應數字產業化對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立足當地產業結構,主動對接數字職業和數字化、智能化的工作崗位,有計劃、有步驟地增設與數字化技術相關的專業,積極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數字化專業群。緊跟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智能制造、機電一體化等傳統機械類、機電類專業,調整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增加數字化相關課程,提升學生數字化素養,加快專業迭代升級。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加強復合專業建設,培養既具有現代工業技術技能水平,又掌握智能化網絡化技能、善于滲透融合數字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效能的復合型技能人才。根據臨沂新興產業發展需要,臨沂市技師學院籌備開設了物聯網應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新專業,專業結構與臨沂主導產業匹配超度過80%。
(三)用數字化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應用為王”是職業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基本原則。牢固樹立“應用為王”的理念,把教學工作作為中心工作,以應用需求為導向,驅動平臺建設和場景開發,積極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數字化服務。采用商業化模式,建設數字校園,堅持“一網通辦”,按照“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的原則,強化關鍵事務的全過程、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施管理與服務流程再造,集成各業務系統電腦端到網上辦事大廳和信息門戶、移動端到手機平臺,建立涵蓋OA辦公、教務平臺、學工平臺、人事平臺、檔案管理的數字化系統。推進教學與信息融合發展,積極建設數字化課程資源和與課程配套的教學資源,以實現課程視頻、課件、試題庫及配套資源校內共建共享,提高信息化教學質量。對接企業生產服務智能化流程,引導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改革和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嘗試應用虛擬化情境教學、沉浸式教學以及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模式,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臨沂市技師學院開展了數字化校園建設,借力企業微信,搭建了涵蓋個人中心、辦事大廳、業務直通車三個模塊的數字校園平臺,開發了教務管理系統、物品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宿舍管理系統、迎新管理系統等應用系統,引進了超星教學平臺,提升了數字化治理能力。
(四)用數字化提升教師教學技能
數字化技術是教育教學的工具,也是教師教學必須掌握的一種職業能力。廣大專業教師要不斷提高思想認識,主動向數字化轉型,從而促進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技工院校要做好規劃引領,多渠道開展教師數字化能力培訓,提高教師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支持專業教師開展數字化轉型教學課題研究,舉辦相應的數字化教學研討會,進行數字化聽課,鼓勵專業教師參與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創建、教學平臺設計與運用等,以提高他們的數字化思維創新能力、數字技術相關工具和設備應用能力、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能力、數字化教學與研究能力。
筆者根據數字化發展情況,深刻剖析了技工院校數字化發展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技工院校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意義,提出了技工院校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策略,同時,結合正在開展的課題研究,介紹了臨沂市技師學院在數字化轉型探索過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為技工院校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1]曹允斌.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的內容及實現路徑[J].科技新時代,2023(11).
[2]孫義婷.數字化改革助推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分析[J].中國科技人才,2023(3).
[3]耿秀春,張志一.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的研究[J].教學與研究,2023(5).
[4]宋波.技工院校數字時代技能人才培養策略探究[J].中國培訓,2022(11).
(作者:王榮圣,臨沂市技師學院辦公室副主任;林清大,臨沂市技師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