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君 海楠楠
■摘 要:專業思政的價值和意義需要通過專業內各門課程思政協同、規范和系統設計與實施來體現。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提出了“思政+任務”有機融合課程體系設計思路,將“價值塑造—精神培育—能力發展”專業思政育人體系有效應用于專業內各門課程的課程思政設計中,以PLC控制技術課程思政設計與實施為例,使專業思政育人思想在課程思政中得以體現,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效果較好,為課程思政建設和實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專業思政;課程思政;PLC控制技術
■課 題:本文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專項研究課題“高職院校黨支部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吹號繪圖建營地路徑”(課題編號:2022X302-SXZC)的研究成果。
(一)專業思政內涵
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職業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四梁八柱”。專業思政是以專業為載體,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提煉專業所要求的核心價值,將其融通到專業建設中。通過專業中各門課程思政協同化,體現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的體系化、規范化的系統設計,成為指導專業內各門課程思政、各個教學環節的育人邏輯主線,具有系統性、專業化和有機融合性的特點。
加強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設計專業育人體系,對提升課程育人質量、形成協同效應具有現實意義,對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具有重要價值。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育人體系設計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結合學校“建在開發區,服務開發區”的辦學定位,開展廣泛企業調研,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方案》要求,側重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工匠精神兩個維度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設計了機電專業“價值塑造—精神培育”思政矩陣,分別從愛崗敬業、遵規守紀、誠實守信、無私奉獻和愛黨愛國五個思政點進行價值塑造,實現“知”的教育;從崇尚勞動、執著專注、精益求精、守正創新和追求卓越五個思政點進行精神培育,實現“行”的引導,知行合一,兩思政點結合形成一個思政元素。
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將所有專業崗位能力與專業思政矩陣中各思政元素相匹配,每個思政元素對應的能力個數各不相同,將能力個數用立柱高低來表示,每個思政元素垂直上方將會出現高低不同的立柱,這些立柱與思政矩陣共同組成三維立體圖形,這樣就構建起了“價值塑造—精神培育—能力發展”的專業思政育人體系。
(一)專業思政在課程思政中應用路徑探索
在構建專業思政矩陣和育人體系的基礎上,結合課程內容、大賽標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要求,構建本課程的課程思政矩陣和課程育人體系。結合課程思政案例,運用“反推正用,主動關聯”思政案例結合法,將思政案例與任務內容相結合,形成“思政+任務”有機融合的課程思政體系設計。
在教學設計中,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高效使用多種課程資源,采用“多融合”教學模式,設計任務驅動教學實施過程,實現“德技并修、育訓結合”課程目標,達到潛移默化的思政育人效果。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思政在PLC控制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1.依據專業思政體系構建課程思政體系
PLC控制技術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理實一體化課程。結合智能制造崗位職業能力、1+X可編程控制器系統應用(中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機電一體化技術技能大賽要求,校企共同重構課程內容,按照從生活到生產、由簡單到復雜的思路開發6個項目14項任務。
課程內容的知識技能點所在項目任務與思政元素相耦合,將思政元素自然、有機地融入項目任務授課內容中。確定課程思政目標為:重工業基礎、強制造之心;建立技能強國、人人出彩的智能制造職業自信,激發強國有我、奉獻自我的愛國熱情,塑造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愛黨愛國的核心價值觀;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嚴謹、精細化的工程意識,培育崇尚勞動、精益求精、守正創新的職業精神。
對思政目標進行分解,運用“反推正用、主動關聯”思政案例結合法,將思政元素與任務能力和思政案例相對應,形成思政內容、子目標、思政目標和育人體系的“點線面體”課程體系。
2.建設“一句三標五微”課程思政案例庫
根據課程任務內容,提煉滿足思政目標的思政內容,建設“一句三標五微”課程思政案例庫。
“一句”指每日一句。課前教師根據上次課程學習中學生表現情況和本次課程內容給出激勵、勵志的一句話。
“三標”指國際標準、全國技能大賽標準和企業標準。充分發揮課程團隊所有成員均為北京市優秀指導教師優質資源的優勢,在授課過程中,要求培養學生高標準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五微”指微熱點、微基地、微人物、微事件、微工單。通過“政、地、人、事、物”五個方面的思政案例全方位進行思政教育。
3.實施“三段十環六式十元”策略,增強思政實效
根據課程特點,實施“三階段十環節六方式十元素”教學策略,即“課前導學、課中實施和課后拓展”三個教學階段;“提出問題、聯系實際、明確目標、學習新知、分析方案、操作任務、分享創新、評價效果、應用所學和拓展視野”十個教學環節;“視頻引入、故事分享、熱點啟發、工單引導、立體評價和項目帶入”六種思政融入方式;“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愛黨愛國、崇尚勞動、精益求精、守正創新、國賽企標、以人為本、責任意識和邏輯思維”十個思政元素,采用線上線下、校內校外、課上課下等多種形式融入思政內容,達成思政目標。
4.基于CIPP模式建立立體評價體系,有效檢驗思政教育效果
建立基于CIPP(Context Input Process Product)模式的立體評價體系,結合源于思政矩陣的課程評價要素,采用線上線下評價形式,形成以校內外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學生和學生評教師的立體評價體系。將引入項目任務中的思政元素以任務特需的職業素養和安全操作規范形式融入立體評價體系,并通過任務工單進行具體評價,做到操作有標準、評價有依據。
(三)PLC控制技術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
1.運用多元教學理念,遵循認知規律,落實全程育人
以項目二任務一單臺電動機起停控制為例,在學生理解PLC基本軟硬件基礎上,第一次進行PLC控制系統設計并實施,以了解PLC應用方法,理解系統設計步驟,掌握系統接線和基本指令應用方法為目標,對標國際標準和技能大賽標準,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包括以下三個階段十個教學環節。
一是課前。提問題:教師在學習通上推送基本邏輯指令應用資源、發布電氣控制基礎知識自我評估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線上討論與課前測試。通過觀看電機在生產中應用、大國工匠視頻,進行思政教育。
二是課中。聯實際:教師組織線上簽到、根據上次課程學習中學生的綜合表現給出每日一句并分析,幫助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展示提問環節成果與數據、播放企業視頻、聯系企業實際項目案例,激發學生職業自信。明目標:教師播放實訓室單臺電機控制系統視頻,提煉控制要求,培養學生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以目標為導向,提出評價標準,逐步培養學生執著專注、勇于進取的目標意識。學新知:教師結合課前學習通在線任務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基本邏輯指令,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在相互問答中學習。析方案:通過問題引導,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培養學生專業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做任務:小組協作完成系統設計六步驟,及時記錄任務工單,教師巡查指導,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規矩意識、標準意識和安全意識。享創新:選取兩個典型小組匯報,提高學生自我表達、勇于挑戰和團隊合作的職業素養。評效果:教師評價并組織學生完成自評、互評,總結課堂教學內容與成果,培養學生標準意識、規范意識,鼓勵學生精益求精;安排值日生進行5S管理,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安全第一、節約能源、善始善終的職業素養。
三是課后。用所學:引導學生完善筆記、任務工單,上傳作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拓視野:結合教師團隊橫向課題,提出與本次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項目需求,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在小組討論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師匯總評價數據,形成職業行動過程效果圖,分析思政目標達成情況,生成診斷報告,作為下一任務思政策略調整提供依據。
2.采用多種信息化手段,突出學生中心地位,實現德技并修
對不同生源和個性化需求的學生,精準服務,因材施教,依據學生課上課下反饋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組織形式和方法手段。根據思政內容融入效果實時調整思政內容和融入方式,采用自主開發線上評價小程序、動畫視頻、教師示范操作、虛擬仿真、實物投影等信息化手段,多措并舉引導學生身體進課堂、眼手進教學、大腦進思想,實現由外及內的技能提升和道德修養雙強。
3.注重環境文化育人,班組協作互動,打造“三有”課堂
校企共建實訓室,利用信息化育人資源,共同打造育人環境。實施班組協作,在教師引導下,學中做、做中學、學中悟、悟中創,真正做到課堂是師生的共同舞臺。課堂教學鼓勵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課外課題研究鼓勵師生共同研討;課下思政研討鼓勵團隊成員及時交流。通過“三鼓勵”保證學生思想教育無處不在,引領學生價值塑造、精神培育,促進思維創新,做到教學過程有溫度、教學互動有實效、教學質量有高度,打造有溫度、有實效、有高度的“三有”課堂。
(四)PLC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效果
1.課程思政效果明顯,課程評價高,教師“匠心紅”
學校教師團隊在參與“專業思政”研究和“課程思政”設計與實施過程中,不斷學習探索,課程思政意識明顯增強,課程思政教學成果豐碩。在教學能力大賽中獲全國二等獎一項、北京市一等獎二項,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團隊三人;教育部黨建課題研究一項、學校三金案例六個,被評為學校最美課堂。在課程實施中,從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及課程滿意度調查來看,教師思想素質和工匠精神得到學生高度贊揚。教師“匠心紅”是課程思政高效實施和育人目標達成的關鍵性基礎。
2.職業技能大賽成績斐然,企業認可度高,學生“匠人強”
學校通過高效實施課程思政,為職業技能大賽輸送大批優秀選手。近年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獲職業技能大賽全國一等獎12項、二等獎42項,獲雙創比賽國家金獎一項、一等獎一項。同時,學校畢業生快速成為企業骨干,得到企業高度認可,特別是價值認同和職業素養方面表現突出,涌現出一批優秀畢業生。學生“匠人強”是課程思政高效實施和育人目標達成的最好證明。
3.崗課賽證互促,社會服務獲好評,師生共發展
師生共同為北京奔馳、北京地鐵、京東集團、國家廣電總局、河北國培和火箭軍等開展社會培訓千余人次,共同完成科研課題12項、創新創業大賽23項、社會實踐活動百余項,均獲得廣泛好評。特別是在社會培訓中,學生將小助教任務視為工作崗位,在5S意識、崇尚勞動、精益求精、工程意識等方面表現優異,深受贊揚。師生共發展是課程思政高效實施和育人目標達成的初心與使命。
[1]虞曉芬.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如何相輔相成[N],中國教育報,2022-3-21.
[2]李春旺,范寶祥,田沛哲.“專業思政”的內涵、體系構建與實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9,33(4).
[3]周海君,梁燕,黃敦華,等.高職院校“專業思政”建設路徑設計與實踐—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22(4).
(作者:周海君,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海楠楠,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學生辦公室主任、學生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