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質量強國戰略,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在加強技術標準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部署新技術新產品標準研制、推進標準國際化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積極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以科技創新推動標準化高質量發展。
一是充分認識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標準決定質量,要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全球創新版圖的加速重構,近年來,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的互動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外重視,美國、歐洲等從不同層面出臺了相應政策和措施。美國白宮發布的《美國政府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標準戰略》,將科研與標準協同發展作為首個戰略舉措。歐盟發布的《歐盟實踐準則》中提出“創新者在開發突破性技術時確保標準化作為項目的一部分”。這些新要求、新變化、新趨勢,都需要我們全面加強標準化工作、系統性推進科技與標準融合發展。
二是堅持科技創新與標準研制同部署、同推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加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秶覙藴驶l展綱要》提出,要“加強標準化與科技創新有效互動”。《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十四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均對科技與標準化融合發展作出了部署。
按照有關規劃部署,“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專門設立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重點專項,按照“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集成示范”三個層次,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系統布局標準研制工作。在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交通載運裝備與智能交通技術”“診療裝備和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等科技任務中,也同步部署技術標準研制。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下,科技支撐標準化發展的工作體系初步建立,一批重要的標準成果不斷涌現,服務標準化工作的科技基礎條件不斷改善,為質量強國建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三是聚焦關鍵和新興技術領域積極推進標準國際化
科技部會同國家標準委在數據要素基礎與關鍵技術、制造業高端化技術和低碳前沿技術等領域,累計支持研制形成國際標準256項,推動83項中國標準被國外標準引用、轉化,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國際標準提案。在智能制造領域,支持產出了首個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適用于離散型無線通信技術的國際標準;在民用無人機領域,推動產出核心系統設計規范、質量檢測評價等系列國際標準,將我國無人機領域技術優勢轉化為標準優勢。
科技部積極引導科技任務承擔單位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支持相關領域專家積極參與國際性標準化組織活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依托國際電信聯盟(ITU)成立了首個量子信息全領域國際標準研究協作平臺。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科技競爭、標準競爭不斷加劇。新形勢下,科技部基礎研究與科研條件司將按照本次會議精神,特別是羅文局長的講話要求,立足工作職能,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與標準化協同發展,不斷推動加強核心技術攻關,以高水平科技創新賦能標準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