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勇
1. 研究的意義近年來,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為區域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明顯提高。而校園文化特色是學校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
一所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是校園文化方面的特色。好的校園文化特色,使師生的歸屬感得到極大增強,從而獲得更大的校園凝聚力。農村中職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色,以文化興校,以文化強校。學校的發展說到底是校園文化和內涵的發展。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利于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形成。
2. 研究目標開展農村中職學生特色教育和實踐的一系列活動。研究校園文化特色對學生個人發展的影響。研究校園文化建設對學校整體發展的影響,通過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操作,監測文化特色的形成過程。
3. 研發思路與方法研究思路: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制定研究工作步驟,實行分工合作。進行相關文獻研究,總結洞口縣職業中專學校原有的校園文化特色成果,再對一定數量的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從初期、中期和后期階段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形成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特色的措施和方法,同時挖掘出一定數量的典型案例進行重點分析。并把本課題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論文和研究報告。
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2)行動研究法(3)案例研究法(4)調查研究法。學校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由小組成員對一定數量的農村中職學校的文化特色進行調查研究,得出每所學校的文化特色和特征。對每所學校的文化建設進行研究,總結出他們文化特色的共性,從而總結出校園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和方法。并用這個方法指導洞口縣職業中專學校和其它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
4. 研發框架:
(1)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校園文化現狀→校園文化特色初步形成→校園文化制度建立→校園文化系統構建→校園文化品牌建立
(2)推廣到全市、全省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
從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亮點出發,研究推廣到本縣其它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進而拓展到本市、本省同類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從而探索出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般規律,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內涵發展的內在聯系,為本地區和本省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可借鑒方法。
5. 研究特色農村中職學校是指地處農村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這一類學校一般地處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學校設施較差,學生家庭經濟基礎薄弱,學生文化基礎差。
校園文化特色是校園的精神文化,更是校園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支撐一個學校的靈魂,也是區別于其他學校的最大優勢所在。
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因為其本身的地域性、學校傳統性、及學生的差異性從而形成學校本身固有的校園文化特色,本課題主要研究這一特色的形成原因,為學校特色發展作出貢獻。
6. 創新之處洞口縣職業中專學校地處湘西南農村地區、革命老區,學校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且在區域內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本課題以洞口縣職業中專學校(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特色形成實踐為典型案例,歸納出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特色的形成途徑,總結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方法,對農村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梅紫熊,《結合專業特色的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分析》[J]. 職業技術教育,2009,21.
[2]曾茂林,《論中職學校特色與示范建設的共生性》[J]. 職教論壇2013.24
[3]楊光煒,《淺談中職學校高品質發展的路徑與措施》(職業教育2020.10)
[4]林鯤,《淺談中職學校實現特色辦學科學發展的途徑》( 教育科研2012.0702)
[5]余金通,《特色是中職教育的生命線》(職業教育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