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玉
玉雕藝術是一門古老而精湛的工藝,玉石的獨特質地和神秘氣質,使其成為藝術創作的理想材料。然而,在眾多的玉雕藝術家中,國風玉雕以獨特的創作思維和創新實踐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玉雕創新不僅是工藝技術的創新,更是審美藝術的創新。作為國風玉雕的一員,筆者深信玉雕工藝是藝術思想性及藝術創造性的延伸,通過技術手法,表現創作理念和文化內涵,用精致的工藝打造符合當代審美觀念的作品,從而展示玉雕藝術中的創作思維與創新實踐。
一、國風玉雕創作思維理解概觀
玉雕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它凝聚了無數先人的智慧結晶和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呂品田教授認為,手工勞動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智慧。玉雕藝術正是此種“動手有功”理念的杰出化身。它提醒我們重拾對手工技藝的敬畏之心,用雙手塑造非凡,用實踐詮釋智慧。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玉雕藝術溫馨地呼喚我們放慢腳步,用心體會勞動創造的力量和樂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領會傳統手工藝術的精髓所在。
作為國風文化玉雕工作室的一員,我們深知玉雕創作要有自己的創作思維和自己的價值觀。每一件玉雕作品,都凝結著玉雕師對材料的深入理解、對形式的精心雕琢、對意境的細膩把握。從選料、勾勒、雕刻到打磨,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玉雕師親力親為,悉心呵護。只有用雙手在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經驗,才能創造出扣人心弦的非凡之作。筆者所在的國風玉雕工作室,是一支致力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玉雕藝術團隊,旨在讓玉雕作品與當代生活融為一體,塑造并引領流行風尚,為現代生活注入新的藝術體驗和審美享受。我們渴望通過玉雕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讓中華文化的精粹在當下時代綻放異彩,熠熠生輝。我們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希望能為玉雕企業及玉文化愛好者提供優質的創作理念和精美絕倫的藝術產品。
大多數藝術的創作均是創作者主觀能動性的創造,玉雕創作與其他藝術門類創作路徑相反,玉雕創作材料是創作的起點。玉石材質在玉雕創作中占據第一位的重要地位,這也是玉雕之所以被稱為“玉雕”的原因。國風玉雕師強調對原材料存在與合理性的正視。我們認為,必須先正視和理解原材料的屬性、特征和局限性,才能在此基礎上開啟創作。與其他藝術門類由內在沖動和表達欲望驅使而產生作品不同,玉雕創作更多來自對原材料的思考和解讀,是一種“以物為本”的創作方式。玉雕師強調要先看到材料天然的存在形態和合理性,尊重材料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再開始創作構思,而不是貿然加工或改造材料。這種“從材料出發”的創作思維使玉雕創作過程更加獨特,需要玉雕師高度重視對材料的理解和解讀,并由此啟發藝術靈感和表現方式。理解并尊重材料的客觀存在,才能尋找到準確的創作方向,并達到合理準確表達的目的。進而通過手工勞動這一路徑完成玉雕師的自我表達,該種表達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玉石材質本身深度關聯的,是蘊含豐富的文化和哲學智慧的。
二、玉雕創意實踐的探索與突破
玉雕創意實踐有著自己固守的價值觀,行業同質化嚴重,玉雕藝術不能為創新而創新,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應該是玉雕師自我完善的過程和對玉雕藝術的詮釋以及社會環境、背景和行業動態更新的表現,它是自然而然的東西,不是我們要去刻意追求的東西。
國風玉雕工作室試圖去追尋先人思想的浩瀚,膜拜其技術的精湛,追求崇高而宏大的審美、哲思與詩意。在傳統和當代、加法與減法之間,致力于在當代文化語境下對玉雕語言的新探索和新表達,以強烈的人文情懷實踐著專業追求。在玉雕藝術中,創新實踐是推動藝術發展和突破的關鍵因素之一。玉雕師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將創新思維融入玉雕創作中,展現了玉雕藝術中的藝術創新和獨特之處。綜上,玉雕創意實踐的探索與突破應關注以下幾個因素:
(一)注重理念創新
玉雕作品不僅是形態上的表現,更應該體現出深刻的內涵和思想。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對玉石的材質、紋理和色彩的深入研究,以及對文化、歷史和哲學的深度思考,形成獨特的創作理念。通過理念的創新,賦予玉雕作品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價值。
(二)注重文化內涵的表達
玉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玉雕師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將其融入玉雕創作中。通過巧妙地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和符號,使作品具有獨特的文化韻味和審美價值。
(三)注重工藝技術的精湛
工藝是藝術創作的前提,只有扎實的工藝基礎才能實現創作的自由度和創新性。在玉雕的創作過程中,應注重每一個細節的雕琢和打磨,追求工藝的精湛和完美。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水平,使自己能夠更好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和創意。
在創新實踐的探索過程中,玉雕師只有具備挑戰傳統限制和觀念綜合素質,才能不斷尋求技術突破和思維創新。在融合發展的今天,將玉雕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如繪畫、雕塑、珠寶設計等,創造出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通過不斷嘗試新的材料和技術,探索玉雕的邊界和可能性。用符合當代審美的新作品說話,不斷突破傳統的束縛,展現出玉雕藝術的新穎和前衛。
三、玉雕創作的工藝基礎與創作自由的平衡
在玉雕藝術中,工藝基礎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基石,而創作的自由則是實現創新和個性化的關鍵。只有通過扎實的工藝基礎和創作自由度的合理運用,平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充分展現玉雕藝術的獨特魅力。
(一)注重工藝基礎的扎實訓練
首先,要對玉石的性質和特點有深入的了解,熟知不同類型玉石的質地、紋理和色彩。其次,通過多年的從業經驗和實踐積累,熟練掌握各種玉雕工藝的技巧和方法。最后,注重細節,打磨高水準的技藝和工藝水平。例如,國風玉雕作品《被遺忘的巧克力》,這件玉雕作品被雕刻成有機的流體形式,似乎是一塊被遺忘的巧克力正在滴落或融化到其下方的白色表面上,并有一些小水滴與主要形式分離。作品呈現出某種內在的力量,體現了玉雕師扎實的玉雕工藝基礎,傳達了一種活力感以及固體和液體形式的相互作用。
(二)靈活運用工藝基礎,實現創作自由
只有具備扎實的工藝基礎,才能在創作時隨心所欲,從而在題材、風格和技藝上靈活轉變。通過巧妙運用不同材質和紋理的玉石,展現多樣化的創作風格和表現形式。不拘泥于傳統的觀念和限制,敢于嘗試新的技術和材料,挑戰自己的創作邊界。例如,筆者參與的作品《風——國銘·北朝紀》,采用了圓雕和淺浮雕,材料運用了阿拉善瑪瑙、獨山玉、銅,工藝不僅用到了玉雕工藝,還結合了裝置的形式。該作品素材選自經典的北齊石刻,通過雕塑的方法和裝置的形式,既是一次對先賢審美風尚的重溫、緬懷和致敬,也是重拾我們偉大的古典藝術,喚醒我們對絢麗文化的自信、尊嚴、光榮與夢想。其藝術的背后是靈活運用工藝的結果。
(三)注重技藝的提高和捕捉創作的靈感
通過不斷學習新的工藝技術,探索新的創作方法,通過參觀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展覽,與其他藝術家和設計師進行交流和合作,通過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的喜好,從而不斷汲取靈感和創意,不斷改進和創新自己的作品,最終實現玉雕作品創作的自由和個性化。
四、結 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國風玉雕藝術創作思維與創新實踐的研究,探索其獨特的創作理念和實踐經驗。玉雕藝術的創作是先有內在沖動,再尋求表現方式,以物為本,從玉料的天然存在形態和內在合理性出發構思創作。這種“動手有功”的勞作理念,要求玉雕師只有親力親為、精雕細琢,才能創作出扣人心弦的作品。國風玉雕工作室的創作實踐,展現了玉雕藝術獨特的創作理念、工匠精神和現代審美訴求,將這一傳統手工藝推向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