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
東方甄選的小作文風波,最終出現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解決辦法。12月18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任命通知。在公布的董宇輝三個新身份“東方甄選高級合伙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文化助理”和“新東方文旅集團副總裁”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合伙人”。這預示了一種新的潮流趨勢,用“合伙人”定位董宇輝,是這次風波帶來的一個積極成果。其他公司要有所收獲,不是將董宇輝挖到旗下,而是學習俞敏洪引入合伙制,創新產生董宇輝的創客機制。
所謂小作文,是對網絡文案、練筆短文等記敘、議論、抒情短內容的統稱。這次小作文風波,指的是新東方內部圍繞董宇輝小作文“著作權”(誰寫的)說法不一引發的誤會事件,引發編輯、粉絲、公司和媒體的多方意見、觀點的摩擦。
關于文案出自誰手,俞敏洪曾說是董宇輝寫的;一位編輯說是他們團隊寫的,如果說這尚屬于烏龍范圍,而(前)CEO孫東旭的表態卻跑偏了,把公司與粉絲對立起來了。
由于事涉問題的實質,我們看一看孫東旭的說法問題在哪兒。他對文案出自誰手的說法相對沒什么問題,但他表示,網上的部分言論有點偏激,非要說小作文甚至是整個公司的小作文都是董宇輝一個人創作的,否認了其他主播和幕后團隊創作的努力和貢獻。在他看來,這種極端的觀點就是捧殺和拉踩,給其團隊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最有意義的問題其實在于,前沿經濟正出現從公司(雇傭制)向生態(合伙制)的轉型,而社會各方對此尚沒做好準備。誤會的根源在此。CEO的表態思路首先表現在他是從公司制的角度看團隊、上下級關系問題,而忽略了東方甄選已不由他意志為轉移而向合伙人定位演變。生態與公司的一個重要不同點在于,那些“超級”員工實際已變為了創客。“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
公司內部關系是產權人與非產權人(職員)的上下級關系,而合伙制內部關系是產權人與產權人(包括人力資本)的平等合約關系。如果按生態組織倒著推想,董宇輝已不是一個只拿高工資甚至超高工資的職工,而是可以參與分成的人力資本持有者。與他的個人知識相聯系的粉絲,已不能按公司制理解為公司顧客的一部分,而應視為公司資本與個人資本的聯合用戶。這意味著公司只有轉向合伙制,與具有突出貢獻的創客(如主播)進行剩余分割,而不只是高工資,只有這樣關系才能理順。而此時將公司與粉絲對立起來,已在無意中侵權,侵犯了潛在合伙人董宇輝的權利。
尤其是聲明反對“飯圈文化”行為,這是一種錯誤反應。“飯圈”是生態的一部分,其流量是公司資本變現的主要來源之一。流量是指可以帶來直接或間接銷售收入的交互行為,“飯圈”行為屬于這種行為。文案團隊的貢獻雖大,但準備的只是供交互行為發生的文本。而流量不是以文本為中心,是以觀眾為中心進行互動建立起來的。粉絲不是在與抽象的公司交互,而是與具體主播交互。如果不尊重這種特殊的價值創造方式,公司只能倒退回以作者、單位為中心的單向傳播時代,收入重心無法從廣告費轉向服務費。
俞敏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抓住了合伙人這個關鍵來解難題,值得稱道。下一步對“創客”進行制度設計,在三個方面要實質性地有別于公司。一是共享資產,即“公司資產+個人資產”,以共同經營流量。二是共同決策,即合伙人對公司有話語權,給具有戰略重要性的一線人員以決策權。比如,文案來了,要由最能把握粉絲心理的人決定取舍,此時重要的是股權,而不是股份。三是分配共贏,對創客應實行“工資+分成”,而不只是高工資。這相當于把組織市場化,把“創客”當作獨立的資本合作方,使組織不限于單方產權,而是多方產權人的共同體。我們大家共同面對的未來,就演進在這個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