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迪 羅雨晴 張可可 初易涵 楠迪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基于現有數據生成新穎內容的人工智能,它的出現帶來了“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這一全新模式,顛覆了原有人機交互體驗的機械性與被動性。通過查閱文獻,了解到當代大學生雖然主動利用網課資源進行學習,且學習范圍不再局限于本專業,但仍舊存在網課學習完成率低、學習動力不足等現象。因此,基于大數據在線智能輔助學習系統的發展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崛起的背景,本文通過設計單變量實驗,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探索大學生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自身綜合實力,以適應未來階段的教育發展環境及社會競爭環境。
關鍵詞: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學習;自主學習提升
1. 文獻研究
1.1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現狀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主要存在于教師日常教學、作業批改等應用場景,包括智能化教學系統、智能化輔導系統和智能化語音交互系統等。于浩、張文蘭等提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存在不透明性和不可解釋性、數據隱私和安全、個性化和公平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四個方面的問題[1];荀淵提到在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過程中,要更有效地培養學生應對人工智能的能力,提高學生利用大數據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與人工智能協作共處的智慧,還要注重學生道德、倫理、精神與創造力的發展[2];倪閩景認為在大數據發展背景下,從人類學習的本質出發,人類學習和機器學習協同進化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必須從實踐層面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與自主學習有機協調起來[3]。
1.2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相關研究
霍禮俊等從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出發,對大學生自主學習效果不顯著的原因進行深入探析,并從激發大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和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兩個方面進行相關探討,發現目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主要聚焦在學生自身專注力不強、興趣不足、多采用傳統教學方式、自主學習意識有所欠缺、搜集獲取學習資源能力不足等[4];郭學勤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如注重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意識和行為、加強高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數字平臺教育教學監測和教學管理機制、改革教學模式、促進大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探索和實踐自主學習計劃等[5];鐘亞妹指出智能技術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化學習,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素質,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徑[6]。
1.3 財務會計專業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我國財務會計領域已進入智能化階段,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知識日趨增多,與此同時,財會專業學生大多面臨著知識儲備和操作水平薄弱、對云會計了解不夠、智能機器人逐步代替人工等諸多挑戰,急需財會專業學生加強自主學習能力。于欣在《中職財會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問題及解決方法》一文中探索如何在教育革新背景下,持續優化財會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強調自學能力是影響學生職業發展的主要因素[7];李奇虹、仇晶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財會人才培養策略研究》一文中對財會人才能力的現狀開展調查,發現人工智能背景下,財會人才的業務能力與財務軟件操作能力尚無法滿足工作實踐需求,并且財會專業人才在畢業后仍需要進行“專業知識授課”后續教育,財會人才的綜合素質仍需進一步優化,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8]。
2. 現狀與問題
2.1 自主學習現狀
傳統教育模式下,“填鴨式”被動學習現象較為突出,大多數學生習慣滿堂灌的被動傳授方式,只是死記硬背憑借記憶完成考試,導致學習興趣缺失,缺乏對知識探索的渴望,進入大學,一旦失去老師的監督管理便會無所適從、迷失自我,不懂得如何分配管理自己的時間。自主學習是與接受式學習相對應的一種學習方式,它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分析、探索、實踐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在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的大學生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但內驅動力不足,容易被外界所惑,導致出現自我約束意識較低、學習目標混亂、自主學習效果不顯著、效率低等問題。
2.2 在線學習問題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悄然改變。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教育信息技術手段使大量的學習資源得以共享,多樣化學習平臺大量出現,如“中國大學慕課”“學堂在線”“雨課堂”等,大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面對面課堂學習,而是越來越多樣化,在混合式學習的背景之下,對大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
當代大學生雖然主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學習范圍也不再局限于本專業課程,但仍存在網課學習完成率低、學習動力不足的普遍現象,部分同學的自主學習甚至只為通過考試,忽略了知識本身的學習。以慕課平臺的課程完成率為例,多門課程的課程學習完成度不足25%。在利用網絡資源學習時,因缺乏雙向的情感互動,學習效率受到一定影響,學習動力淡薄,課程疑問多、完成率低,學習興趣低下。
3. 實驗設計
3.1 實驗準備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課外自主學習顯得越來越重要。為了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否輔助大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優化學習效果,我們設計了單變量實驗。在高科技時代,各種人工智能工具層出不窮,其中“文心一言”是百度基于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的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能夠與人對話互動,回答問題,協助創作,獲取信息;“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是科大訊飛發布的,具有文本生成、邏輯推理、多題型步驟級數學、代碼理解與生成、多模交互的能力;“通義千問”是阿里云推出的語言模型,功能包括多輪對話、多模態理解、多語言支持、多輪交互等;“開放貓”是一個AI應用聚合平臺。通過測試各人工智能工具的基本功能及相關財務處理能力,如財務數據搜集能力、財報生成、賬目處理等,最終選取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為實驗過程中的人工智能工具。
在具體實驗課程選取方面,通過對財會專業相關大學課程進行了解,再結合實驗對象財會專業23級在校大學生,確定自主學習課程為初級會計經濟法考試科目中的稅收法律、增值稅和消費稅等章節。
3.2 實驗過程
實驗方案為通過采取為期20天的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實行單變量實驗,只對一個因素“人工智能工具的采用”進行實驗,其他因素都保持不變,其中實驗組采用人工智能工具“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進行輔助學習,對照組不采用人工智能工具進行輔助學習。以檢驗以“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否輔助人們進行以財務課程為例的自主學習。
在實驗開始前,將西南民族大學財會專業成績前30%的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在學習過程中,前十天,實驗組與對照組均采用傳統網課學習方式;后十天,實驗組在人工智能工具“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輔助下進行學習,對照組仍采用傳統網課模式進行學習。實驗對象每天記錄課程的學習時間、學習進度、計劃完成度、掌握情況及總結復盤。在20天的自主學習結束后,采用同一套試卷測試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掌握情況,并通過面試來記錄他們的學習感受。
3.3 實驗結果
在試卷測試中,實驗組的分數略高對照組,分數差異較小,無法從這個層面證明人工智能工具是否可以輔助進行財會專業知識學習,且在實驗過程中,“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僅可以對具體財務概念知識進行闡釋,尚無法正確處理賬務分析習題。
在與實驗對象的面試中了解到在堅持每日學習、知識掌握深度、知識拓展范圍等方面存在不同。在堅持學習方面,實驗組同學堅持打卡的積極性高于對照組,尤其在實驗后期,對照組同學認為自主學習是一項任務,需要完成,實驗組同學則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對新知識的探索,主動性更高;在知識掌握深度方面,對照組同學基于教材理解掌握,較為機械,實驗組同學則在“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輔助下對概念知識理解得更為透徹;在知識拓展方面,對照組同學的知識拓展依賴于教學老師在課程中的分析,自主拓展層面較弱,實驗組同學則通過在“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中進行相關搜索,拓展知識不局限于教程老師,舉一反三能力更強,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能力更強。
4. 結果與展望
4.1 研究結果
通過實驗得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輔助下,實驗組同學的自主學習效果更好。本研究揭示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積極影響,這些學生在規劃學習時間、掌握學習進度以及利用學習資源方面表現出了顯著的能力提升,充分體現了該技術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促進效果。相較于傳統的自主學習方式,這些學生更能有效定制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并科學地安排學習時間,更好地監控和調整學習進度,以實現學習目標。
本研究還發現,通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技術,學生對財會專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得到了顯著提升。該技術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財會知識體系的結構和特點,還能使他們掌握專業知識的核心要素和應用技巧。同時,這種技術還能夠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新的知識領域,提升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進一步促進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探索,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展現出更大的思維靈活性和更廣闊的視野,進一步證實了該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技術對財會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積極的影響,并且該技術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和問題解決能力,促進他們對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靈活應用。
4.2 研究拓展
通過本研究發現,雖然現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無法提供具體準確的專業試題解答,但該技術能給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此外,該技術能夠通過智能化的教學輔助系統和學習推薦算法,為學生提供精準的學習內容和進階方案。
結語
在日常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和探索如何更好地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技術,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并不局限于財會專業。作為大學生則應充分考慮如何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幫助下更好地提升綜合素質,培養競爭能力,在就業中發揮最大競爭優勢。同時,可以針對該技術在財會領域應用中的局限性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和討論,以期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于浩,張文蘭,楊雪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問題與展望[J].中國成人教育,2023(7):30-36.
[2]荀淵.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的價值和使命[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41(7):56-63.
[3]倪閩景.從學習進化的視角看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對學習的影響[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41(7):151-161.
[4]霍禮俊,孫楠,孫榮梅,等.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方法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5):66-68.
[5]郭學勤.“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及提升──以地方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21(12):1-3.
[6]鐘亞妹.基于大數據的在線智能輔助學習系統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21):156-157.
[7]于欣.中職財會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問題及解決方法[J].教育現代化, 2022,9(10):125-128.
[8]李奇虹,仇晶.人工智能背景下財會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對外經貿,2023(3): 83-86.
[9]秦瑾若.基于MOOC的大學生混合式學習適應性影響因素及干預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宋光迪,本科,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技術支持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以財務會計專業為例(編號:20231065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