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梅/文
在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追求高質量發展。投資與融資作為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科學的投融資管理體系要求企業對運營過程中各項投融資工作進行科學控制,確保國有企業實現對資金合理配置的目標,提高國有企業效益。當前,很多國有企業處于成熟期,規模較大,部分國有企業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如果國有企業不重視投融資,很可能導致國有企業面臨重大危機。因此,國有企業要通過科學的投融資體系對資金進行合理調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在當前時代下,投融資管理是促進國有企業進一步發展、推動國有企業戰略目標順利落地、促使國有企業實現平穩發展的重要措施。國有企業是否規范了投融資管理體系,直接決定國有企業是否能夠獲得高質量發展。當前,國有企業要以核心競爭力為主導,充分關注投融資體系,補齊工作中短板,確保企業資金充裕的同時,讓企業通過合理的投融資方案提高企業競爭力,促使企業實現轉型。但是當前部分國有企業在投融資環節存在管理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發展。文章對國有企業投融資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對企業構建更為科學的投融資體系具有一定價值。
投資與融資是國有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財務工作的重要部分,融資工作與投資工作之間相輔相成。科學的投融資體系,能夠保障國有企業資金有序流轉,促使國有企業實現穩健運營的目標。國有企業資金不足時,通過合理的融資方式增加國有企業資金充裕度,促使國有企業獲得足夠資金。當國有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且有閑置資金時,通過投資方式來促進國有企業實現進一步發展。在投融資過程中,國有企業要形成科學的管理機制,結合國有企業特點制定投融資規劃,確保國有企業實現有序發展的目標。
國有企業在投資環節,要結合企業實際狀態執行科學的投資方案。國有企業應逐步形成以核心競爭力為主導的多元化投資。但是部分國有企業在執行投資過程中存在盲目性,沒有結合國有企業發展規劃等方面要素執行投資規劃,導致國有企業資金無法獲得預期的效益。
長期以來,很多國有企業在實施融資的過程中過于依靠銀行借款的方式實現融資,沒有通過股權融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方式獲得融資。由于國有企業融資模式過于單一,融資方式過于傳統,不利于國有企業發展,導致財務杠桿過高。

實施投融資管理要形成科學的保障措施,形成規范化的運營機制來管控風險,確保投融資工作趨于合理。但是部分國有企業在投融資過程中,相關保障措施不完善,未形成投融資規范化管理制度,導致國有企業管理活動發生風險。
1.以集中投資方式獲得核心競爭力
國有企業的集中投資戰略能夠讓國有企業圍繞長期競爭力,關注自身的資源,逐步形成充分的市場份額。首先,明確企業產品定位。國有企業在確定產品定位環節,要根據自身客戶群體需求,結合企業客戶群體特點,準確關注自身需求,充分關注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差異性等方面要求,確保企業產品能夠吸引特定客戶。其次,積極重視創新。國有企業在投資環節,要將一定資金用于創新活動。國有企業在執行集中投資戰略過程中,通過創新的方式,讓企業獲得更高市場份額。再次,積極開拓市場。國有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在形成一定市場份額后,應該通過積極開拓市場的方式獲取發展,結合國有企業自身地區優勢、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特點,確保國有企業能夠穩步推進市場份額,為國有企業發展提供必要支持。
2.重視人力資本投資
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若人才匱乏,將嚴重影響國有企業的發展。國有企業應該將人員管理作為一種投資,在發展過程中投入足夠資金開展人員招聘、培訓、管理等工作,確保國有企業人員工作能力和要求能符合其實際特點。通過關注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形成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突破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人員專業素養不足等一系列瓶頸。國有企業通過制定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結合其戰略規劃,投入足夠資金培養人才,確保企業人才能夠為企業長期發展提供支持。在人力資本投資環節,國有企業要重視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在人才引進方面,結合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以高薪引進高素養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國有企業通過完善培訓制度,加大培訓經費投入,提高人才素養。
3.基于核心競爭力逐步開展多元化投資
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在逐步形成核心競爭力之后,應該實現多元化融資。國有企業應在基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業務領域實現多元化,這一方式有利于讓國有企業擴大規模,同時建立多元化投資模式,有助于讓國有企業規避風險。國有企業要通過將有限資源投入多個環節,在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國有企業產品規模,促使國有企業實現發展目標。如國有企業在形成核心競爭力之后,要結合相關產品市場,合理拓寬其市場份額,通過積極開拓市場等一系列方式,確保國有企業獲得發展,以促進國有企業實現有序運營的目標。
1.積極使用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作為一種現代化融資模式,國有企業在發展環節通常存在固定資產多、固定資產需求量大等一系列特點。對于大型固定資產,可以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與融資租賃公司合作。融資租賃具有租金支付方式靈活、支付時間較長等一系列優勢,融資租賃的模式有助于國有企業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獲得快速發展,避免資金周轉壓力。
2.高度關注自身資本結構
國有企業在實施融資環節,通常內源融資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此時就要通過適當開展外源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在實施多元化融資的過程中,國有企業主要依靠向銀行獲取借款方式獲得資金。但是向銀行獲取借款,不能一味增加借款,若企業銀行借款不斷增加,很可能會導致國有企業財務杠桿過高,嚴重影響國有企業的發展,甚至產生資金鏈斷裂的問題。為此,國有企業要合理控制自身財務杠桿,以控制風險為目的,優化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改善企業資本擴張步伐。在發展過程中,結合國有企業組織架構及經營規模融資,確保國有企業符合自身發展階段。如對初創期或成長期國有企業,可以適當提高自身財務杠桿,適當融入更多資金。
3.高度重視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我國國有企業不斷改革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通過該模式有效解決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活力等問題,對國有企業獲得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國有企業在融資環節,要重視混合所有制。首先,樹立各類資本平等的理念。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環節,要打破資本流動框架,按照市場化規則讓各類資本自由進入或退出。特別是針對壟斷的電信、能源等行業,要積極通過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方式,為相關企業注入資金,并促使企業實現股權多元化,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要樹立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雙贏的理念,應該大膽創新,通過雙向合作的方式,不僅讓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還要讓國有企業投資非國有企業,讓資本得到高效流動。其次,確保國有企業在獲得充足融資的同時,以資本保值增值為出發點,充分發揮資本優勢,借助資本優勢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確保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之間實現整合。例如,A 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資產不斷縮減且進入衰退期。由于產能過剩期、長期虧損積壓,資金嚴重不足,通過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A 企業進入了戰略投資者,并通過一系列大刀闊斧整改,讓國有企業實現上市,大幅提高了自身市場規模。從持股比例來看,國有資本持股大幅下降,但是這部分國有股價值卻大幅提高,對國有企業而言有重要價值。其次,通過引入新的投資者建立現代化的制度。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重要的投資方式,是促使企業實現和市場經濟相接軌,讓其實現自主經營的模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國有企業要取消行政級別,讓企業員工回歸職員制,按照市場化的要求任免管理人員。在對高層管理者進行提拔任用時,要按照市場化的措施進行管理,并通過引入多元化投資者,讓企業資金來源趨于多元化。如通過引入新的投資者,讓企業投資者在企業董事會中具有一定席位,能夠參與企業各項管理環節,由企業董事會直接聘任企業管理層,確保企業管理層實現市場化運作。通過這一方式,國有企業在獲得資金的同時,確保國有企業滿足現代化管理的目標。再次,推動社會公眾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環節。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環節中,要讓非國有資本參與,同時還應該讓社會居民充分參與其中。當前我國居民儲蓄較為龐大,活期存款較多,如果相關資金得到合理應用,就能夠轉變為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的資本經營,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最后,積極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促使國有企業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讓其股權盡可能實現多元化。股權多元化的模式有助于解決國有企業粗放的管理模式,借助股份制改造、上市、內部職工入股等方式實現股權多元化,讓國有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實現有序擴張。
1.構建現代化的制度體系
國有企業在發展環節中,部分企業由于未形成現代化管理體系對投融資工作進行約束,制度無法得到嚴格執行,嚴重制約了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投融資環節產生盲目性問題,甚至造成管理混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有企業在管理環節要健全制度,在融資制度、投資制度等方面要形成科學的保障措施,確保國有企業投融資工作得到嚴格約束,形成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在管理各環節都應用制度思想,落實工作流程要求,確保各層級人員之間緊密配合。同時,國有企業管理者在工作環節要以身作則,嚴格落實制度控制要求,為國有企業發展奠定基礎。在實施各項制度建設環節要圍繞國有資產安全、完整為目標,促使資產保值增值為目的,確保國有企業在投融資工作中形成規范的管理標準對投融資工作進行監控。
2.建立現代化的投融資管理理念
國有企業在投融資環節,不能將投融資理念停留于傳統的狹隘視角,不能僅將融資認為向銀行借款,將投資視為購買設備,而應該建立現代化的投融資理念。在投融資環節中,通過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模式,確保國有企業資金能夠得到規范配置,促使國有企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國有企業的管理層要從思想理念上建立現代化的投融資管理理念,認識到投融資管理對企業戰略的作用,不應該將投資管理作為企業的一項輔助性工作,而應該將投融資融入企業戰略活動,以確保國有企業投融資工作符合其長期發展要求,做到對國有企業工作流程的科學控制,達到對各環節工作有效激勵的目標。
3.執行嚴格的內部控制措施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作為對內部各項活動進行約束和控制的重要方式,實施內部控制措施能夠對國有企業執行各項活動進行約束,形成對各項工作嚴格的約束與評價措施。首先,國有企業在投融資環節要形成嚴肅的授權審批制度,在對投融資工作做好調研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由財務、法務等各部門進行論證后,由企業管理層進行集體決策。其次,形成投融資評價流程。國有企業在實施投融資環節要對投融資事項進行評價,包括在開展任何一項投融資之后都要對投融資效果進行分析,并以此作為優化未來投融資工作的依據,為國有企業動態改進投融資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再次,形成完善的預算管理措施。預算管理作為改進管理體系的重要方法,科學的預算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國有企業風險,促使企業實現穩健運營。國有企業要將預算管理融入企業工作全環節,在全面掌握管理流程要求基礎上編制預算,實現對投融資工作全環節的嚴肅監督,規避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確保國有企業能夠高效利用資金,讓資金實現預期效益。在投融資過程中,國有企業要關注企業投融資管理流程規劃,確保國有企業投融資現狀能夠得到有效監督,為企業改進效益、提高決策科學性提供必要支持,為企業實現穩健發展目標奠定基礎。此外,做好對投融資項目風險的管理。國有企業任何投融資工作都可能帶來風險,要全面關注投融資項目風險管理,結合各類可能發生的風險形成風險分析機制及應對措施,確保國有企業不同類別投融資工作風險可控,且流程合理,為企業投融資工作提供支持。最后,建立內部審計機制對投融資全環節進行監督審計。為確保國有企業執行投融資過程中各項工作符合要求,要形成對管理環節的嚴格審查機制,達到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國有企業要高度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通過規范管理流程,讓內部審計具有獨立性、權威性,形成對投融資工作的有效監督。
文章對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工作進行分析,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國有企業要充分重視投融資工作要求。科學的投融資機制,可以促使國有企業在運營環節中以多元化模式優化各項流程,對管理環節建立規范化措施,高度關注企業資金使用效益及風險控制要求。國有企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投融資管理要求,除了文章所探討的相關要點,還要進一步結合企業投融資實際建立更加規范、合理的投融資措施,為企業實現發展目標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