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對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備課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何激發教師參與集體備課的積極性、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性,使每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有所收獲、得到提升,從而有效指導實際教學?本文將探討小學語文學科集體備課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建立規范高效的備課機制
學校應建立規范有序的長效備課機制。如果學校不進行統籌規劃,不在內容、時間、人員上做出統一要求,集體備課就會流于形式。因此學校應該建立校本集體備課制度,明確規定領導、各年級備課組負責人,并指定集體備課的時間和地點,每學期都應制定詳細的各年級組備課計劃。
二、校本化集體備課的策略
1.明確備課目標
在集體備課時,我們需要明確備課目標,確保備課內容與教學大綱、課程目標一致。同時,我們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備課計劃。為了更好地進行備課,我們可以建立“單元備課制”,即在每單元授課之初,由各年級備課負責人召集全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中,教師們可就單元文化主題的內涵及外延、單元內幾篇課文的相互聯系、精講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授課重點以及學生課外延展閱讀的內容進行深入研討。通過這種備課方式,教師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而且能更全面地準備授課內容,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2.發揮教師的特長和優勢
在集體備課中,要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和優勢,讓教師們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同時,要鼓勵教師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討更好的教學方法。所以在進行集體備課時,要從本校教師實際情況出發,并探索出適合教師實際情況、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備課方法。以語文學科為例,我們可以采用“同課異構”的備課方式。具體而言,“同課異構”適合于教師隊伍年輕化的學校。由于年輕教師教學經驗相對較少,獨立備課能力有限,我們可以在同一備課組中選出經驗較少和經驗豐富的新、舊兩位教師,就同一篇課文分別進行備課。在集體備課時,全組教師可以觀摩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并對同一篇課文所采取的不同授課方式與方法進行深入分析與研討。最后,將兩份教案的優劣進行互補整合,形成一份新的教案。這份經過全組教師共同研討和完善的教案,將有助于指導全組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增設教學反思環節
在傳統的集體備課模式中,教師們往往過度關注備課過程,卻忽略了教學后的反思。這種方式只注重表面的教學準備,缺乏對教學的深度思考和反思。集體備課的目的不僅僅在于獲得一份優秀的教案,更在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增強教師的執教能力,并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因此,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教案的準備階段,而應該加入教學反思環節。這樣,集體備課模式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具體來說,在傳統的集體備課模式中,我們除了進行集體備課之外,還可以增加一個教學反思環節。在上次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設計基礎上,教師們進行課堂教學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們會對教學目標、重難點的設定、教學環節設計以及教學策略的選擇等方面有全新的認識。此時,不應急于進入下一篇課文的集體備課,而是讓教師們分享這節課執教中的困惑、思考和收獲。
通過共同解決問題、梳理思考和分享收獲,教學將經歷集體備課、課堂執教和集體反思交流的完整過程。這不僅提升了教師們課前的教學設計能力,還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語文學科集體備課是一種高效的備課方式,能夠提升備課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當深入研究并實踐有效的集體備課機制,構建適合教師的校本化備課模式,并在集體備課過程中不斷反思和總結。只有這樣,集體備課這條教研之路才能綻放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