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奇勇
小學體育教學要想落實好“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就必須利用信息化優勢,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和出發點,提升科學性與創新性,優化實踐性與系統性,從而使“雙減”政策落地生根。
一、找準切入點與出發點
1.線上調研互動
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線上調研與互動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家長認為課后延時服務應與學生的興趣相符,且希望教師能夠輔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注重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提高身體素質。因此,課后延時服務應成為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落實“雙減”政策要求的切入點。
2.線下調研反思
教師除了要做線上調研之外,還要在課后延時服務中加強反思,思考如何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將粗放化的課后延時服務變成精準化的課后延時服務,將零散的作業布置和管理變得更加科學,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發展,以此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
二、提升科學性與創新性
小學體育課后延時服務正朝著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得課程容量得到拓展的同時,教師還要不斷豐富學生的運動感受,使學生在體育鍛煉、強健體魄的過程中融合更多科學、智慧的元素,提高體育鍛煉的熱情,使“雙減”政策落地落實更具科學性與創新性。
1.借助室外LED大屏開展課后延時服務
“雙減”政策的“5+2”模式既能使小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全面發展,又能讓小學生體育鍛煉的空間更廣泛、時間更靈活。但是目前很多教師認為體育課后延時服務鍛煉場地小、空間少,容易忽視對學生體育鍛煉內容和效果的深化與拓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發揮室外LED大屏的優勢,讓學生在室外開展體育活動。
例如集體跑步時,教師可以在室外LED大屏上展示學生跑步的照片,同時用喇叭播放音樂,讓學生在整裝待發時采取對陣式入場方式;在熱身環節進行兩隊麥隴跑、四隊麥隴跑。學生跟隨LED大屏的指引,調整各自的節奏,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的半場跑、蛇形跑等,鍛煉耐力。最后采取靈活的退場方式,這樣不僅能確保運動負荷適度,而且能兼顧不同學段學生運動層次的需要,提高了課后延時服務的科學性與創新性。
2.應用戶外移動小屏,記錄學生運動影像
戶外移動小屏比LED大屏更具靈活性,教師可以利用手機傳輸指令,讓學生根據移動小屏上的提示完成各自的鍛煉內容。
例如在課后延時服務中,通過移動小屏記錄學生在每個環節的運動影像,這樣不僅學生能觀看到更完整的動作示范,教師還能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評價、指導和表揚,使學生體育鍛煉的過程更加規范和科學,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技巧、耐力與力量。
3.構建數字化資源庫,豐富學生的選擇需求
為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教師需要注重挖掘隱性課程資源,突破傳統的年級界限,加強數字化資源庫的構建,為學生選擇體育項目提供更多的路徑。
學生可以利用班級觸摸屏設備,在課余時間打開資源庫,觀看視頻和課程講解,加強對體育項目的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個人特長等組建體育社團,既能滿足不同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又能增強教學活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
三、優化實踐性與系統性
1.以大數據技術助力學生會學、好學
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體育教育是促進教育數字化、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學要堅持學練賽一體化,發揮大數據的優勢,讓學生在課上既要會學,又要好學。因此,教師需要借助大數據技術,聚焦問題核心,通過課中觀察采集數據、課后分析數據,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更好地促進教學發展。
例如在教學籃球“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的知識點時,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播放微課視頻,同時做好動作示范,采取模仿訓練、糾錯等方式幫助學生熟悉動作要領,采取合作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學習技術,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何提升傳接球的動作質量。其次,在課中融入競賽情況,對學生進行實戰訓練,幫助學生通過學練賽的一體化過程,對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和評價。最后,教師可以對教學行為、運動負荷、學生學習行為等數據進行分析,找出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反思和改進,打造教會、勤練、常賽的高效課堂。
2.以云端互動助力學生養成勤練習慣
為幫助學生養成勤練的體育習慣,教師可以通過云端互動,讓學生在家也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教師可以通過組本教研和挖掘資源,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制定體育云課堂練習指導課程,及時給學生推送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課外、在家也能參與運動鍛煉。此外,教師還能對學生提交的訓練成果開展專業指導與點評,使學生的課外運動更加科學和快樂。
3.以體育App激發學生的常賽興趣
在“雙減”政策落地落實的過程中,“教會、勤練、常賽”的教學新模式需要得到一體化推進。體育App作為一種增強學生常賽興趣的工具,可以記錄學生日常體育鍛煉的過程,給出建議和規劃,使學生學會在比賽過程中規避自身的不足,掌握更多的知識。學生除了在陽光大課間可以充分利用時間鍛煉外,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與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開展多樣化的練賽活動,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運動數據以及運動需求精準布置,使“學練賽”一體化得到充分落實,助力“雙減”政策的落地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適當突破學生的運動極限,錘煉學生品格,發揮體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達到因“體”而“育”,因“育”而“長”,傳承和踐行陽光體育精神,為學生陽光向上、全面發展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