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小銜接是學前教育工作當中的重要議題,長期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學前教育觀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游戲是幼兒獲得發展最基本的途徑。在幼小銜接游戲化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家庭、幼兒園密切配合,尤其是家長的游戲觀,對于幼兒學習品質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探究在幼小銜接視角下,家長的游戲觀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并且給出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幼小銜接? 幼兒發展? 家長游戲觀? 學習品質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3-0136-03
隨著國家教育體系的多元化改革,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未來教育工作的主流。素質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2012年教育部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其中明確強調“要重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所謂的學習品質,主要是指幼兒在參與學習活動當中所表現出的傾向、態度、習慣以及方法、能力等不同要素的綜合,一般包括:主動性、興趣、好奇心、注意力、創造力等等[1]。幼小銜接是幼兒學習品質塑造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為了全面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很多家長采用超前教育的方式,使小學化的內容較為突出。在游戲活動中,也會進行不當干預,加入大量知識性內容,增加幼兒的壓力,不利于幼兒長期學習品質的培養。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游戲觀,以保證幼兒學習品質的塑造。
一、理論綜述與研究假設
(二)理論綜述
1.家長游戲觀
幼兒的學習主要是在游戲活動中進行的,在幼小銜接中,幼兒可以通過游戲獲得大量的知識。家長游戲觀主要是針對幼兒游戲活動開展所形成的一種認知方式。家長游戲觀主要可以劃分為三種形態:第一是游戲支持,主要是對幼兒游戲活動給予一定的物質支撐和精神鼓勵,致力于引導。第二是游戲成長,主要是希望能夠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游戲參與過程中健康成長。第三是游戲無益,主要認為幼兒游戲活動的開展會導致幼兒學習受到影響,不利于各項能力的培育[2]。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在進行相關的研究當中,將家長游戲觀定義為三個方面:游戲支持、游戲成長和游戲無益。
1.1.2 幼兒學習品質
幼兒學習品質主要是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行為品質,其主要包括:堅持與主動、思考與解釋、好奇與興趣和創造性四個方面[3]。其中,堅持與主動主要是指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堅持不懈和積極主動;思考與解釋主要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好奇與興趣主要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探究精神;創造性主要是幼兒在學習當中所表現出的創造力水平。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將幼兒學習品質定義為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探究。
(二)研究假設
對于家長游戲觀與幼兒學習品質兩者關系的研究,主要認為家長游戲觀可以顯著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但是關于不同維度指標的不同影響結果探究仍然較為稀少。本文結合家長游戲觀和幼兒學習品質的要素,探究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家長游戲觀對于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假設如下:
H1:家長游戲觀可以顯著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
H2:家長游戲支持可以正向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
H3:家長游戲成長可以正向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
H4:家長游戲無益可以負向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
(三)研究設計
本文基于上述假設,采用王菲敏編制的家長游戲觀質量表以及蔡欣欣編制的幼兒學習品質量表,量表均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對家長游戲觀以及幼兒的學習品質進行測度。問卷使用李克特五點計分,通過SPSS22.0進行相關問卷數據的統計。本文的問卷調查主要針對A市32所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階段的家長和幼兒展開,共計發放家長問卷390份,回收387份,有效問卷376份;幼兒問卷456份,回收447份,有效問卷439份。
二、幼小銜接視角下家長的游戲觀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因素實證
(一)描述性統計
本文對相關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主要統計了家長游戲觀和幼兒學習品質的統計結果,樣本里的“幼兒學習品質”當中,幼兒的“創造力”評估得分最高,其次是“好奇與興趣”,“家長游戲”觀當中,“游戲支持”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游戲成長”,較少的家長認為“游戲無益”。基于上述統計,本文通過不同家長觀點的測度,結合幼兒學習品質的重要性,進行進一步的統計分析。
(二)變量相關分析
1.家長游戲觀對幼兒學習品質維度的影響
本文對家長游戲觀當中的綜合數據與幼兒學習品質的綜合數據進行相關性對比分析,具體的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家長游戲觀可以顯著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其中,相關系數方面,“游戲支持”和“游戲成長”屬于正相關,“游戲無益”屬于負相關,且相關性顯著。
2.家長游戲觀與幼兒學習品質的指標影響
本文進一步對家長游戲支持數據與幼兒學習品質相關性進行分析,結合各個指標的相關性進行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通過相關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家長游戲觀的各個指標與幼兒學習品質之間存在密切相關性,其中,“游戲支持”對于幼兒“堅持與主動”“創造力”的影響較大;“游戲成長”對于“好奇與興趣”的影響較大;“游戲無益”不利于幼兒的“堅持與主動”[4]。
(三) 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掌握家長游戲觀對于幼兒學習品質影響程度并驗證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設,在上述相關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多元回歸分析,即自變量分別為“游戲支持”“游戲成長”“游戲無益”。因變量為幼兒學習品質,回歸分析如表4所示。
由以上回歸分析數據顯示R方為0.831,擬合度較好且說明有83.1%的變量能夠被該回歸方程所解釋,驗證了家長游戲觀當中的“游戲支持”“游戲成長”“游戲無益”能夠對幼兒學習品質進行預測。此外,根據回歸系數和顯著性水平分析結果顯示,“游戲無益”為負向影響。因此,該回歸分析與上文相關性分析結果一致并驗證了上述假設,即心理契約各維度與離職傾向負向影響假設成立。基于以上實證分析,幼兒園價值游戲觀的塑造需要注重樹立正確的“游戲支持”“游戲成長”,減少“游戲無益”的認知。
三、幼小銜接視角下家長的游戲觀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策略
(一)提供有效的幼兒游戲支持,樹立正確認知
通過上文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家長的游戲支持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兒的游戲品質,因此家長需要進一步為幼兒提供有效的游戲支持。首先是環境支持。家長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游戲環境,可以通過帶領幼兒參與社會活動、進行親子游戲等,讓幼兒以游戲為學習,以學習為游戲。其次是內容支持。家長需要咨詢老師的意見,與學校建立密切聯系,適當地提供創新性的游戲內容,使幼兒可以在新穎的游戲當中提升自己。最后是方法的支持。采用游戲化的方法,激發幼兒的興趣[5]。
(二)提供有效的游戲成長機遇,樹立正確導向
在幼小銜接中,幼兒的游戲成長對于其學習品質的提升至關重要。作為家長,需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情況,樹立正確導向,幫助幼兒實現游戲成長。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結合幼兒的需求和能力,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游戲,在能力較差的情況下,可以提供簡單的互動游戲;在游戲能力加強的情況下,可以提供更為復雜的家庭聯動以及社會圈層互動游戲;通過聯動性的游戲,與幼兒園游戲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可以通過自主意識的形成,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游戲的內容,增強對于游戲的認可,激發游戲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與小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引導幼兒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不斷地豐富自我知識水平,學會主動學習。
(三)減少游戲無益的認識,樹立正確理念
游戲無益的認知會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不利于幼兒主動參與合作。家長需要進一步改變這一看法,充分地認識到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學習方法。
家長應該提升意識,明確游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家庭教育的最大優勢是潛移默化性,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家長對幼小銜接應充分肯定與支持,不應把幼小銜接的職責全盤推給教師。在游戲活動中及時發現幼兒對幼小銜接的消極情緒,及時引導幼兒擺脫消極心理。家長對幼小銜接的開展應具有主動性,主動地去學習有關幼小銜接的知識,應多與教師、其他家長溝通教育心得,促進共同發展。
家長要擺脫焦慮心態,避免超前教育,主動參與游戲。焦慮心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增大幼兒對小學的心理壓力。家長面對幼小銜接應放平心態,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避免超前教育的發生,以游戲互動為主導,遵循幼兒身心規律,切莫揠苗助長。家長還應轉變學習是衡量一切標準的心態,幼兒的身心健康、道德發展、習慣養成等同樣重要,應多方準則衡量幼兒發展。
家長應為幼兒樹立榜樣。家長的自身習慣、言行舉止等都會影響幼兒。家長應在家庭中創建和諧文明的氛圍,可以多陪伴幼兒閱讀,多與幼兒交談,幼兒在和諧家庭氛圍的熏陶下,會促進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養成。在幼兒學習閱讀時還應杜絕玩手機等電子設備,自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
四、總結
本文主要探究在幼小銜接視角下,家長的游戲觀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并且給出合理的建議。家長游戲觀會顯著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其中,“游戲支持”“游戲成長”正向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游戲無益”負向影響幼兒的學習品質,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家長需要進一步給予幼兒足夠的游戲支持,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健康成長,減少對于游戲無益的認知,提升幼兒的綜合學習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秀青,許俊男,索長清.家庭功能對3~6歲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研究[J].早期教育,2023(Z4):63-68.
[2]吳蓉.開放式戶外游戲活動中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J].江蘇教育研究,2023(14):56-58.
[3]肖文,黃華明,易靜.幼小銜接視角下家長的兒童學習觀和游戲觀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影響[J].教育探索,2023(4):12-17.
[4]劉思含.淺論幼小銜接視角下的大班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3(27):120-122.
[5]鄭碧玲.幼兒視角下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及幼小銜接的策略[J].亞太教育,2023(12):19-21.
作者簡介:
劉雨青(1997年—),女,漢族,山西晉城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