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楊凱飛

他是一名“90后”,大學畢業后,毅然選擇了煤礦,扎根井下。工作以來,他勤奮好學、精業篤行,一步步從班長、副隊長、隊長,走到了副區長的崗位。他帶領隊組改進智能化生產設備,工程質量月月領“金牌”,任務指標月月上臺階,他就是西山煤電馬蘭礦工程一區生產副區長——李海濤。
“了解煤礦的人都知道,掘進工是整個井下最苦、最累、最危險的一個工種,過去有好多大學生因為吃不了這個苦就走了,李海濤卻一門心思扎在了井下,干得非常出色。工作中,他處處留心、時時積累,遇到什么問題就打破砂鍋問到底,非得整明白才行。”馬蘭礦工程二區區長韓志勇說。
從事煤炭行業14年,李海濤十幾年如一日地扮演著“探路者”的角色,百米井下、毫厘之間,他為礦井護航,憑借堅定執著的信念融合專業所長,李海濤很快成長為礦上的技術大拿。2015年,參加工作僅4年的他就取得了太原市第十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錨桿支護工”第一名、西山煤電職工技能大賽“錨桿支護工”第一名的驕人成績。天道酬勤,李海濤通過刻苦的努力和鉆研,從眾多年輕人中脫穎而出,2018年被任命為掘進五隊隊長,成為了馬蘭礦當時唯一一名“90后”掘進隊長。
掘進五隊是馬蘭礦第一個智能化掘進隊。為進一步提高掘進效率,2022年2月,該礦要求在井下安裝滑移支架和運錨機。對于當時的掘進五隊來說,這些都是新裝備,要想吃透,時間短了都不容易,別說短時間內完成安裝了。難度之大,不下井的人是不會了解的。為了按時完成任務,李海濤先后下井27天,每日平均井下工作10小時以上,最長達到了十七八個小時。李海濤說:“這些設備我們4天就安裝好了,加上廠家的驗收、調試,一共7天?!倍@個速度在廠家看來,基本是不可能的?!皬S家說,這些設備,即使在地面上安裝至少也要20多天,沒想到你們在井下竟然4天就安裝好了,簡直不可思議?!?/p>
而這樣急難險重的工作于李海濤而言卻是常事。2020年9月,在18508工作面施工時,出現了斷層,頂板有離層和垮幫現象,李海濤跟班到現場帶著隊組成員加強支護,縮小錨桿、錨索的間排距,面對特殊的地質結構,布眼打眼時,他也把自己的絕活兒毫不保留地教給大家。“每一個眼都要往外傾斜3°~5°,如果說它垂直進去的話,那下一個循環,我們的巷道越掘進就會越小,它會影響我們鑿巖機的作業……”最終安全有效地控制了工作面頂幫壓力,保證了巷道成型。
2021年,馬蘭礦將首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的建設重任交給了掘進五隊,面對全國首臺八臂智能化掘錨一體機,大家無從下手。為了盡快熟悉設備,發揮最大效能,那段時間,李海濤帶領大學生青年突擊隊沒日沒夜堅守井下。
“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機組部分結構部件與井下的工作環境不適應,我們把掘進機液壓錨桿機滑道由原來的齒輪推進改成了油缸推進,把8臺液壓鉆機重新布局,從而減輕了滑道的阻力,優化了機組的液壓系統,使它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生產?!崩詈院赖卣f,“改進后的掘進機,進尺由原來的230米提高到330米,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作業環境也明顯改善,安全系數大幅提高?!?/p>
李海濤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讓人矚目的進步和成就。他用短短幾年時間便獲得“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新焦煤杰出優秀勞動者”等榮譽稱號?!斑@些榮譽和獎項,將激勵和鞭策我以更加旺盛的精力苦干實干,為建設新焦煤貢獻青春和力量?!崩詈缡钦f。
李海濤已然記不清自己10多年來到底掘進了多少米這樣的巷道了,也記不清到底在這樣的巷道里穿梭了多少個來回,但他依然每天穿行在這再熟悉不過的巷道里。那連綿不斷的巷道的燈,是千尺井下的星光,閃耀著這名掘進工人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