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靜
初識正面管教,源于一本書——《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我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發現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我還發現,正面管教與學校長期以來堅持的“生長教育”具有非常相似的理念基礎,都倡導以生為本,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和善,會培育出信任、依戀;堅定,會讓孩子懂得規則,學會堅持。我堅信,將二者整合,一定能為教師、學生、家長成長賦能,必將實現“生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促進師生的共同幸福成長。
正面管教在教師培訓中的應用
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也是正面管教落實過程中的重要主體。教師對正面管教理念和方法的掌握直接關系日常教育教學中正面管教實施的水平。因此,對教師進行正面管教的培訓是首要任務。
首先,我們注意培訓講師的專業化。洛陽正面管教創始人、美國正面管教協會注冊講師若寧及洛陽師范學院心理系主任毛艷霞教授作為我們的專聘導師,為全體教師進行了持續3年的系列培訓。
其次,我們注意培訓形式的多樣化。我們有“正面管教”系列讀書會的復盤,有種子教師參加的學校講師班和家長講師班的進階培訓,有定期的互動體驗式面對面集體培訓,有線上正面管教微課的學習,還有專題互助研討會,等等。
最后,我們注意培訓內容的校本化。一是更新教師教育工具包,讓教師理解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幫助學生以對社會有貢獻的方式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改進師生關系,實現“快樂學習,幸福工作,共同成長”的雙贏局面。二是增強教師之間的情感連接,練習致謝并相互鼓勵,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和幸福力。三是學習如何在班級實施正面管教社會情感課程。教師在正面管教社會情感課程中,學習到了許多控制情緒、思考問題的方法,實現了持久的培訓和提升,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共同成長。
正面管教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我們改革“生長課堂”常態課評價標準,力求讓正面管教滲透到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中,讓課堂彰顯“生長”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陪伴、關照、相長”的師生關系,“溫暖、扎實、開放”的課堂生態。我們采取的策略:傾聽和共情,“看見”每個學生的存在,構建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多采取啟發式提問,形成有效的課堂紀律管理策略;多給予鼓勵,重在夸努力、夸過程、夸成長,而不是夸天賦、夸結果或夸表現,并且盡量使用描述型、致謝型、賦能型的鼓勵而非評論型夸獎,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我們要求教師以四個標準檢驗在教學中運用正面管教的效度:教師的態度是否和善與堅定并行;是否有助于學生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否長期有效,有持續性;是否能教給學生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樂于貢獻、愿意合作等)。
正面管教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建立班級領導力有三大支柱:實施網格化班級事務管理,給學生搭建平臺,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班級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同時學習新技能;建立班級日常慣例,讓學生知道自己在相應的時間節點該做什么,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素養;制定班級指導原則,逐漸從他律轉為自律。為了增強班級凝聚力,我們開展“我們的團隊”感恩儀式訓練,提升班集體“溫度”;為了培養學生正面的自我認知、責任感、自律、合作等品格,我們設置“輪值班長”制度,學生每人一天輪流擔任執行班長,負責班級一天的學習、課堂紀律、責任區衛生等各項內容,鍛煉能力、培養自信、學習合作,學生的團隊歸屬感明顯增強,班集體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正面管教在課程中的應用
正面管教的學生課程就是教師帶領學生系統性學習社會情感學習(SEL)課程。SEL課程包含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他人認知和他人管理、集體認知和集體管理6個維度,具體包括學生學會認識并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自信心,關心及照顧別人,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建立并維持良好的積極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質,有效地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獲得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
在課程的實踐、研究過程中,我們探索出社會情感學習的四環節教學模式:提出問題—主題導航—探究體驗—總結評價。這是一種有效、穩定、具體的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為中心、活動探究為載體、情感體驗為導向的特點,既以情育人,又育人以情。我們總結出社會情感學習的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訓練法、榜樣引導法、專題討論法、活動體驗法、行為強化法。
正面管教在家庭中的應用
影響學生的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學校教育。只有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學校以家長學校為陣地,開展正面管教、社會情感學習專題講座,帶領家長學習“正面管教”“非暴力溝通”等課程;通過微信公眾號,開辟《東新之聲》家校育人有聲欄目;建立家校生長課堂微信群,每周由家庭教育講師進行語音授課,引導家長走出家庭教育誤區,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改進與孩子的相處方式;設置親子作業,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交流,在互動實踐中融洽親子關系,在不斷成長中與學校形成育人合力。
經過學習實踐,正面管教已經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培育了學校積極的文化和氛圍,提高了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班風班紀、校風學風都有了轉變。央視頻、《教育家》、《河南教育》等對學校相關工作、課程進行專題報道。學校相關成果獲得河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一等獎、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學校獲得洛陽市文明校園、洛陽市課程示范性特色學校等榮譽。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相信正面管教之花一定會在學校這片沃土上越開越美!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