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慶華 陳惠惠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這是“生命教育”第一次出現在國家級綱領性文件中。2016年,《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在自主發(fā)展方面明確提出,健康生活包括“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科教學中重視生命教育。由此可知,生命教育逐漸被國家重視,并通過課程與教材的方式落實。
初中生生命教育是現實所需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14.8%,其中,4.0%的青少年抑郁得分較高,屬于重度抑郁風險群體,10.8%的青少年屬于輕度抑郁風險群體,初中三個年級抑郁得分顯著高于小學三個年級。小學階段存在抑郁風險的學生占一成左右,重度抑郁風險檢出率為2.1%~3.1%;初中階段存在抑郁風險的學生約占兩成,重度抑郁風險檢出率4.8%~6.0%。由此可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為此國家要求學校為學生開展心理體檢,通過篩查給予不同類別學生幫助。與此同時,近幾年溺水、校園暴力等安全事件在初中也時有發(fā)生,這不僅說明初中生的生命意識淡薄,也說明初中生維持生存的能力欠佳。這都呼吁我們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生命教育。
國內生命教育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再加上考試、升學的沉重壓力致使青少年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青少年校園暴力、意外傷害逐漸增加,自殺自殘比例也隨之上升,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的性心理異常、性犯罪隨之增多。教育界的一些學者開始對生命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主張,并得到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04年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為“引導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氣、旺盛活力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同時要求廣泛開展“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的教育。隨后,各地也相繼出臺了相關生命教育的指導綱要,如上海市的生命教育指導綱要內容翔實、方式具體。現在國內生命教育的實施途徑有兩種,分為顯性途徑和隱性途徑。顯性途徑是指設置生命教育專項課程,隱性途徑主要是生命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等。現在各個初中顯性途徑基本上未實施,主要通過隱性途徑,即按照教育部門要求的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在學科方面的融合主要集中在生物、道德與法治、語文等學科,較為分散,缺乏系統(tǒng)性。
初中學科教學與生命教育融合的實施策略
一是研讀文獻,確定初中生命教育基本框架。生命教育因為處于發(fā)展期,其基本內容眾說不一,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朱永新教授的新生命教育。新生命教育包括三個層面: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教學目標為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成就人生。這與《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的健康生活內容基本一致。在具體教學目標方面,教育部印發(fā)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涉及的基本上是生命教育,而日本的生命教育也基本上涵蓋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與健康教育三個方面。故而,初中階段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五個具體維度,如表1所示。
二是基于調查確定學科融合的重點。雖然很多學校并未系統(tǒng)化開展生命教育,但是現在各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在很多方面已經有了明確要求,如安全應急與避險、傳染病預防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已經作為各個學校安全教育與健康教育的必備內容。同時,各個學校也有各自的特色課程,如有些學校是心理健康特色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做得很好,但各個學校生命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的內容有所差別。
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與其家庭及所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也息息相關。如對于城市孩子來說,青春期保健知識很多父母已經普及給孩子,其就不應再是學校生命教育的重點。因此可能存在不同學校學科融合生命教育的內容及重點不同的情況,每個學校需要基于學生調查才能確定本校學科教學融合生命教育的重點。
三是運用學科調研確定生命教育融合具體內容。有些生命教育內容是這個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也是家庭社會及學校其他方面教育所缺失的。學校要對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學科教學中哪些課程可以融合生命教育內容,在學科教學調查中發(fā)現,各個學科的以下內容可以融合生命教育,如表2所示。
四是積極開展學科生命教育融合課程建設。通過學科教學的調研,教師基本明確了學科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內容,但在具體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科的生命教育融合課并未真正實施。另外,學校可以將學科生命教育融合課和賽課、評課等活動結合。這不僅可以讓學科教師認識到這些課程的重要性,還可以提升學科教師生命教育融合課的教學能力。
綜上所述,學科教學與生命教育融合是實現國家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在學科教學與生命教育融合的具體實施方面,教師需要厘清生命教育的基本內容與教學目標,明確學生生命教育的現狀及學科教學和生命教育可以融合的部分,最后通過教學的具體實施,達到提升學生的生命教育認識與能力的目的。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初中生命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的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2022YB0825)
(包慶華單位系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陳惠惠單位系鄭州市第二十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