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邏輯內涵、現實挑戰與現代化路徑

2024-05-11 14:51:16洪秀敏朱文婷
關鍵詞:現代化高質量資源

洪秀敏,朱文婷

(1.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北京 100875; 2.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學院,北京 100037)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作為國之大計、民生之首,辦好學前教育關乎未來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以及廣大百姓對“幼有所育”的美好向往和殷切期盼。近年來,我國持續探索教育現代化建設,始終把學前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充分彰顯了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黨中央對千萬學前兒童的親切關懷和辦好學前教育的堅強決心。2018年11月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頒布的《“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要“把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作為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務水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務”。2023年11月教育部召開全國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工作會議,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各項決策部署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2023年7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進一步明確,要“加快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2023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初次審議,通過專門立法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應著力思考學前教育如何適應和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動學前教育從過去以規模擴張和空間拓展為特征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為今后以提高質量和優化結構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其中,如何理解并落實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厘清到底應實現怎樣的高質量發展,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才能做到高質量發展,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得到解答。為此,本文聚焦我國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從價值邏輯、本質內涵、現實挑戰和實現路徑出發,對如何實現邁向現代化強國進程中的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思考和闡述,明確高質量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改革和部署的方向和目標,以嶄新的謀劃和精神面貌迎接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奮進新階段。

一、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三重價值邏輯

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是科學把握其價值邏輯。高質量發展具有多維性和豐富性的特征。在質量管理學科中,“質量”是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概念,人們對其含義一直爭議不斷(1)陳朝兵:《公共服務質量:一個亟待重新界定與解讀的概念》,《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7年第2期。。從學前教育領域來看,其質量話語會受到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影響,是多重邏輯共同形塑和長期互動的結果。與其相對應的質量價值邏輯有三種:一是政策邏輯,作為公共服務質量的概念,聚焦于探討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公共性問題;二是教育邏輯,質量是檢驗教育活動的重要標準,作為服務接受對象的個體擁有更好的發展;三是實踐邏輯,質量概念更強調服務對象主體及其行為與社會的關系。

(一)“高質量”的政策邏輯:以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為指引

“國家的政策要求把握著學前教育辦園的方向質量”(2)OECD.Starting Strong Ⅱ: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Paris: OECD Publishing,2016,p127.,代表著公共利益,目的在于使所有幼兒接受質量有保證的保育和教育。在政策邏輯上,黨的教育方針關乎學前教育事業的總方向和總指針,是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內在要求。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學前教育,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這一定位進一步明確了政府、社會在促進學前教育發展方面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首先,在辦園方向上,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園方向,立足國家戰略發展需要,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系,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其次,學前教育應當是所有適齡幼兒都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是面向大眾、普惠可及的。公益普惠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幼兒和弱勢群體的利益,促進學前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發展。

(二)“高質量”的教育邏輯: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根本

人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和關鍵,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追求。正如社會學家英格爾斯指出的:“人的現代化不是現代化過程結束后的副產品,而是現代化制度與經濟賴以長期發展的先決條件?!?3)阿歷克斯·英格爾斯:《人的現代化——心理·思想·態度·行為》,殷陸君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頁。歸根結底,教育是關乎人的學問,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教育邏輯更是直接體現在“育人”(4)魯潔:《教育的原點:育人》,《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第4期。上。為此,在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中,應堅持以兒童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幼兒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導向,注重幼兒發展的整體性和連續性。我們所促進的幼兒發展不應是局部的、片面的發展,而應是在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基礎上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于2023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在北京育英學??疾鞎r強調:“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對兒童發展本身的理解和重視是高質量育人目標的價值原點和出發點。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應當以培養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為奮斗目標。

(三)“高質量”的實踐邏輯:以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為追求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奮斗的目標,也是學前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價值邏輯之一。學前教育長期承擔著解放家庭和教育的雙重功能。因此,除了育人目的外,如何為廣大家庭提供滿意的服務也是其價值的重要體現。高質量學前教育的實踐邏輯集中體現在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長期以來,關于“入園難”“入園貴”的抱怨聲不絕于耳,不僅成為廣大家長縈繞心頭之苦,也給黨和政府帶來了巨大壓力(5)馮曉霞:《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是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根本》,《學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在高速增長階段,學前教育面臨的突出矛盾是資源匱乏,唯有側重于解決總量性問題、通過需求牽引供給、增加學位提供總量才能有效緩解矛盾。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人們所追求的已經不是單純的入園問題,由入園機會不公平所引發的種種爭議背后更多蘊含著的是對優質資源匱乏的詰問。當前學前教育的服務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需求的變化,廣大群眾對學前教育質量的期待越來越高。一方面,人民群眾要求入好園,為適齡幼兒提供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短缺且發展不均衡,使得在現代化進程中學前教育質量問題和公平矛盾更加凸顯。加快建設高質量學前教育體系是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的必然要求。為此,必須要積極應對學前教育矛盾轉化,滿足人民對幼有所育的殷切期盼。

二、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與限度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應當從關注學前教育發展規模和增長轉向關注發展的內涵式發展,著重處理好高質量發展與資源均衡、公益普惠和產出效益的關系,實現“更加公平”“更加普惠”“更有效率”的高質量發展。

(一)更加公平的發展:處理好高質量發展與資源均衡的關系

回望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實現普及為核心的教育公平主線越來越清晰,成為我國學前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價值追求。由于我國不同地區、城鄉之間的經濟水平、地理條件等存在較大差異的復雜國情,各地教育政策和學前教育發展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學前教育均衡是實現起點公平、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社會平等和諧穩定的“平衡器”。讓人人享有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為人人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來奠基,是社會主義教育公平的本質體現。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應協調好高質量與資源均衡之間的關系,基本消除區域、城鄉、園與園之間的教育不公平現象,增強教育制度供給的充分性與平衡性,著力構建結構合理、協調配套、資源均衡、適應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格局,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幼兒園,讓適齡幼兒接受就近就便的優質學前教育。

(二)更加普惠的發展:處理好高質量發展與公益普惠的關系

普惠大眾從字面上理解即惠及大部分人。參考教育領域普惠大眾的內涵,至少包含“可負擔”和“可獲得”兩個維度?!翱韶摀敝笇τ诓煌杖肴后w來說收費合理,然而收費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強調人民群眾能夠普遍接受,與家庭經濟水平密切相關,強調合理分擔;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服務應當人人能夠“付得起”?!翱色@得”一詞來源于經濟學,就學前教育領域而言,可被理解為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是否方便可及。學前教育的“可獲得”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教育普及,指向入園機會公平,而應更加強調對優質學前教育服務的期待,追求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為此,只有建設高質量學前教育體系、提升普惠性公共服務水平,從補基礎、牢根基到求發展、提質量逐步轉變,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才能充分體現和彰顯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的時代價值和作用。

(三)更有效率的發展:處理好高質量發展與產出效益的關系

高質量發展具有高效率特征,在高速增長的外延式規模擴充階段,學前教育的擴增更加注重數量的提升,但是對于質量效益的關注會相對忽略。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應集中發揮學前教育的資源優勢,從“盲目漫灌”到“精準投入”,通過對關鍵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使學前教育投入產出效益實現最大化,進一步提升資源效率。在面向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下,學前教育高質量且富有效率發展的前提是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形成與區域經濟相適應的學前教育布局。一方面,要注重學前教育資源投入的區域差異,因地制宜地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統籌規劃、分類施策;另一方面,要對學前教育的育人功能成效以及學前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進行深入分析,實現更有效率的高質量發展。

三、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趨勢與現實挑戰

要把握學前教育究竟要實現什么樣的高質量發展,還需要確定其歷史邏輯,即時空前提性(6)恩斯特·卡西爾:《人論》,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第73頁。。在邁向現代化強國進程中,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必然與過往時空條件下的高質量發展存在差異。回顧過去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進程,普惠性學前教育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在全球化進程中主動適應;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實現跨越式增長;規范發展逐步推進;相關制度保障相繼確立。但是,由于起點弱,舊頑疾和新挑戰交織,學前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仍是最薄弱的學段,廣大群眾期待的高質量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尚未實現,不均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一)從擴總量到優結構:學前教育資源增長減緩,結構性矛盾問題依然突出

自201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頒布以來,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初步構建了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現代化辦園體系,切實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成效顯著。如圖1所示,截至2022年,全國幼兒園總量為28.92萬所,在園幼兒總數為4627.55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9.7%,相比2010年增長了33.1個百分點,學前教育實現了基本普及。快速、有效擴充的學前教育資源為廣大適齡兒童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入園機會。在推動學前教育普及的同時,普惠成為學前教育深化改革的新目標。各地積極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普惠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占比達84.96%。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9.55%,比2016年增長22.3個百分點(2016年開始統計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有效保障了絕大多數幼兒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從《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來看,學前教育資源在三個指標上首次出現減少趨勢:一是全國幼兒園數量比上年減少5610所,下降1.9%;二是學前教育在園幼兒比上年減少177.66萬人;三是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上年減少74.16萬人。幼兒園和在園幼兒人數雙雙下降,可見“少子化”對學前教育的沖擊已開始顯現。由于新生兒數量在較長時段內還將徘徊于低位,將持續導致適齡生源總量以及入園幼兒規模的下降,亟須提前進行資源配置的優化與預警。

圖1 2010—2022年我國學前教育資源總量變化趨勢圖

與此同時,盡管普惠資源擴容成為近年來學前教育改革建設的重中之重,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依然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7)洪秀敏、姜麗云:《“全面二孩”政策下學前教育發展的問題——基于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調查與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首先,區域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失衡。研究者通過對學前教育發展現狀的評估發現,中國學前教育仍為低水平均衡,不同區域、不同省份的學前教育資源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8)霍利婷、王桂新:《中國學前教育資源空間均衡度變化研究——兼論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成效》,《現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10期;盧邁等:《中國西部學前教育發展情況報告》,《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年第1期。。其次,城鄉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失衡。當前城市中心、老城區學位緊缺現象尤為突出。老城區教育資源規劃難以開展,園所占地面積很小,所能提供學位數量少。最后,農村地區學前教育資源供需結構失衡(9)賀紅芳、劉天子:《農村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教育與經濟》2018年第5期。。農村地區既有學位空置的情況,大班額現象也依然存在。有學者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為學前教育政策在農村地區失靈以及地方政府在城鄉資源分配上的不均衡(10)張更立、阮成武:《縣域農村學前教育供給:現實困境與改進策略》,《教育發展研究》2015年第24期。。

(二)從?;镜接匈|量:學前教育服務日趨規范,質量評價現代化亟須推進

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在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服務也日趨規范,但是辦園條件差、教師隊伍不穩定、教育活動“小學化”、保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傮w來說,學前教育仍然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為進一步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近些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取得了長足的跨越式的發展。但保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難以適應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

要穩健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亟待跟進并深化學前教育評價改革。學前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價值取向是否正確、評價指標是否適切、手段是否有效合理,直接關乎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水平。長期以來,在學前教育領域中,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在發展初期更多依賴于對國外經驗的借鑒和學習,質量觀深深扎根于現代主義的土壤中,體現出濃厚的技術理性和外生性取向,而質量評價體系建設卻較為滯后,不能有效適應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速度與規模。2022年2月,教育部印發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在評估指標上,明確應樹立以兒童為本的科學質量觀,切實扭轉當前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存在的重結果輕過程、重硬件輕內涵的傾向,聚焦與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密切相關的過程性質量指標。為此,應加快推動學前教育質量評價的現代化,圍繞“普惠”“公平”“效率”和“優質”這些價值目標,合理有效地采用過程性評價、增值性評價、真實性評價等多種方法,助推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現代化進程。

(三)從增投入到提效益:學前教育經費數量逐年加大,質量產出效益有待提升

近年來,國家學前教育經費投入逐年遞增。由圖2可知,2010—2021年期間,中央財政投入學前教育的經費總額不斷增長。2021年投入額為2700億元,比2010年增加2455.65億元,增幅為10倍左右。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投入占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逐年提高。同時,國家加大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財政投入,從2011年起,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實施為期三年的“中西部農村學前教育推進項目”,以支持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為軸心,共計投入經費總額55.6億元。各地持續增加農村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新時代農村學前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11)馬毅飛:《農村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基礎與行動策略》,《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3年第5期。。

圖2 2010—2021年財政性教育投入發展趨勢

然而,盡管學前教育投入增加,但依然存在結構不均衡且質量效益不高的問題。首先,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存在結構性失衡。城鄉幼兒園的財政支持差距較大,在“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下,財力薄弱的農村地區僅依靠縣、鄉(鎮)兩級財政難以維持。從區域發展來看,以地方財政投入為責任主體的籌資機制導致各地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財力薄弱地區的投入力度較為不足。其次,經費投入偏硬件,不注重內涵質量。當前學前教育投入中的見物不見人問題依然突出,部分普惠性幼兒園過度追求其硬件標準與外部形象,從而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保教質量的提升。最后,經費投入效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研究者從投入—產出視角對資源配置與學前教育質量關系進行研究發現,財政投入等資源相對占優勢的普惠性幼兒園質量效益并不高。民辦園雖占據資源配置優勢,但在結構性質量以及過程性質量的多個維度上仍低于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雖然整體教育質量較低,但部分園所也能夠提供較高的教育質量(12)洪秀敏、朱文婷、鐘秉林:《不同辦園體制普惠性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差異比較——兼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質量效益》,《中國教育學刊》2019年第8期。。

(四)從強管理到重治理:學前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多元治理體系仍需完善

學前教育激蕩改革初期,管理體制滯后問題就開始凸顯,并直接影響學前教育的普及普惠發展,對此黨和國家持續優化政府監管模式,強力推進管理體制的建立與完善(13)劉永林、王亞卓、楊小敏:《地方學前教育立法中的政府監管——基于智慧監管理論的框架建構、實踐檢視與制度設計》,《教育學報》2022年第18期。。從縱向各級部門的管理體制來看,“國十條”第一次提出“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這象征著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邁向新的階段。2017年,《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完整提出“國務院領導,省地(市)統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并在《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央九條”)中給予權威的認定。時至今日,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已基本形成。與此同時,學前教育管理制度建立過程不僅是政府責任逐步確立和規范化的過程,同時也是橫向部門之間協調機制不斷建立從而助力學前教育管理的過程。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開始便要求相關部門履行各自職責,“國十條”對相關部門職責做了初步的分工,而后“央九條”進一步增加了金融監管部門、黨委政法委、司法等有關部門在民辦園融資上市、幼兒園安全保衛與治理工作等方面的責任。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的提出,更是為部門分工、協同和督導問責提供了有力抓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職責意識逐步增強,但是教育管理的手段主要是自上而下式的行政命令,各類主體多元協同機制不盡完善。

學前教育作為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利益相關者范圍廣、數量多,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市場、家庭等主體。當前在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的政府主導會在落地時被誤化為政府主責,這導致學前教育過于依賴地方公共財政,客觀上影響了社會資本進入學前教育領域,尤其是社會捐資捐贈渠道不暢,消解了社會力量辦學積極性。同時,信息傳輸閉塞,家長等治理主體極少享有參與治理的權利和機會。加強學前教育治理體系建設應從“管理”轉向“治理”,形成政府、辦學主體和各種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治理結構與格局。

四、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路徑與展望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前教育事業,對學前教育做出全面系統重要部署。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上,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教育的基礎性階段,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和起點,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之基。在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快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通過完善健全的育人體系、供給體系、標準體系和制度體系建設,為我國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與保障,也為推進世界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一)以人的發展為根本,加快構建學前教育高質量現代化育人體系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的現代化為中心的全面現代化。在邁向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學前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也必然以人的發展為根本。育人改革任務是學前教育發展的核心,直接關乎學齡前幼兒的培養問題。要圍繞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對學前教育階段“立德樹人”育人體系進行系統改革。首先,在為誰培養人方面,應堅持政治站位,強化戰略意識,把握正確方向,始終牢記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培養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精心培育祖國的未來。其次,在培養什么人上,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抓住學前這一人生身心發展最快、可塑性最強的階段,從小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的時代新人。同時,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和國際形勢,對“培養什么人”有了新的要求。為了培養國際化戰略性人才,應充分挖掘孩子的多元化發展可能,促進其健康體魄和健全心智的形成,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為奮斗目標,以滿足未來國際發展環境的需求。最后,在“如何培養人”上,應著力推動育人體系內部要素的協同改革和建設,通過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前教育體系的培養目標、資源內容、師資隊伍、管理實施等,為落實“立德樹人”育人任務提供實踐路徑。

(二)以人民滿意為宗旨,建立普惠均衡的學前教育高質量供給體系

在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應當以供給側改革作為主線。首先,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學前教育實現更加充分且均衡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學前教育發展更多采取“重需求、輕供給”的發展思路,供給結構錯配問題日益突出,結構性失調也逐步顯現,亟需以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推動學前教育在資源供給端的充分且均衡發展。其次,要著力優化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布局。以供給側改革為抓手,著力挖掘學前教育供給資源,逐步完善靈活多元、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供給體系。一是優化普惠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向托育領域拓展資源。著力挖掘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利用好由于少子化帶來的學位空余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育班,加快建立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和學齡前人口變化趨勢的城鄉托幼一體化供給調控機制。二是做好城鄉融通布局。要注重城鄉學前教育的資源融通,特別是在脫貧地區,要找到鞏固、提升深化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的有效路徑,將農村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好。三是優化區域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提升學前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加快形成點線面結合、東中西呼應的學前教育發展空間格局。

(三)以質量提升為抓手,加快完善學前教育高質量專業化標準體系

應聚焦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為重要抓手,以學前教育高質量專業化的標準體系推動學前教育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首先,在價值取向和理念層面,需要基于“現代性反思”,讓價值成為真實的目的,厘清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學前教育的價值取向,從政策邏輯、教育邏輯和實踐邏輯出發,確立能夠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回應民生期盼的適切而可行的質量評價目標。其次,要推動地方制定、完善質量評價標準及其實施方案,充分發揮以評促進的作用,樹立以兒童為本的科學質量觀,重點關注與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密切相關的過程性質量指標,構建以質量貢獻為導向的學前教育評價專業標準體系。一方面,建設園所質量自評系統,推動幼兒園對標研判、依標整改,有序推進質量評價督導評估工作。另一方面,加強質量效益的監督與考察,不僅要從投入、過程、產出等一般意義上去檢測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的實效,還要從實際出發,鼓勵個性化、地方化的特色區域評價指標。

(四)以高效治理為保障,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高質量政策制度體系

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是保障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各項制度不斷建立完善,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新的發展時期,需要在已有框架基礎上加快各項體制機制的完善和發展,推進學前教育治理能力的不斷提升。首先,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堅持和加強黨在推進教育現代化中的領導地位,確保教育的社會主義本質屬性,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前教育發展道路,繼續堅持和鞏固學前教育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保障學前教育改革任務切實、有效地深入推進。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應會同其他相關部門根據黨的理論、路線、方略制定學前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分解年度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健全推進機制,為建設高質量學前教育體系提供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障。其次,夯實資源保障,提高學前教育投入水平和效益。對標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教育經費投入水平,逐漸加大學前教育經費財政投入。優化學前教育經費使用結構,加強學前教育經費績效評價,引導學前教育經費向一線教師、幼兒發展、保教過程傾斜,全面提升學前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最后,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現代化的學前教育治理體系。推動學前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點在深化、關鍵在協同,應以協同治理為關鍵突破口,打破治理壁壘,形成各級、各部門協同治理格局,推動形成政府統籌協調、園所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格局,落實各方相應責任及溝通機制。

猜你喜歡
現代化高質量資源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邊疆治理現代化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當代陜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工業設計(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日韩视频福利|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91亚洲国产视频| 91福利免费视频| 91丝袜乱伦|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综合九九|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 久久香蕉国产线|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色噜噜综合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www.youjizz.com久久| 国产91在线|日本| 国产成人三级|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xx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成在线视频|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黄色|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91小视频在线| 亚洲不卡影院|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国产特一级毛片|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a级片|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日本在线国产|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深爱婷婷激情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日韩|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国内99精品激情视频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欧美激情福利|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人妻21p大胆|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综合久久五月天|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