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嶺利,張淑芳
(山西省科技情報與戰略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 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全球第11 位,較上年上升1 位[1-6]。
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大步提升,山西省作為國要的資源型省份之一,在國家的發展歷程中,舉足輕重。助力山西省緊跟國家科技創新的步伐,提升創新能力,使山西省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2017 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印發《山西省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明確山西省每年將拿出重金,以獎勵、后補助、股權投資和債權投入等多種形式,重點支持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業化、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知識產權創造保護。2019年底,山西省下發《山西省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20 條措施》,分別從推動創新創業發展動力升級、促進創新創業平臺服務升級、增強金融支持作用升級、加強人才智力支撐、營造良好雙創生態環境5 個方面提出20 條政策措施,推動山西省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2020 年5月,山西省通過了《山西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條例》,旨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并在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貢獻山西力量。為了深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22 年3 月,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制定了《山西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市場主體倍增的實施方案》,以最大限度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熱情和活力,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強大動能,著力培育增加市場主體,全方位推進山西省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2 年,全省共建成8 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117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太鋼的碳纖維、手撕鋼、筆尖鋼,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太重高速動車組輪軸制造的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中車永濟電機1 200 kW 強迫內通風直驅驅動等技術,為世界首創。
山西省科技創新發展取得了一些矚目的成就,但是,與發達省市相比,山西省的綜合創新能力尚且不足。根據2013 年到2023 年《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十年間,山西省科技創新能力沒有明顯的提升,綜合科技創新指標值在17.93 到23.71之間波動,其中,2019 年達到最高值,為23.71;2015 年最低,為17.93。相應地,山西省創新能力在我國內地31 個省區市排名在22 名到30 名之間波動,其中,2015 年最低,為30 名;2012 年和2019 年最高,為22 名。圖1 為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科技創新能力綜合情況。

圖1 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科技創新能力綜合情況
R&D 經費投入情況體現了山西省科技創新投入的資金水平。2012 年到2021 年,十年間,山西省R&D 經費投入整體呈上升趨勢,從132.3 億元上升到251.9 億元,年均增長7.42%。
同期,R&D 經費投入強度并沒有隨著R&D 經費的增長實現顯著增長,而是在0.95%到1.23%之間波動,其中2013 年最高,達到1.23%;2017 年最低,只有0.95%。
十年間,山西省R&D 經費投入一直在增長,但是R&D 經費投入強度增長不明顯,距離全國平均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山西省R&D 經費投入水平不足,增長速度也不夠快,長期看不利于全省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發展。圖2 為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R&D 經費和強度。

圖2 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R&D 經費和強度
山西省投入R&D 人員工作量的數量反映了山西省投入科技創新的人力資源水平。2011 年到2021 年,山西省投入R&D 人員工作量較穩定,整體呈現小幅上升的趨勢。2021 年投入57 228.1 人年,較2011 年的47 029 人年,增加了10 199.5 人年,增長了21.69%,年均增長2.20%。
可見,十年間,山西省投入R&D 人員工作量有所增長,但是增長速度遠低于R&D 經費和全省GDP 的增長速度。圖3 為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R&D 人員情況。

圖3 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R&D 人員情況
2012 年到2021 年,山西省發表科技論文不斷增長,從2012 年的23 257 篇增長到2021 年的33 837 篇,十年間增長了45.49%,年均增長4.25%。
2012 年到2021 年,山西省每萬人發表論文數在2.30 篇到2.76 篇之間波動,平均為2.51 篇。與此同時全國萬人發表科技論文數量也沒有明顯的提高,在2.21 篇到2.76 篇之間波動,平均為3.94 篇。山西省萬人發表科技論文的數量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6.39%,可見,山西省發表科技論文的水平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圖4 為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科技論文情況。

圖4 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科技論文情況
2012 年到2021 年,山西省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從2012 年的1 308 項增長到2021 年的3 915 項,十年間增長了45.49%,年均增長4.25%。同期,山西省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量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從2012 年的0.36 件增長到2021 年的1.13 件,增長了213.89%,年均增長13.55%,增長速度非??臁D5 為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發明專利情況。但是,從圖5 可以看出,山西省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低于全國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在增大。與全國發明專利授權數平均水平相比,山西省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還有待更加快速的提高。

圖5 2012 年—2021 年山西省發明專利情況
1)建立穩定的山西省財政科技投入保障機制,保障山西省R&D 經費投入強度穩定增長。第一步,以全國R&D 經費投入強度平均水平為目標,制定計劃,先趕超全國平均水平;第二步,向先進省份看齊,以先進省份R&D 經費投入強度為目標,重新制定規劃,達到全國先進省份水平,逐步實現全省R&D 經費快速增長,為山西省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2)建立科技經費監管和效率評估體系,提高山西省科技創新資金的使用效率。通過科技經費的監管和效率評估,引導科技經費投入到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領域,集中重點資金投入到高效率的科技創新項目中,從而提高科技創新活動整體的投入產出效率。
1)充分調動現有科技創新人才的積極性,為現有科技創新人才提供成長的土壤??梢哉J識到山西省整體的科技水平偏低,對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夠,短期內無法引進大量尖端人才;但是山西省也是有相當一部分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的,只要給人才提供平臺,通過提高科技創新人才收入水平和獎勵,充分調動科技創新人才的積極性,也同樣能為山西省的科技創新做出貢獻。
2)引進尖端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前,山西省的經濟和科技創新發展水平在全國處于較落后的狀態,顯然不利于引進人才和留住人才。這就需要山西省付出更大的努力,重視引進人才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創立創新創業載體,引進海外和國內的高層次人才,再由高層次人才帶動本地人才,使得本地人才不斷進步和優化。
3)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在全省范圍內,包括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科研院所和高校,選拔出一批優秀人才,建立人才庫并進行培養,為其參與國家和省級的科研項目提供支持,以及支持其參加國際交流與合作,從而培養出一批專業性較強和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人才,為山西省的科技創新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完善政府科技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職能,政府部門從上到下都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精準管理各個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動,加快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設,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效率。
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出臺能夠快速改善科技創新環境。政府可以立足山西省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水平,制定出提升山西省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水平的政策措施,規定一些先進儀器設備和資源文獻的共享互通,定期組織先進科研經驗交流等。
產學研合作,企業提供市場需求,把握科技創新的方向,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研發技術,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科技創新的效率。政府部門應鼓勵和倡導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深度合作,為其提供交流和合作平臺。目前,山西省產學研的合作模式尚不成熟,與國外和國內先進省份存在一定的差距。為進一步提高山西省產學研合作水平,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合理引導合作單位的利益分配,增加產學研各單位主體之間的信任,引導其順利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