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2021年,教育部印發《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將生命教育正式納入教育教學議程。這是實現生命教育系列化、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舉措。
目前,部分學校、教師對生命教育的重視還不夠,存在著淡化、軟化、弱化等現象,生命教育在教育內容、時間安排、教育方式等方面還沒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教育體系,廣大青少年對生命的意義還沒有充分的理解,以致一些悲劇偶有發生。有鑒于此,我們應發揮學校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將生命教育納入教育教學體系中,開展生命與健康、生命與安全、生命與成長、生命與價值、生命與關懷等主題教育。
精彩摘抄——
1.教育的本質可以概括為: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提升生命的價值。提高生命的質量,就是使個體能夠生活得有尊嚴和幸福;提升生命的價值,就是使個體能為社會、為他人做出有價值的貢獻。
2.我們要從“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人與生命”四個維度,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意義、創造生命的價值,從而接納自己,愛人如己,敬畏自然,學會生存和保護,懂得責任和擔當,追求有價值的生活。
3.生命教育應該加強家校合作,比如,邀請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生命教育的繪本,共同參加學校相關主題開放日等,引導家長正確認識生命教育的意義,讓家長也參與進來,家校協同,一起發力。
(以上材料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