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5.29-5.31 東方鹽湖城
搭建交流平臺,助力資源推廣
餐飲廚藝交流,提升餐飲出品
輸送美食文化,賦能文旅發展
推動資源對接,促進合作共贏
人的一生由酸甜苦辣串聯,土地的記憶在鍋碗瓢盆中發酵。《美食》雜志歷經35 年發展,沉淀味道,記錄歲月,成為美食文化的推動者。1989 年創刊以來,以弘揚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為己任,成為廣大餐飲工作者、美食愛好者的交流平臺,見證餐飲界的改革與發展,助力餐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傳播。1996 年第 2 期,“名家話筒”欄目,我國導彈之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同志惠書本刊,建議在烹飪科學技術界發動《關于開發鴕鳥食源的倡議》。1996 年第 4 期,著名作家葉兆言發表文章《吃的退化》。 2018 年,《美食》雜志入選中國期刊協會“2018 期刊數字影響力100 強”;2023 年,榮獲博看網“最受讀者歡迎期刊獎”。
初心如炬,抱誠守真。每種菜系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故事,《美食》雜志用不同欄目譜寫中國風味。“美食頭條”通過對各地傳統美食的介紹,緊跟四季變化,讓讀者了解合適的食材搭配和烹飪方式。“地標美食”欄目用美食作為一座城市的名片,書寫當地風土人情。“大師風采”欄目以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為采訪對象,展現老一輩手藝人對烹飪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傳播工匠精神。“食材探尋”前往食材的原產地,了解食材的生長環境和生產方式,挖掘食材背后的文化意義、歷史淵源與人文故事。
潛心如玉,鉆堅仰高。《美食》雜志全國發行,并入編“中國知網”“維普期刊”“龍源期刊網”“超星期刊”“鋒閱數據網”“中郵閱讀網”“讀覽天下”“長江文庫”以及“博看網”等數據庫。公眾號、小紅書、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持續輸出高質量視頻內容,豐富讀者的閱讀渠道,增強互動性。
雄心如鵬,胸吞云夢。為適應文化產業和出版業“走出去”的需要,《美食》在英國出版英文版,搭建中外飲食交流平臺,獨出心裁,從飲食的角度向海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美食》英文版在Foyles、Waterstone、DauntBooks 等標志性書店展銷。2019 年《美食》雜志走進荷蘭海牙進行淮揚美食廚藝展示;2022 年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期間,《美食》雜志承辦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意面對面”挑戰系列活動,以美食為橋梁,促進民心相通、推動中意關系友好發展;2023 年《美食》雜志走進斐濟舉辦“絲路之約· 緣結天下”中斐美食文化交流活動,傳播中華美食文化。
時代更迭迅速,《美食》雜志在堅守與創新中找準定位,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每一個步伐都鏗鏘有力。《美食》雜志使命長存,從前傳播中國傳統美味,展示中華美食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今后也將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味道,推動中華美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