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兵 趙莉霞 馬惠芳
摘 要 近年來由于退耕還林和國土綠化工程的實施,寧夏吳忠市人工造林面積連年增加,在夏季干旱高溫天氣的影響下,各類林業有害生物不斷發生。2023年,吳忠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6.1萬hm2,以蟲害和鼠害為主,危害以輕度為主,局部嚴重。發生原因主要為人工林抗逆性弱、干旱高溫氣候影響、蛀干類害蟲難防難治及防治資金不充足等。預測2024年吳忠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總體發生面積略有減少,發生面積6.0萬hm2,危害仍以輕度為主,并提出加強監測預報,提高監測能力;強化檢疫執法,嚴防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傳播蔓延;抓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高無公害防治水平;采取農業防治措施,降低蟲口發生基數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 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寧夏吳忠市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76
寧夏吳忠市2023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態勢總體平穩,程度偏輕,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6.10萬hm2,較2022年同比下降9.73%,其中輕度4.15萬hm2,中度1.62萬hm2,重度0.33萬hm2。防治總面積2.31萬hm2,無公害防治率達97.20%,成災率控制在1.33‰,全年沒有發生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等重大疫情(依據“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統”子系統“測報管理”數據)。
1 吳忠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
吳忠市林業有害生物寄主面積38.25萬hm2,2023年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總面積6.10萬hm2,發生率15.95%。其中,病害發生面積397.33 hm2,占總發生面積的0.65%;蟲害發生面積2.02萬hm2,占總發生面積的33.16%;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4.02萬hm2,占總發生面積的65.90%;林業有害植物發生面積213.67 hm2,占總發生面積的0.35%。
1.1 重大外來有害生物發生情況
蘋果蠹蛾發生面積減少,危害降低。近年來由于春季凍害、夏季高溫缺水等不利因素給全市蘋果產業發展帶來較大不利影響,一些種植企業及大戶逐步將多年的果園改種成收益更高的玉米或苜蓿等飼草料,造成蘋果種植面積減少,蘋果蠹蛾發生危害面積也相應降低[1]。2023年,吳忠市蘋果蠹蛾發生面積746.6 hm2,與2022年相比呈下降態勢,在利通區扁擔溝鎮和郭家橋鄉危害嚴重,在青銅峽市邵崗鎮、甘城子鄉等部分果園危害以輕度為主,局部偏中,在孫家灘農業園區和同心縣蘋果種植區危害偏輕。
1.2 主要蛀干類害蟲發生情況
1)楊樹天牛。隨著打孔注藥、清理病死樹等措施的加強,楊樹天牛在吳忠市基本得到控制。2023年全市共發生面積300 hm2,與2022年相比呈下降態勢,其中輕度發生200 hm2,中度發生66.67 hm2,重度發生33.33 hm2。危害程度以輕度為主,主要發生在鹽池縣機械化林場、同心縣揚黃灌區、青銅峽市邵崗鎮,以及利通區、紅寺堡區部分鄉鎮農田林網。
2)臭椿溝眶象。吳忠市持續采取樹干綁扎防蟲網和微孔注藥等有效措施,使得臭椿溝眶象的危害得到一定控制[2]。根據監測統計,2023年全市共發生1 326.67 hm2,較2022年相比呈下降態勢,其中輕度發生520 hm2,中度發生500 hm2,重度發生306.67 hm2。臭椿溝眶象在吳忠市區濱河大道、秦渠沿岸等臭椿林地危害嚴重,在利通區、青銅峽市部分鄉村道路危害偏中,在同心縣和紅寺堡區部分鄉鎮危害偏輕。
3)榆木蠹蛾。吳忠市連續3年采取根部埋藥覆膜和打孔注藥等防治技術措施,使得榆木蠹蛾危害逐年減輕。2023年,全市榆木蠹蛾發生面積1 700 hm2,較2022年相比呈下降態勢,其中輕度發生1 280 hm2,中度發生333.33 hm2,重度發生86.67 hm2。在鹽池縣花馬池鎮、高沙窩鎮、大水坑鎮危害嚴重,在紅寺堡區北海林場危害偏中,在同心縣河西鎮、丁塘鎮、王團鎮危害偏輕。
1.3 本地常發性有害生物發生情況
1)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增加。由于退耕還林、人工造林及各種經濟林(文冠果、枸杞)的大面積種植,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逐年增加。2023年,全市林業鼠(兔)害共發生面積4.02萬hm2,較2022年相比呈上升態勢,其中輕度發生2.64萬hm2,中度發生1.15萬hm2,重度發生2 353.33 hm2。在鹽池縣、紅寺堡區退耕還林地是輕度危害,在同心縣張家塬鄉、河西鎮等文冠果和枸杞種植地危害偏中,其他地區只有少量輕度發生[3]。
2)主要食葉害蟲發生面積下降。吳忠市主要食葉害蟲有蚜蟲、紅蜘蛛、卷葉蛾、介殼蟲、斑衣蠟蟬及檸條尺蠖等,2023年全市共發生面積1.67萬hm2,較2022年相比呈下降態勢,其中輕度發生0.9萬hm2,中度發生0.7萬hm2,重度發生700 hm2。檸條尺蠖在紅寺堡區羅山西側危害偏重,在鹽池縣和同心縣部分鄉鎮輕度危害;斑衣蠟蟬在吳忠市區輕度危害,在青銅峽市和利通區部分鄉鎮中度危害;蚜蟲、紅蜘蛛、卷葉蛾、紅癭蚊、木虱等蟲害主要發生在利通區、同心縣和紅寺堡區蘋果、枸杞主產區,危害以輕度為主;其他食葉害蟲在全市各縣(市、區)均有發生,輕度危害[4]。
2 吳忠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
1)近年來,吳忠市人工林面積連年增加,人工林自然調控能力差,自身抗逆性弱,給一些害蟲提供了適宜的生活場所。同時,一些害蟲的自然天敵較少,使其種群數量得以不斷增長。2)吳忠市地處黃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區域,夏季高溫少雨天氣易造成斑衣蠟蟬、枸杞蚜蟲、枸杞癭螨等各類食葉害蟲大面積發生。3)本土樹種楊樹、柳樹、榆樹及臭椿等木質松軟,便于天牛、木蠹蛾、溝眶象等蛀干類害蟲取食危害,再加上這些害蟲的卵、幼蟲、蛹都生活在樹干表皮或地下土層,生活隱蔽、存活率高,防治難度大。4)由于吳忠市鹽池縣、同心縣和紅寺堡區等山沙地區退耕還林政策影響及枸杞、文冠果等人工經濟林種植面積逐年增加,中幼林面積不斷增多,使得林業鼠(兔)害在山沙地區大面積發生。
3 吳忠市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
1)林業鼠(兔)害主要發生在鹽池縣、同心縣和紅寺堡區退耕還林地和山沙造林地,且發生面積較大,其他縣區只有零星發生。2)蘋果、枸杞等經濟林常發性病蟲害發生面積趨于平穩,主要蟲害依然是蚜蟲、紅蜘蛛、枸杞癭螨、紅癭蚊等。3)榆木蠹蛾在鹽池縣和紅寺堡區局部地區發生危害較嚴重,發生趨勢平穩,需進一步加大對榆木蠹蛾的監測防控力度。4)楊樹天牛、溝眶象及斑衣蠟蟬通過綜合治理蟲口密度有所下降,發生危害面積有所減少。5)因大面積平茬檸條,檸條尺蠖在鹽池縣、同心縣和紅寺堡區危害下降,但需要進一步加大監測力度。
4 吳忠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預測
根據吳忠市2023年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結合蟲情發生特點、規律及本地氣候等因素,預測2024年總體發生態勢會略有下降,發生面積約6.0萬hm2。其中,病害發生面積320 hm2,降幅為19.4%;蟲害發生面積1.92萬hm2,降幅為4.9%;鼠(兔)害發生面積4.04萬hm2,降幅為0.5%;林業有害植物發生面積80 hm2,降幅為62.4%。
4.1 重大外來有害生物
蘋果蠹蛾持續擴散。根據2023年蘋果蠹蛾的發生情況及各縣區的防治情況,預計2024年發生面積將會有所上升,約為800 hm2,增幅為7.09%。在利通區扁擔溝鎮、郭家橋鄉和青銅峽市個別鄉鎮危害可能偏重,在同心縣及孫家灘農業科技園區果園危害程度可能仍以輕度為主。
4.2 主要蛀干類害蟲
1)楊樹天牛危害下降。預計2024年楊樹天牛發生面積約為200 hm2,仍將以輕度危害為主,總體發生呈下降態勢,降幅為33.33%。主要危害鹽池縣花馬池鎮、馮記溝鄉,同心縣揚黃灌區,青銅峽市樹新林場,利通區金積鎮,紅寺堡區北海林場等。
2)臭椿溝眶象危害下降。預計2024年全市臭椿溝眶象發生態勢將會略有下降,發生面積約為1 200 hm2,
降幅為9.54%,其中輕度533.33 hm2,中度333.33 hm2,重度333.33 hm2。在吳忠市區濱河大道、秦渠兩岸將以中度危害為主局部偏重,在利通區、青銅峽市各鄉鎮及同心縣揚黃灌區將以輕度危害為主。
3)榆木蠹蛾基本持平。預計2024年發生面積約為1 700 hm2,其中輕度1 000 hm2,中度400 hm2,重度300 hm2。榆木蠹蛾在鹽池縣機械化林場、高沙窩鎮的局部林網預計危害偏重,在鹽池縣大水坑鎮及青銅峽市小壩鎮、陳袁灘鎮等鄉鎮將以輕度危害為主,局部偏中。榆木蠹蛾主要危害道路兩側的榆樹及農田林網的楊、柳、槐等,由于生活隱蔽,防治難度大,存活率高。
4.3 本地常發性有害生物
林業鼠(兔)害略有上升。預計2024年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約為4.04萬hm2,危害程度仍將以輕度為主。主要發生在鹽池縣退耕還林地、同心縣文冠果生態造林地、紅寺堡區枸杞種植地,吳忠市區和其他縣區少量發生。
主要食葉害蟲略有下降。預計2024年主要食葉害蟲發生情況可能呈下降態勢,發生總面積約為1.53萬hm2,降幅為8.38%,其中輕度1.00萬hm2,中度0.53萬hm2。斑衣蠟蟬可能在吳忠市區、利通區和青銅峽市部分鄉鎮以輕度為主,局部偏重;檸條尺蠖將在紅寺堡區、同心縣和鹽池縣以輕度危害為主,局部偏中;蚜蟲、紅蜘蛛、卷葉蛾、紅癭蚊、癭螨等蟲害將在利通區、同心縣和紅寺堡區蘋果、枸杞種植區以輕度危害為主;其他主要食葉害蟲將在全市各縣區均有發生,并可能以輕度危害為主。
5 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對策
5.1 加強監測預報,提高監測能力
以蘋果蠹蛾、榆木蠹蛾、臭椿溝眶象等主要有害生物為重點,充分利用信息素誘捕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膠帶、捕蟲網等各種監測設備,在各類蟲害發生初期及時設立標準地監測點,每個監測點不少于100株樹,隨機抽樣30株樹進行定期監測調查,做好記錄,并采用手機端APP測報信息軟件實時上報監測數據,切實做好及時監測、準確預報、主動預警,為有效防治提供科學依據[5]。
5.2 強化檢疫執法,嚴防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傳播蔓延
在春季綠化造林時期,扎實做好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和苗木復檢工作。抽調檢疫人員深入苗木基地、造林地,嚴格按照苗木檢疫技術規程做好苗木檢疫工作,嚴查苗木“三證一簽”(苗木生產經營許可證、苗木質量合格證、植物檢疫證和苗木標簽),對違規調運、帶疫調運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同時,積極聯合森林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入木材交易市場、裝飾建材城及通信供電企業開展涉木制品檢疫執法行動,推進部門內、部門間和跨行業聯合執法,有效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傳播。
5.3 抓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高無公害防治水平
推廣應用打孔注藥、根部埋藥、微孔注藥、粘蟲膠帶、性誘劑、捕蟲網及太陽能殺蟲燈等多種無公害措施,做好多發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積極應用生物藥劑、仿生藥劑、生物天敵及捕鼠夾等多種無公害措施,做好林業鼠(兔)害的防治工作。
5.4 采取農業防治措施,降低蟲口發生基數
積極發動鄉村、社區和有關單位做好樹木修枝和雜草清理工作,徹底清除樹上的枯枝、病枝和樹下的落葉、枯草等,破壞各類病蟲害的越冬場所。同時,做好城鄉主干道路防護林和鄉村農田防護林的涂紅刷白工作,以達到減少蟲源保護樹木的目的。各類經濟林產業園地也要積極組織人力做好秋冬季的清園、封園工作,全園噴灑石硫合劑,以減少來年病蟲害的防治壓力,達到穩產增收提效的目標。
6 結語
吳忠市近年來由于退耕還林和國土綠化工程的實施,人工造林面積不斷增加,各類林業有害生物大面積發生,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和人居環境。為了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和危害,吳忠市林業部門加強了對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檢疫和防治,重點對全國檢疫性害蟲蘋果蠹蛾、蛀干類害蟲楊樹天牛、臭椿溝眶象、榆木蠹蛾和林業鼠(兔)害及各種多發性食葉害蟲開展了及時監測,并依據危害程度針對性采取了打孔注藥、綁扎防蟲網、纏粘蟲膠帶、布設太陽能殺蟲燈、懸掛誘捕器及噴灑生物藥劑等多種措施開展無公害綜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各類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為保護森林資源安全,維護林業生態平衡,提升當地生物多樣性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碩,孫紅,周艷濤,等.2021年全國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2022年發生趨勢預測[J].中國森林病蟲,2022,41(2):44-47.
[2] 楊云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形勢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9(5):125.
[3] 郭劍兵.淺析吳忠市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及防治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7,37(8):211.
[4] 焦建春.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病因與防控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3):44-45.
[5] 赫傳杰,李加正,王越,等.美國白蛾發生情況及2022年趨勢預測[J].中國森林病蟲,2022,41(1):46-48.
(責任編輯:劉寧寧)
收稿日期:2024-01-11
作者簡介:郭劍兵(1972—),本科,高級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科技推廣和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控。E-mail:gjb5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