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媒體藝術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在產教融合機制下,標準化培養模式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此,本文以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在產教融合機制下,如何構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通過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的探討,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產教融合機制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4.038
在數字化時代,數字媒體藝術作為新興領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和娛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滿足社會對數字媒體藝術人才的需求,建立產教融合機制下的標準化培養模式變得相當重要。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也越來越難以滿足產業的需求。因此,如何構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成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
1 產教融合機制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中的作用
1.1 企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和管理
企業實踐基地是數字媒體藝術應用型人才培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效的企業實踐基地建設和管理可以提供實踐機會和培訓資源,為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良好的管理也可以促進學校和企業的互動合作,增強人才培養與實踐應用之間的聯系,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因此,優化企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是數字媒體藝術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中,產教融合機制的作用不可忽視。首先,企業實踐基地的建設有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學生能夠接觸到真實的項目和工作環境,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趨勢。其次,企業實踐基地的建設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1]。在企業實踐基地中,學生需要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與企業員工進行合作和溝通,學習職業道德和職業禮儀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最后,企業實踐基地的建設還可以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學校可以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和行業的發展趨勢,為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與學校的合作,了解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情況和學生的素質,為企業的人才招聘和培養提供支持[2]。
1.2 產學合作項目的開展和管理
產學合作項目的開展和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交互設計課程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產學合作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開展產學合作項目時,首先,需要建立起產學合作項目的管理機制。這個機制應該包括項目的立項、實施、驗收等環節,以及項目中各角色的職責和權責。這樣可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開展和高效管理。其次,需要注重產學合作項目的實際應用性。交互設計課程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產學合作項目的內容也應該具有實際應用性。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需要注重產學合作項目的跨學科性。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因此產學合作項目的內容也應該跨越不同學科領域。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綜合能力[3]。
2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的構建
2.1 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的構建是當今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在構建過程中,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在交互設計課程的設置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程內容應當覆蓋交互設計的基本概念和技術,同時也應該注重實踐操作的環節,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交互設計的核心技能。此外,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同時也能夠與他人合作完成項目[4]。
2.2 實踐教學和實習管理
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下,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交互設計課程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中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交互設計能力。在實踐教學中,采用了案例教學和項目實踐兩種方法。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了解到優秀的交互設計案例,了解交互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通過分析和討論案例,讓學生掌握交互設計的核心思想和實踐技能。在項目實踐中,學生需要根據實際需求,設計并實現一個完整的交互設計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處理各種實際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5]。
3 產教融合機制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研究
3.1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標準化培養模式設計是為了滿足數字媒體藝術行業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設計。
(1)明確培養目標。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應具備良好的藝術基礎、較高的數字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能夠熟練掌握數字媒體藝術相關軟件、硬件和設備的使用,能夠獨立完成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設計、制作和表現,具備較強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能夠適應數字媒體藝術行業的發展和變化。
(2)設計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應包括基礎理論課程、技能實訓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3個方面[6]。基礎理論課程主要包括數字媒體藝術相關的藝術史、設計理論、數字技術等方面的課程;技能實訓課程主要包括數字媒體藝術相關軟件,硬件和設備的使用,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設計、制作和表現等方面的課程;綜合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實踐項目、實踐教學、實踐考核等方面的課程。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講授、實驗、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2 產教融合機制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模式探究實踐教學的內容主要
實踐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實踐項目的設計、制作和實施等方面。在產教融合機制下,學生可以參與到真實的數字媒體項目中,了解項目的需求和實際操作,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實踐教學的形式包括實驗課、實習和項目實踐等,這些形式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掌握數字媒體技術和藝術創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實踐教學的評價主要針對學生的實踐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更加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
4 結 語
產教融合機制對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交互設計課程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踐教學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未來,隨著數字媒體產業的快速發展,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培養模式也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本文提出的基于產教融合機制的標準化培養模式只是一個初步探索,還需要更多的實踐驗證和完善。同時,還需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深度挖掘數字媒體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更多適應數字媒體產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姿霖.產教融合模式下數字媒體藝術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華東科技,2023(4):130-132.
[2]李松.雙創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設計人才類培養探索[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2,2(18):52-54.
[3]林夢姍.產教融合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實踐[J].公關世界,2023(5):118-119.
[4]王猶建.產學研合作構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J].美術大觀,2010(5):158-159.
[5]楊麗.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踐導向型課程改革與創新研究[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7,28(2):80-85.
[6]桂風嬌.基于工作室培養模式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建設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93(6):84-85.
作者簡介
劉麗萍,博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為新媒體設計。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