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究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于盆腔炎規范化治療中應用的療效。方法:選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民勤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產科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平均分組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0例。實驗組接受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對照組僅接受頭孢西丁鈉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診療前后的炎癥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C反應蛋白(CRP)水平及炎性包塊直徑、盆腔積液深度均降低,且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白細胞介素-2(IL-2)均增高,且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稍高于實驗組(P>0.05)。結論: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應用于盆腔炎患者的規范化治療中具有顯著作用,可改善炎癥反應,緩解其臨床癥狀。
關鍵詞:康婦消炎栓,頭孢西丁鈉,盆腔炎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4.063
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具有反復難愈、性生活后癥狀較明顯等特點,臨床表現多為腹部不適、腰部疼痛、白帶增多等癥狀,若進展為慢性,易增加不孕等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從而對患者心理易產生負面影響。抗生素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改善癥狀,但長期使用易產生耐藥性與明顯的不良反應。頭孢西丁鈉是一種常用抗生素,屬于第二代頭孢類抗菌藥,其可以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達到抑制抗菌活性的作用,效果較好。但臨床用藥后偶爾會有肝腎功能異常、紅斑、腹痛等不良反應,較少單獨用藥。康婦消炎栓有利濕散結、散熱解毒、減輕炎癥的作用,常用于治療盆腔炎等婦科病,效果較好,可降低該病復發率[1]。本文針對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于盆腔炎規范化治療中體現的療效進行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間在民勤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平均分組將患者分至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47歲,平均(33.12±6.3)歲;病程7個月~4年,平均(1.55±0.47)年。實驗組患者年齡20~44歲,平均(33.39±6.32)歲;病程9個月~4年,平均(1.72±0.39)年。患者臨床資料均完備,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患者皆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符合盆腔炎相關診斷標準[2];(2)符合抗生素應用指征;(3)年齡>18歲。
排除標準:(1)存在溝通障礙或意識障礙者;(2)對治療藥物過敏或存在肝、腎功能不全者;(3)具有其他婦科疾病或有其他部位臟器感染者;(4)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頭孢西丁鈉治療,連續用藥1個月。(1)進行盆腔炎基礎治療,同時給予婦科健康指導。(2)為患者使用注射用頭孢西丁鈉(海南中化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 073192,1.0 g/支)治療,注入10 0 mL生理鹽水中后予靜脈滴注,1次/天,1次/6h,劑量為3.0 g。
1.2.2 實驗組
接受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在基礎治療上與對照組相同,同時以康婦消炎栓(葵花藥業生產,國藥準字:Z23022143,2.0 g)睡前塞肛治療,月經結束的后一天開始服藥,1次/天,1粒/次,1個療程持續一周,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療1個月即連續4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炎癥情況。治療前后,收集患者的空腹靜脈血標本,由全自動生化分析機完成血清分離程序,由檢測員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炎癥指標,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C反應蛋白與白細胞介素-2。
(2)炎性包塊直徑和盆腔積液深度。治療前后,通過B超測定炎性包塊直徑和盆腔積液深度,數值越低提示治療效果越好。
(3)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胃疼、腹瀉、皮疹及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通過SPSS 20.0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表示為(x±s),行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n(%)],行χ2檢驗。P<0.05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炎癥情況比較
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炎癥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CRP均下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IL-2數據均升高,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炎性包塊直徑、盆腔積液深度比較
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的炎性包塊直徑和盆腔積液深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包塊直徑和積液深度均下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高于實驗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詳細數據如表3所示。
3 討 論
盆腔炎是一種發病多,與性不良衛生習慣、年齡、性交、流產、免疫力不足、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的婦科炎性疾病,主要發生于女性盆腔腹膜、上生殖道和局部結締組織在內的內生殖器,引起癥狀多為睡眠質量差、精神不佳、月經周期紊亂或痛經、下腹部疼痛發脹等。盆腔炎具有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加上部分患者對疾病缺乏認知,治療依從性不高,導致病情持續進展。若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早期控制,局部存在長時間炎癥刺激,將會大幅增加患者不孕、積液、包塊形成等風險,加大治療難度[3]。
盆腔炎的治療要點一般為清除病原體、緩解臨床癥狀。目前臨床主要使用頭孢西丁鈉治療,采用靜脈或肌注的給藥方式吸收快,藥物成分中的7-甲氧基可較好耐受β-內酰胺酶,可以結合細菌中的青霉素結合蛋白,抑制促進細菌細胞分裂的細胞壁生物合成,實現殺菌的效果,具有緩解盆腔炎腹部墜脹、酸痛等癥狀的作用。但無法徹底解決細菌滋生問題,后期易發展為慢性盆腔炎,因此臨床上多通過大量抗生素以及聯合用藥加強療效。另外,康婦消炎栓是用于盆腔炎治療的常見中醫栓劑,中藥成分主要有敗醬草、紫草、穿心蓮、地丁、蒲公英、苦參等,方中敗醬草能解毒清熱、排膿散瘀;穿心蓮、地丁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蒲公英可消癰散結,兼利尿消炎;紫草能活血、解毒;苦參可以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康婦消炎栓具有止痛理氣、清熱解毒等功效。有現代研究證實,康婦消炎栓具有消炎、改善局部微循環等作用,具有較好的廣譜抗菌效果[4]。且患者可自行使用,用藥方法簡單。但目前臨床關于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在盆腔炎規范化治療中的療效分析的報道相對較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的患者TNF-α、CRP均低于單頭孢西丁鈉治療的患者,而IL-2水平高于單一治療的患者,這與李琴琴[5]的研究結果具有相似性,說明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能夠改善盆腔炎患者的炎癥反應情況。分析其原因在于:盆腔炎病灶位于盆腔,由于女性生理解剖位置特殊,直腸靠近宮腔及其附件,塞肛的用藥方式可使藥物成分進入直腸黏膜,之后先從腸內、肛門部位靜脈進入髂內靜脈,經由下腔靜脈可較快速起效于病灶部位,從而使局部藥物療效佳、作用時間久,與頭孢西丁鈉的不足形成互補,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研究結果表明,經過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后,患者的炎性包塊直徑和盆腔積液深度顯著降低,這與吳帥[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控制炎癥、緩解癥狀。原因可能為康婦消炎栓可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微循環,血液微循環改善可促進病變部位更高效地吸收抗生素,使藥物成分充分產生作用,加強療效;頭孢西丁鈉和康婦消炎栓均具有較好的消炎作用,可促進炎性包塊的吸收,改善炎癥相關癥狀,如積液、腹部疼痛等。本研究中,經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不顯著,提示聯合使用該兩種藥物后,仍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綜上所述,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消炎栓在盆腔炎規范化治療中可以達到重要作用,可控制其炎癥反應,緩解疾病癥狀,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唐登鳳,鄔小龍,應潔敏,等.康婦消炎栓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慢性盆腔炎所致疼痛的臨床研究[ J ] .世界中醫藥,2022,17(21):3074-3077.
[2]趙麗莎, 金鑫, 陳必良,等.超聲、M R I檢查對女性盆腔炎性腫塊的診斷價值分析[ J ] .中國C T 和M R I雜志,2021,19(9):125-127.
[3]田晶,李丹,翟飛.康婦炎膠囊聯合頭孢地尼對慢性盆腔炎患者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22,14(5):92-95.
[4]趙紅玉,熊楓, 劉新敏.康婦消炎栓聯合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系統評價和M e t a 分析[ J ] .世界中醫藥,2022,17(22):3180-3188+3199.
[5]李琴琴,延佳佳.頭孢西丁鈉聯合康婦炎膠囊治療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8):108-110.
[6]吳帥.頭孢西丁鈉聯合米諾環素治療急性盆腔炎臨床效果及對炎癥因子水平影響[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3,31(2):297-301.
作者簡介
王春霞,專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婦科常見病及慢性病的診治。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