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究對急性闌尾炎手術患兒應用標準化疼痛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自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在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的80例患兒,應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兒應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患兒應用標準化疼痛護理,對比兩組患兒術后不同時間的疼痛程度、出現術后并發癥概率、術后恢復情況。結果:研究組患兒在術后6 h、12 h、24 h和48 h的疼痛評分更優(P<0.05);研究組患兒出現術后并發癥概率更低(P<0.05);研究組患兒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更短,術后恢復情況更優(P<0.05)。結論:對急性闌尾炎手術患兒應用標準化疼痛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術后疼痛問題,降低患兒在手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加速患兒康復,應用效果顯著,可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標準化疼痛護理,小兒急性闌尾炎,應用價值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4.067
小兒闌尾炎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是小兒外科中常見的急腹癥之一,主要癥狀為轉移性下腹痛,最開始疼痛位于患兒的肚臍周圍或上腹部,在數小時后,可轉移到右下腹部,疼痛感為持續性腹痛,此外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發熱和腹脹等[1]。小兒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患兒在手術治療后,可能出現切口感染、術后疼痛等,會影響患兒的手術治療效果,尤其是術后疼痛問題,還會影響患兒的睡眠質量,對患兒的術后恢復產生阻礙[2]。所以,為了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加速患兒的術后康復,除要進行高水平的疾病治療外,還需要配合科學地護理,才能促進患兒的術后康復。加強患兒的疼痛護理管理有著深遠意義,能夠降低患兒的疼痛感,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加速患兒康復。在本次實驗中,選取自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在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的80例患兒,探究在對急性闌尾炎手術患兒應用標準化疼痛護理的應用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在蚌埠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的80例患兒,應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患兒男∶女為25∶15,最小年齡2歲,最大年齡9歲,平均年齡(4.31±2.25)歲;研究組患兒男∶女為24∶16,最小年齡2歲,最大年齡10歲,平均年齡(4.57±2.6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納入標準:(1)符合小兒急性闌尾炎診斷標準者;(2)患兒有基本的溝通和表達能力;(3)明確本次實驗內容且自愿參與者;(4)基本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1)有血液系統疾病患兒;(2)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患兒;(3)治療前1個月進行抗病毒治療患兒;(4)有腹腔手術治療歷史患兒;(5)有消化系統疾病患兒;(6)難以配合本次實驗患兒。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常規護理方法在對照組患兒中應用,患兒入院治療后,護理人員對患兒的病情和基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評估,指導患兒進行術前檢查并做好手術準備。術后觀察患兒的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變化,為患兒提供用藥、飲食等方面的指導[3]。
1.2.2 標準化疼痛護理
標準化疼痛護理在研究組患兒中應用,具體為:(1)由臨床主治醫生、護士長和護理人員組成標準化疼痛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均需要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對患兒的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搜集患兒的基礎資料,了解患兒的疼痛情況,術前了解患兒的疼痛歷史,評估患兒的心理情況,為后期疼痛護理工作的優化和完善提供基礎,以最大化發揮標準化疼痛護理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制定疼痛評估表格,制定護理計劃,在后期護理工作中嚴格按照標準化疼痛護理計劃對患兒實施護理;(2)急性闌尾炎發病較為突然,大多數患兒會由于存在急性腹痛而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兒的心理干預,疏導患兒的負面情緒[4];(3)將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疼痛評估量表安置在患兒及其家屬可以接觸到的位置,向其講解疼痛評估量表的有效使用方法,指導患兒準確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提高患兒對疼痛的正確認知,且具體護理時依據VAS疼痛評估量表的評分對疼痛護理方案進行優化和完善;(4)加強對患兒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向患兒及患兒家屬講解緩解疼痛的有效方法,鼓勵患兒主動參與到疼痛管理中,針對疼痛感耐受性較差的兒童,通過心理暗示、調整體位、播放舒緩音樂、加強語言溝通等方式來緩解術后疼痛感,并指導患兒有效咳嗽方法,以緩解患兒咳嗽時的疼痛問題,盡可能緩解牽涉痛對患兒的影響;(5)遵醫囑使用鎮痛藥物來緩解患兒疼痛,在使用前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鎮痛藥物作用、應用后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鎮痛藥物應用后的注意事項,以提高患兒及家屬的護理配合度。
1.3 指標觀察
(1)分別在患兒手術后的6 h、12 h、24 h和48 h使用VAS疼痛評估量表對其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分數區間在0~10分,分數越高,疼痛情況越為嚴重。
(2)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粘連性腸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膿腫和腹腔出血為主要記錄內容。
(3)觀察兩組患兒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和排便時間,計算并對比平均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t 檢驗,以(x±s)表示,計數數據用χ2檢驗,以n(%)表示,對比組間差異P <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兒術后不同時間的疼痛程度
研究組患兒在術后6 h、12 h、24 h和48 h的疼痛評分相比對照組更優,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兒出現術后并發癥概率
研究組患兒出現術后并發癥概率更低,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兒術后恢復情況
研究組患兒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更短,術后恢復情況更優,P<0.05,詳細數據見表3。
3 討 論
闌尾處于人體的右下腹,起始端在盲腸的根部,是一個基本退化的器官組織,小兒闌尾呈現漏斗狀,基部較寬,有4~8 cm長,小兒闌尾會隨著兒童年齡的成長向左后方移動。麥氏點也就是闌尾點,在肚臍和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外三分之一位置,兒童出現急性闌尾炎時,會首先在這一位置出現明顯壓痛感。可以將闌尾比作水管,在闌尾出現堵塞時,闌尾內的壓力會增高,阻礙闌尾的正常血運,為細菌的繁殖提供溫床,這是小兒急性闌尾炎出現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患兒有腸道其他部位的感染問題,可能波及闌尾組織,增加患兒闌尾炎的患病率[5]。患兒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時,細菌也會通過血液循環抵達闌尾位置,繼而誘發闌尾炎;神經支配因素也可能引起兒童急性闌尾炎,患兒精神緊張會影響闌尾的支配神經,繼而引起血管痙攣,引發闌尾炎,這也是在考試期間或開學時小兒闌尾炎患者增多的原因。兒童出現急性闌尾炎時,會表現為持續性腹部疼痛,疼痛時間大多會超過2 h,在持續數小時疼痛后,患兒闌尾化膿,刺激患兒腸道,患兒或可出現嘔吐、發熱、食欲減退,還可能會出現腹瀉。發病后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但是術后疼痛問題對患兒來說是一大挑戰,會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6]。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患者術后疼痛感的護理,標準化疼痛護理能夠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在不同時間對患兒進行疼痛評估,將疼痛評估方法講解給患兒及其家屬,能夠讓其參與到疼痛護理管理工作當中,幫助患兒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疼痛度,也能為護理人員的疼痛護理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不僅能緩解患兒的術后疼痛問題,還能提高患兒的治療舒適度。在本次實驗中,常規護理方法在對照組患兒中應用,標準化疼痛護理在研究組患兒中應用,在分析實驗數據后發現,研究組患兒在術后6 h、12 h、24 h和48 h的疼痛評分更優,可見對急性闌尾炎患兒實施標準化疼痛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兒的術后疼痛感,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研究組患兒出現術后并發癥概率更低,可見標準化疼痛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兒在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等并發癥概率,更有利于患兒的術后康復。研究組患兒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更短,術后恢復情況更優,可見標準化疼痛護理能夠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改善患兒的術后恢復情況。
綜上所述,在小兒急性闌尾炎手術患兒中應用標準化疼痛護理對緩解患兒術后疼痛問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加速患兒康復等方面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江美賢.基于家屬參與的非藥物護理措施對急性闌尾炎患兒術后疼痛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2,9(10):1845-1847.
[2]戴菲菲,楊芳.探析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5):622-623.
[3]楊春霞.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6):361-362.
[4]羅營營.規范化疼痛護理干預在小兒闌尾炎術后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臨床醫刊,2020,33(4):328+309.
[5]王甲榮.人性化護理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疼痛影響分析[J].人人健康,2020(12):179.
[6]穆克熱姆·依拉吉.規范化疼痛護理干預在小兒闌尾炎術中的應用及價值分析[ J ]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5):300+303.
作者簡介
盧晨晨,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急性闌尾炎疼痛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