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標準化模擬實訓教學模式在急診科實習生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參與急診科實習生護理教學的實習護生78名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9名)、標準化模擬實訓教學組(39名),對比臨床教學效果。結果:教學4周后,標準化模擬實訓教學組的護理理論掌握分數、學習積極性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急救護理技術掌握評分、應急能力及處理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臨床教學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標準化模擬實訓教學模式用于急診科實習生護理教學,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可顯著提高學生相關知識技能掌握水平,值得推廣。
關鍵詞:標準化模擬實訓教學,急診科,實習,護理教學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4.052
急診科收治的患者常病情危重、緊急,有生命危險,對急診醫療技術及護理水平的要求較高[1]。若急救護理不當,極有可能導致不良結局,需要引起臨床重視[2]。開展標準化臨床護理教學活動,是促進急診科專業護理人才培養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3]。臨床常選用護生與護師一對多實習帶教及集體理論培訓的方式進行實訓,護生學習較被動,難以保障護生在實訓中得到了充分鍛煉和知識吸收。部分臨床教學中選用標準化病人進行實踐模擬訓練教學,標準化病人是經過專業訓練、模擬真實病人的演繹人員,但目前各院校對標準化病人的運用缺乏規范。故本研究結合標準化病人,探討更規范的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模式,期望能更好地幫助培養臨床實操型醫護人才。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選取2 0 2 2年參與急診科實習生護理教學的實習護生78名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常規教學組,男10名,女29名,年齡范圍24~27歲,平均(26.17±1.25)歲。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組,男11名,女28名,年齡范圍24~26歲,平均(26.19±1.31)歲。
納入標準:(1)全日制臨床護理專業本科護生;(2)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急診科實習護理教學者。排除標準:(1)教學期間請病假、事假,不能完整參與教學實驗者;(2)在外進修學習,無法參與者。
1.2 方法
1.2.1 常規教學組
總教學老師介紹科室環境、急診科診療工作流程、實習生管理制度、急診科實習計劃、急診科學習清單,根據科室教學大綱安排實習護理教學。總教學老師制定課時數,計劃每周三下午進行急診科護理理論教學,其他時間與臨床帶教老師進行臨床護理技術操作教學,以及具體管理工作、考試及考核等,由急診科教學組長和教學護士長負責進行。共教學4周。
1.2.2 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組
(1)教學準備階段。帶教老師制作急診科護理教學內容PPT,選取典型病例資料,創作案例劇本。參照標準化病人培訓大綱,根據急診科標準化病人志愿者評估標準,準備急診科標準化病人,錄制標準化病人表現及急救視頻,并選拔4名協助人員,2名負責護理教學活動情況,另外2名負責考核。
(2)標準化實踐模擬臨床教學階段。①采用多媒體理論授課,如應用PPT闡述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框架,展示病例資料,并結合病例及標準化病人視頻的演繹,分解教學急診科護理理論知識、技能。引導實習護生學習急診科標準化病人疾病類型、發病機制、臨床診斷、應急處理、急救技術、護理方法等內容。②模擬標準化病人,再現臨床場景。教學老師應提前協商并安排準備好的教學場地進行情景實訓,將護生按照每組4~5人的規模進行分組,角色由組內抽簽決定。每組依次詮釋兩個情景,每組輪流扮演醫生、標準化病人與家屬角色,帶教老師親身示范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后,兩組互換情景輪流練習,期間教學老師通過語言、肢體暗示等方法,對實習護生的操作進行指導,若有錯誤,及時進行糾正。
(3)總結階段。由演繹標準化病人的護生針對自身舒適度、護患溝通能力、問診技巧等方面進行點評;教學老師針對實習護生的應急處理能力、學習積極性、急診科護理理論知識掌握情況、急救技術等方面進行點評,總結要點知識。
1.3 評價標準
教學4周后比較兩組護理理論掌握分數、學習積極性評分、急救護理技術掌握評分、應急能力及處理水平評分、臨床教學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用SPSS 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行t 檢驗。若P<0. 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教學前、教學4周后的護理理論掌握分數、學習積極性評分對比
教學4周后,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組的護理理論掌握分數、學習積極性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教學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兩組教學前、教學4周后的急救護理技術掌握評分、應急能力及處理水平評分對比
教學4周后,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組的急救護理技術掌握評分、應急能力及處理水平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教學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兩組教學前、教學4周后的臨床教學滿意度評分對比
教學4周后,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組各項臨床教學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常規教學組對比,P<0.05,詳細數據見表3。
3 討 論
目前,急診科就診患者人數較多,病情復雜程度高,對急診科護士的各項能力要求非常高。對于急診科護士而言,只有具備專業的急診科護理理論知識,具備各項急診急救技能,同時具有應急處理能力以及臨床醫學思維,方可及時、有效處理急診科的各項護理服務工作[4]。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階段參與實習教學,是培養綜合護理能力、崗位勝任力的重要途徑[5]。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質量更高的護理教學模式,值得關注。但常規的護理教學模式下,實習護生的學習比較被動,對急診科理論知識、技能的學習興趣度比較低,無法設身處地體會急診科患者的護理需求,缺乏急診科各項技能的鍛煉,整體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6]。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模式重在規范化應用標準化病人來實施實訓教學,能夠為不同的護士提供統一的標準,以更科學、全面的方式指導急診科實習生護理教學工作。其規范化重點是在急診科的實習護理教學準備階段,根據統一的標準選出標準化病人[7];教學階段在指導、考評人員的協助下,利用典型的病例資料,使實習護生共同參與演繹,沉浸在模擬出來的急診科實際工作流程中,體會不同角色的感受,能夠優化傳統教育中的被動學習,增強學習積極性,也能使護生能根據標準化病人的癥狀表現,利用理論知識進行護理評估與診斷,并能夠應急處理,促使其急救護理技能、臨床醫學思維得到鍛煉[8]。
研究結果顯示,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后,有關教學效果的各項指標更佳(P<0.05),這也驗證了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模式用于急診科實習生護理教學,效果更好。綜上所述,將標準化實踐模擬教學模式,用于急診科實習生護理教學,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王婉芳,賴祥琴,楊杏秋,等.實例警示教育結合標準化溝通模式在基層醫院急診護生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8):149-152.
[2]谷一梅,梁麗娜,馮小婷.標準化流程結合臨床實境教學模式在重癥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7(4):19-21.
[3]俞瑩鈺,楊紅,賈笑天,等.標準化病人應用于婦產科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效果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2,9(21):112-114.
[4]饒澤珍,何素蘭,艾慧.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下的情景模擬教學方式對急診科護士教學效果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5):2706-2709.
[5]金三麗, 路潛, 龐冬,等. 基于標準化病人的“脛骨骨折”情景模擬教學案例的開發與評價[J ].中國護理管理,2021,21(7):1064-1068.
[6]張力,戴榕娟,羅丹,等.標準化傷員在軍隊醫院門急診護士災害救援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20,19(10):85-86.
[7]楊海妮,蘇曉麗,李興珍.臨床路徑在急診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心理月刊,2019,14(13):140.
[8]閆春梅, 張浩楠. 學生標準化病人聯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急救護理實訓中的應用[ J ] .中國現代醫生,2023,61(27):119-122.
作者簡介
余瀟,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護理教學。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