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元
(山西德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為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汽車工業發展的重心已然發生改變,發展具有節能減排的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新的趨勢。新能源汽車有助于節能減排、生態低碳,具有明顯的環保優勢,對于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未來世界汽車產業的必然選擇,對我國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有著很重大的意義。
2.1.1 人口現狀
截至2023 年,繁峙縣常住人口約為25 萬人。
2.1.2 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到2023 年末,全縣機動車保有量42000 輛,新能源車輛總量達到588 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60 輛,出租車36 輛,小型新能源私家車492 輛。
千人機動車擁有量達到168 輛/千人,汽車的千人擁有量達到100 輛/千人,在中小城市中尚處于中等水平。2023 年繁峙縣擁有新能源汽車量統計如表1 所示。

表1 2023 年繁峙縣擁有新能源汽車量統計
2.1.3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充電站、分散式充電樁)發展現狀
(1)分散式充電樁。目前,繁峙縣充電基礎設施主要有3 處分散式充電樁。其中一處位于縣城南部“三館一院”停車場,有2 個充電樁;一處位于杏園鄉供電所的4 個充電樁,另一處位于憨山景區停車場的15 個充電樁。
(2)充電站。目前,繁峙縣沒有充電站。
2.2.1 充電樁的建設前投資和建成后收入不成正比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尚處在發展初期,因此會面臨一些問題,例如,充電樁安裝數量過少、服務半徑過大,導致許多新能源汽車無法及時進行充電;即便找到了充電樁,也因為設備不匹配而影響充電效果。新能源汽車作為新型產業,由于技術不完善、設備不統一等問題,導致現有充電樁被閑置廢棄,且在發展初期對充電樁進行投資,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可充電樁卻逐漸遭到廢棄,收入效益難以彌補建設前的投資[1]。
2.2.2 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急需完善
充電樁(站)的建設需要供電、自然資源等各個相關部門的配合。其中,中心城區對電力保障要求高,對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施進行增容,將增大所在區域電力負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跟不上充電網絡的建設需求,建設充電樁的地方,周邊附屬設施普遍需要電力擴容,尤其在用電量較大的區域建設充電站須進行電力擴容。
2.3.1 完善管理政策,鼓勵多方投資投入充電樁
根據相關規定制定和管理政策,確保政策發布及時有效。同時,政府提高效率,簡化充電樁審批流程設立專項資金,從多方面給予資金支持。鼓勵省、市、縣政府建設充電樁基礎設施,對參與充電樁的投資建設,給予相關扶持。
加強對用戶體驗的重視,充電樁安裝位置滿足新能源汽車就近充電的需求,充電樁的使用效率就有了明顯提升,進一步提高自助充電的便利性。
放開市場,讓社會各種資源都能參加和嘗試,解決充電設施建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中選擇適應市場的模式去推廣。
2.3.2 將電網建設納入充電樁規劃建設中
針對供電跟不上充電網絡的建設需求,規劃布局時與電力部門進行協調,將充電站布局和規劃納入城市電網的規劃和發展中,提高充電站的穩定和安全性[2]。
規劃范圍為繁峙縣行政轄區范圍,總規劃面積約為2372.59km2。
規劃期限:2023—2035 年,規劃基準年2023 年。其中規劃近期2023—2025 年;規劃遠期2026—2035 年。
3.2.1 充電站規劃選址基本原則
具體如下:①充電站分布應綜合考慮新能源汽車類型及保有量,合理確定充電站規模,并充分利用交通、供電、排水、消防等公用服務設施。②充電站選址應充分考慮本區域的輸配電網現狀,與配電網規劃和建設密切結合,滿足供電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③城市間的充電站選址應滿足城市間長距離行駛的充電需求。④充電站選址應符合電動汽車充電站服務半徑的要求。⑤充電站點布設應充分考慮電動汽車的續航時間、能量密度、充電速度等技術指標及其發展趨勢[3]。
3.2.2 分散充電設施規劃選址基本原則
具體如下:①新建地塊應建設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或者預留分散充電設施建設條件等的用地。②已建地塊應根據實際需求建設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實施條件較為困難的地塊,宜在地塊周邊發展公用充電設施[4]。
3.2.3 充電站(樁)建站規模與選址標準
(1)充電站規模宜按以下標準劃分為3 類:大型充電車位在16 個以上;中型充電車位在8~16 個;小型充電車位在8 個以下。
(2)充電站類型包括公共充電站、專用充電站。
公共充電站:為社會電動汽車服務的充電站。公共充電站設置宜大、中、小相結合,以小型充電站為主。充電車位為8 個以下的充電站,宜均按小型電動汽車配置。
專用充電站:為企業內部電動汽車設置的充電站[5]。
3.3.1 充電站布局規劃
(1)汽車保有量發展預測。①公交車預測。繁峙縣公交車擁有量預測按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的規劃擁有量,中、小城市每1200~1500 人一輛標準車。公交車發展主要是集中在縣城,結合公交車擁有量情況,根據“七普”結果,2020 年縣城鎮人口為12.7 萬人,由于近幾年人口處于下降趨勢,根據國家新出臺的“三胎”政策,預測2035 年縣城規劃人口基本保持不變,為12.7 萬人,公交車數量為85 輛。②出租車預測。繁峙縣出租車擁有量預測按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1 輛。2035 年繁峙縣規劃人口為25 萬人,則2035 年出租車數量為250 輛。③私人汽車。私人汽車預測千人私家車擁有量將達到200 輛。2035 年繁峙縣規劃人口為25 萬人,則2035 年私人汽車擁有量為5 萬輛。④城鄉客車預測。根據調查,現狀城鄉客車有20 輛,近幾年每年增長量在5 輛左右,因無相關規定城鄉客車單位擁有量,因此按照近幾年增長率進行預測,取每年增長值為5 輛,則2035 年為60 輛。公交車、出租車等車輛擁有量預測如表2 所示。

表2 公交車、出租車等車輛擁有量預測
(2)電動汽車保有量發展預測。依據國家、山西省最新制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在公共服務領域新增或更新的車輛中,新能源汽車不低于20%,在全縣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并重點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等公共領域以及私人車市場。規劃2035 年各領域新能源汽車占比例。
新能源公交車≤100%;新能源出租車≤100%;新能源公共機構、機關公務用車≤50%;新能源私人汽車≤50%;新能源城際客車≤50%,城鄉客車≤50%。新能源汽車擁有量預測如表3 所示。

表3 新能源汽車擁有量預測
動汽車發展規模依據國家及忻州市地方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廣實施方案,結合繁峙縣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預測2035 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規模為2.54 萬輛。
(3)充電站(樁)發展規模預測。為保證充電站規模及效益,同時按照最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工程技術標準》(DBJ04/T 398—2019)規定,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等建設或預留建設充電設施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分別為100%、10%、15%、15%[6]。
每2000 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建一座公共充電站。
2035 年充電站發展規模設置為11 座。其中,中心城區1 座,中心城區外圍各鄉鎮共10 座充電站,這10 座充電站分別布局在縣域各鄉鎮(砂河、大營、平型關3 個鎮;光裕堡、下茹越、東山、金山鋪、集義莊、巖頭、神堂堡鄉7 個鄉)政府所在地結合大中型停車場或國家電網各設置一座。表4 為規劃全縣充電站布點情況。

表4 規劃全縣充電站布點情況
充電站應與公交汽車停車場、社會停車場、加油站一并共同建設,且充電站的選址布局、用地性質也應符合《繁峙縣國土空間規劃》用地的要求(數據參考山西省已有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
3.3.2 換電站布局規劃
中心城區外圍下茹越鄉新建1 座重卡換電站。
3.3.3 分散充電樁布局規劃
依據《繁峙縣國土空間規劃》,結合充電樁選址原則和服務半徑等因素,規劃充電樁主要布局在公共停車場、公園廣場、大型商業設施廣場、商務寫字樓前、醫院、文化中心等公共設施停車場,居住小區、風景區停車場等位置并靠近配電站。
本次規劃充電樁規模如下:中心城區發展規模:規劃期末中心城區公共充電樁數量為19 處;其中三館一院停車場現狀有2 個充電樁、國家電網杏園鄉供電所現狀有4 個充電樁,其余新建公共充電樁主要結合社會公共停車場、各大公共建筑停車場布置,新建小區直接配建不低于15%的充電基礎設施,并預留100%的充電基礎設施。
除中心城區外各鄉鎮分散充電樁規模:繁城鎮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共22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3 個,共66 個;砂河鎮規劃及保留公共充電樁數量共7 處,其中憨山景區停車場為現有停車場,保留充電樁15 個,新規劃6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3 個,共33 個;大營鎮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7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3 個,共21 個;平型關鎮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4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3 個,共12 個;光裕堡鄉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2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2 個,共4 個;下茹越鄉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2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2 個,共4 個;東山鄉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13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2 個,共26 個;金山鋪鄉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1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2 個,共2 個;集義莊鄉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1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2 個,共2 個;巖頭鄉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為1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2 個,共2 個;神堂堡鄉規劃公共充電樁數量1 處,每處設置充電樁2 個,共2 個;合計174 個。
本規劃建議有條件的行政村或中心村可以考慮設置充電樁,滿足充電需求。
新能源汽車能夠發展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可以減少空氣中的污染含量,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越發的嚴重。因此,對于減少環境的污染是目前我國在經濟建設中刻不容緩的。對于公共公交車,出租車可以以電動充電的方式來進行,新能源汽車普遍的推廣以及充電樁的建設不僅可以改善環境的污染,還有利于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