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授權量突破3萬件,自主選育品種占比近94%。
◎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共同印發《國家南繁硅谷建設規劃(2023—2030年)》,提出要努力把南繁硅谷建成國家級種業創新基地、種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種業科技國際合作大平臺和種業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
◎世界屋脊的瀕危牛種——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在重慶市云陽縣成功克隆。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雪域高原瀕危牛種,也是我國西南地區第一次誕生克隆牛。
◎在中國海油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全國首個液化天然氣冷能養殖示范項目正式出魚。該示范項目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我國液化天然氣行業在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交通運輸部發布《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輛選型技術要求(試行)》,明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適配車輛為車身長度在4.8~9.0米的客車,并對行李艙及車內物品存放區提出相應要求。
◎國家疾控局等12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消除麻風危害可持續發展規劃(2024—2030年)》,明確到2030年,實現全國麻風患病率大于1/10萬的縣(市、區)數為0,麻風患者完成治療時新發生2級畸殘比為0。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糧食烘干中心成套設施裝備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點實施方案》,加快推廣糧食烘干中心成套設施裝備,提高糧食產后處理社會化服務水平。
◎河南省首例克隆羊“小龍”在寧陵縣豫東牧業實驗基地出生,各項指標發育正常,填補了河南省沒有克隆羊的空白。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4年吉林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通知》,重點推廣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農作物126個主導品種,確定吉林省農業十大重點主推技術和75項主推實用技術。
◎江蘇省首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土地經營權流轉線上交易服務規范》獲批作為地方標準在江蘇省射陽縣正式發布。
◎湖南省商務廳、農業農村廳發布《2024年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湖南省計劃引進1000家以上湘商回歸新注冊企業,引入湘商到位資金5000億元以上。
◎福建省依托衛星定位監控平臺開發建制村通客車核查功能,加強農村客運服務的管理和監管,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可靠的出行服務。
(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