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
洪澇災害后可栽插種用甘薯,或栽插附加值高的食用甘薯。種用甘薯包括淀粉型、食用型、菜用型等品種,可用于下年度甘薯育苗。其中,淀粉型品種可選用贛薯3號、商薯19等;食用型甘薯品種可選用普薯32(西瓜紅)、贛渝3號(水果薯)、心香等;菜用型甘薯品種可選用福薯18、贛菜薯1號、薯綠1號等。洪澇災害后搶栽食用甘薯,則要盡量選擇生長期短、經濟價值高且暢銷的紅黃心品種,可選擇心香、龍薯9號等品種。
二、栽插時期
甘薯4月上旬至8月中旬都可栽插(最晚8月20日),越早栽插,甘薯產量越高。7月下旬至8月中旬栽插,仍能獲得較高產量,可較好地發揮甘薯的救災作用。
三、田間管理技術
1.洪澇災害發生前已栽插薯苗的大田,若淹水時間未超過72小時,則水退后應盡快做好清溝、排水、降漬工作,必要時進行中耕、培肥、培土,以減少洪澇災害對甘薯產量的影響;對于淹水時間過長、薯苗已經腐爛的田塊,則應重新栽插。
2.種苗來源??蛇x擇生長正常的紅薯田,就近采集蔓頭苗;或從有資質的育苗企業調運種苗。
3.種苗量。每畝秋薯田需20~25厘米長的蔓頭苗4000~4500株。若采用埋藤法,則需50~60厘米長的藤蔓1500條。單條藤蔓越長,所需藤蔓數就越少。
4.栽插方法。采用倒“7”形栽插法或埋藤法,以減少高溫干旱天氣對薯苗成活率的影響,且有利于多結薯。在薯苗萌發出新芽前,盡可能保持土壤濕潤,必要時可澆水或灌水保苗。
5.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栽插前旋耕土壤,然后每畝用30%辛硫磷微膠囊懸浮劑500克和10%噻蟲嗪微膠囊懸浮劑300克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以防治地下害蟲。施藥后立即起壟,并盡快栽插,同時澆水或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栽插后3天,噴封閉型除草劑,可每畝用精異丙甲草胺60毫升兌水30公斤全田噴霧,以預防雜草。
6.肥水管理?;试谕寥佬笆┯茫擅慨€施硫酸鉀型復合肥20~30公斤或甘薯專用肥40~50公斤。有條件的種植戶,可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每畝施氮、磷、鉀含量各7%,有機質含量60%的有機肥200公斤以上。中期注意施膨薯肥,可待薯苗生長40~50天時,觀察田間薯苗長勢長相,酌情增施硫酸鉀,一般每畝施15~30公斤。后期若發現薯苗早衰,可增施葉面肥,每次每畝可用150~200克磷酸二氫鉀配成0.3%的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10~15天后,可酌情再噴施1次。整個生長期注意保持土壤相對含水量在60%~70%,避免高溫干旱造成薯塊粗纖維含量增加,影響薯塊口感和商品性。
7.適時收獲和儲藏。食用甘薯栽插后70~110天就可上市銷售,種用甘薯一般在霜降前收獲并及時入窖儲藏。
(江西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吳問勝" "蘭孟焦" "郵編:3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