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俊 邱天瀾 李大同 楊菁 施藶蕓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澳門經濟發展背景、現狀以及澳門在新經濟時代的投資、消費、失業、通脹等數據構建高質量經濟運行指標,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對比澳門經濟發展變化趨勢,通過引入免費經濟理論研究澳門經濟發展路徑,將免費經濟策略應用在博彩、旅游、金融等產業中,以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澳門經濟發展動能和綜合實力,為澳門經濟發展提供創新路徑,推動澳門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 澳門經濟增長; 免費經濟 ;經濟質量發展指數測算;消費提質
本文索引:徐嘉俊,邱天瀾,李大同,等.<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9):-168.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5(a)--04
1 澳門經濟發展的背景
澳門經濟特區背靠中國,以“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國家發展戰略為支撐,借助珠三角九市的長處引領大灣區經濟發展,在對外開放中發揮得天獨厚的優勢。澳門特區政府制定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以推進經濟多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重點發展目標包括對綜合旅游休閑業、現代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規劃部署,以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澳門經濟發展動能和綜合實力。
2 新經濟時代澳門經濟現狀
新經濟時代,澳門為促進經濟高質量平穩發展,形成優質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將消費提質擴容作為引領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重新激發本地產業發展動能。
2.1 整體經濟趨勢
受國際大環境影響,澳門的社會、市場、產業經濟的生產及銷售秩序受到干擾。由圖1可見,2019—2022年澳門實際生產總值同比增長呈現下降態勢,產業規模縮減,旅游及其他相關產業生產收入大幅降低。
澳門產業發展動能部分依靠投資活動的帶動,其主要呈現兩個特征(圖2):一是主要依靠私人投資,二是周期性波動。隨著部分由私人投資的大型旅游娛樂設施和樓宇的建設完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益逐漸降低,澳門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下滑嚴重,在這個產業亟待動能恢復的冷靜期,投資也成為一大問題。
2.2 產業運營形勢
澳門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見圖3),其中旅游產業的衰退直接影響博彩業和金融業等相關產業發展。受國際大環境和各地政府通關限制政策的影響,澳門入境旅客數量銳減,酒店入住率降低、零售業銷售額下跌,致使澳門各大產業生產活動和經濟狀況不佳,居民消費也出現實質同比下跌的情況。
2.3 民生消費水平
澳門企業為降低2019—2022年營運成本,被迫實行裁員減薪政策,使當地居民和勞工在就業和薪資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澳門整體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在此期間達到峰值(圖4)。
消費降級致使當地居民生活滿意度降低, 如何在新經濟時代持續性發展澳門民生建設,需要政府和企業協力推進工作,加快新經濟時代各大產業發展進程。
3 澳門宏觀經濟2019年與2022年前后對比
3.1 澳門經濟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基于澳門經濟發展分析,本文構建了科學的經濟運行指標和高質量運行指標,對澳門經濟質量發展進行評價。
3.2 數據選取、處理與測算
本文采用2019年與2022年澳門特別行政區相關數據,測算澳門地區2019年與2022年地區經濟發展總指數和分指數,測算數據來源于《澳門統計年鑒》《CEIC數據庫》《world bank》、澳門經濟普查局等,經濟質量評價指標(見表1)。
3.3 澳門經濟質量發展指數的測算
本文采用線性加權法得到澳門地區不同年份經濟發展總指數以及各級分指數(見表2)。 本文各級指標采用等權重賦值。
3.4 測算結果分析
本文測算得到2019年及2022年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總指數以及發展效率(A1),經濟運行(A2),高質量供給與需求(A3),人類發展指數(A4)四個指數。
圖5 澳門經濟發展質量得分表
2019—2021年,國際大環境對澳門經濟影響顯著,導致經濟疲軟。發展效率下降,單位面積GDP只占2019年前的37.2%,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新增GDP出現負增長。澳門人均GDP下降至2019年前的38.2%,對勞動者沖擊較大。三產占GDP比重也下降,從2019年的95.7%降至2022年的92.3%,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經濟活動減少。同時失業率上升,從2019年的2.3%增至2022年的3.68%,就業形勢不樂觀,可能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導致經濟放緩和減少經濟活動。 在區域安全穩定指標中,CPI增長率從2019年的2.75%下降到2022年的1.05%。這表明澳門的通貨膨脹水平在這段時間內有所下降,可能是經濟不景氣和需求減少導致的。
根據數據分析,澳門經濟在2019—2022年遇到了挑戰,包括經濟增長放緩、經濟活動減少就業形勢和通貨膨脹水平下降,重振消費者信心對于推動澳門經濟復蘇至關重要。免費經濟策略方案作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手段,在重塑和改善消費者信心、推動澳門經濟復蘇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4 免費經濟理論對經濟的促進研究
免費經濟學是指將免費商品的成本轉移到另一個商品,或者在后續服務上將免費商品的成本無限降低,不斷趨于零。從表面來看,這是一種“利他”的行為方式,而短期的“利他”可以為企業帶來聲譽增值,進而持續提升企業價值。
4.1 免費經濟的理論綜述
20世紀的吉列剃須刀首次在市場上實施免費價格策略,幫助英吉利公司迅速占據市場,從而獲得可觀利潤。免費經濟逐步從一種營銷策略轉變為新型經濟模式,并衍生出如免費增值、交叉補貼、零邊際成本等諸多免費策略。 同樣作為一種定價策略,廠商通過免費銷售某種產品來喚醒顧客消費的積極情緒,從而進一步推動其消費意愿。免費顧客的存在會導致某些免費顧客在被仰視與尊重的動因驅使下升級為付費顧客。
4.2 免費經濟對澳門經濟促進的研究路徑
免費經濟對企業盈利模式和市場結構是有影響的,如盛曉白的《“免費經濟”的理論模式》一文中提出了“免費經濟”的四種理論模式,即競爭市場模式、新產品模式、網絡效應模式和社會共享模式,強調免費經濟的戰略優勢和創新潛力;顏麒《5A級旅游景區門票免費經濟效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景區免費開放對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產業發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動作用。
目前將免費經濟應用到澳門經濟活動的研究相對不足。為此,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問題:免費經濟的動力機制和人性假設、免費經濟學中免費的含義、如何制定免費經濟學策略以提高消費者的支付意愿,以及如何實施免費經濟學策略以推動澳門經濟增長。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可以揭示免費經濟學與澳門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并提出對策和建議,為澳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實際的實踐經驗和指導。
5 免費經濟對澳門經濟促進的策略研究
免費經濟作為一種以免費為核心的策略,消費者能夠以零成本或較低成本獲得商品或服務,其核心要義是將產品或服務直接提供給消費者,而無需支付貨幣,通過免費策略帶來的附加價值來創造更多效益。 基于此,本文分析并推出有關免費策略的定價模式,從理論層面分別為澳門旅游業、博彩業以及金融業提供創新戰略建議。
5.1 旅游業——捆綁式免費定價策略
捆綁式免費定價,指的是將自身產品免費提供給消費者,再與第三方廠商的收費品類捆綁進行銷售,從而比例收取利潤分成。澳門旅游產業借助捆綁銷售模式,能夠一定程度削弱產品之間的可比性,通過附加產品提高自身產品價值和消費者支付意愿,不但降低產品銷售成本,而且有效抵御銷售風險,帶動多方企業聯合發展,在減少消費者支付成本的同時為澳門中小企業提供商業機會。
旅游產業協同多方實行捆綁策略,如餐廳與銀行合作,持卡人可擁有餐廳的免費試吃和優惠待遇,企業從銀行獲得第三方收益;澳門各大旅游景區進行內部合作,限量發放合作景區的免費門票,同時收取其中合作費用,從而實現澳門整體旅游景區的宣傳效益,創造互利共贏的經濟局面。
5.2 博彩業——互補式免費定價策略
借助互補產品或者相關產品的收費機制,達成自身“免費”產品銷售目的。根據需求定理,一件商品的互補品的價格越低,則需求越高,當自身作為這件“互補品”免費出售給消費者,則產品組合的需求量就會被無限擴大。通過收費商品帶來的收入以及免費商品帶來的邊際收益,企業利潤將會實現最大化增長。
澳門博彩業通過設立免費博彩區域供更多群體游玩,同時附加各類收費條件,不但確保從收費項目獲取利潤、彌補免費損失,而且吸引更多潛在客戶進行博彩消費,促進消費活躍。澳門特區政府可以通過推動關聯產業的合作,將產業間的互補品設計為“必需品”,實行互補式定價策略,從而提高消費者的支付意愿,擴大潛在市場的消費可能,達到合作共贏局面。
5.3 金融業——限制式免費定價策略
限制性免費定價策略有效利用了顧客心理,通過免費提供產品及服務,同時限制其使用范圍,達到提高消費者支付產品額外功能意愿的目的。這種盈利模式直接從產品本身獲取利益,分為四種實施方式:功能限制、性能限制、期限和次數限制以及滯后限制。澳門金融產業可以參考滯后限制途徑,例如金融股票市場,將股票信息和金融報告等信息類產品分時段進行出售,滿足不同細分市場和不同需求人群的喜好。澳門金融業通過滯后限制的方式進行即時服務的收費,特定人群的消費者為追求時效而選擇付費獲取實時資源和信息,接著對延時服務進行免費處理,基于消費者意愿同時刺激消費者的支付意愿,從中區分和篩選企業的核心市場,迅速拉攏金融市場。
6 結語
新經濟時代,為推動澳門區域經濟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免費經濟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澳門特區政府可以運用以上免費經濟模式和宏觀調控的手段,發揮政府牽引力,通過頂層設計將產業與免費經濟相互融合,引領澳門經濟現代化發展。
注:本文獲得澳門經濟學會主辦的2023澳門經濟論文比賽學生組優異獎,此文章為小組共同創作成果,指導老師:山東大學品牌經濟研究中心曹越教授。
參考文獻
Qiyuan, X., Zixu, Z., & Tingyue, K. (2020). Generating new economic momentum for macao to integrate into the greater bay area. China Economic Transition = Dangdai Zhongguo Jingji Zhuanxing Yanjiu, 3(2), 86-93. doi:https://doi.org/10.3868/s060-010-020-0019-5
Wang, L., Wu, Z., Ye, H., & Feng, W. (2023). Spatial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on regional circular economy: Evidence from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30(17), 50620-50634. doi: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3-25967-w
Li, H., Jiang, T., Mao, P., Zheng, J., Yuan, F., Skitmore, M., & Wu, D. (2022).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f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deliver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2022 doi:https://doi.org/10.1155/2022/539870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 時間序列數據庫(澳門GDP、澳門失業率等)[EB/OL]. (2022-05-30) [2022-05- 30].https://www.dsec.gov.mo/ts/#!/step1/zh-CN.
于浩淼,溫孝卿.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免費策略分析[J].社會科學家,2017(2):50-55.
嚴偉,嚴思平.新冠疫情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與應對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20(11):190-192.
張立真.2020年澳門經濟形勢分析及未來展望[J].港澳研究,2021(2):33-45+95.
陰紅星.網絡信息產品免費定價策略研究[D].濟南: 山東大學,2011.
克里斯·安德森.免費經濟學[M].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1.
盛曉白.“免費經濟”的理論模式[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6 (6):67-69.
顏麒,楊韞,張邱漢琴.5A級旅游景區門票免費經濟效應研究[J].商業研究,2014(9):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