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
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能推進智慧教育的建設。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去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生態,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且智慧教學也促進教學方法的變革,培養適合未來社會發展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一、教育理念上走向開放化
教學理念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所秉持的信念,教師要改變封閉教學、單純傳授知識的做法,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智慧教學視野下,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信息化的教學環境,加強教育資源的整合,融入信息化的元素,構建開放的學習課堂。教師要增加“學”的成分,要以教導學,實現教與學關系的轉變,構建自主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形成知識的建構,促進對新知識的理解。
二、教學內容上走向定制化
教師要兼顧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信息技術+教育”的時代,不斷改變教學內容的表現方式,將紙質與電子教材相互融合,讓教學內容變成個性化、定制化。教師在智能平臺上預習內容,為學生定制教學內容。如在學習蘇教版六下《確定位置》內容時,教師利用VR技術將學生置身于輪船上,讓他們觀察燈塔的方向,并感受到燈塔的方向隨輪船航行的轉變而改變,從而能切身體驗到八個不同方向,能深刻理解并確定位置的方向。
三、教學方法上走向多樣化
智能技術能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培育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要運用各種終端設備與教學軟件,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他們在有趣的活動中習得數學知識。教師要運用幾何畫板、Flash等技術在課堂上,讓數學課堂變得更直觀,幫助學生感受數學規律,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四、學習方式上走向促進化
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的復合型人才,要從多角度、多方面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轉變。教師要引領學生利用智能平臺去深度學習,為他們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借助微課、MOOC等形式的課堂,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查閱資源,引領學生參與在線學習、移動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理性的思維,建構符合邏輯思維的知識體系。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領他們由知識的獲得轉化為知識的生成,有效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基于智慧教育觀下的數學教學,要轉變自身的學習方式,采用以學定教的策略,通過開放式、互動式、智慧化的教學,讓學生直觀地獲取知識,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