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飛翔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思維解決生活問題、樹立科學意識為主的學科。小學科學課程注重問題的解決,基于小學科學課程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創造性地應用PBL教學模式來實現“教——學——評”的一致性。PBL教學模式又被稱為問題驅動教學法,而小學科學學科也是圍繞生活問題展開的,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PBL活動中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創新態度,因此,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該加強對PBL教學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PBL 小學科學 創新態度 評價
一、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小學科學學科主要研究生活中的真實問題,比如各種各樣的天氣、天氣與生活的關系、怎樣養蠶、陽光下的影子等等,從這些內容中能夠明顯地看出小學科學教學的生活性特點。為此,教師可以以小學科學學科的特點為切入點,在利用PBL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以《固體也熱脹冷縮嗎》一節為例,本章節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清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可以正確地使用酒精燈給物體快速加熱,培養學生探究各種物體熱脹冷縮現象的興趣和科學態度。熱脹冷縮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熱脹冷縮的現象。首先,教師給學生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氣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那么生活中的固體也有熱脹冷縮現象嗎?”“可以用什么方式能夠看到固體的體積變化,證明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1] 其次,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就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并通過實驗的方式驗證結論。比如學生可以以銅球為例,通過運用酒精燈加熱驗證固體是否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為了保障實驗驗證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學生在進行實驗之前會對銅球的熱脹冷縮現象進行記錄,比如在加熱前銅球能夠通過銅環,加熱后銅球不能通過銅環,而冷卻后銅球依然能夠通過銅環,通過記錄學生可以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科學把握,為驗證固體是否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提供了科學依據。[2]
二、創新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以評促教、以評促學是PBL教學模式顯著的特點,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采用PBL教學模式時應該不斷創新教學評價,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
以《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一節為例,本章節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物體顏色、光照角度以及光照量對太陽能熱水器的影響,可以根據制作要求利用所學知識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培養學生規范操作的安全意識。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采用PBL教學模式,并在教學模式中創新教學評價,培養學生規范操作的責任意識。首先,教師提出科學的實踐活動,同時給學生提出具體的太陽能熱水器設計要求,比如讓學生能夠在15分鐘內設計出讓200毫升水迅速升溫的簡易太陽能熱水器。在科學實踐活動的引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的方案展開討論,明確在本次方案制作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其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簡易太陽能熱水器的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每一個學生分別負責不同的任務,同時提出制作的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配合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便設計完成。最后,教師對學生的作品展開創新性評價。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教師應該設計作品評價標準,比如從設計思路、設計完成度以及水溫上升等方面對學生設計的簡易太陽能熱水器進行全方位評價,考查學生綜合能力。[3]
結語: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創新態度以及科學精神已經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應該加強對PBL教學模式的分析,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實際項目中展開研究討論,促進學生創新態度以及科學精神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馮秋桐.基于問題驅動法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1.
[2]趙曉林.PBL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0.
[3]王娜.PBL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