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雪
中學階段是學生思想最為活躍的階段,在新課改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美術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受陳舊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部分中學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有一些不足,如單一的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創新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忽略了對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鑒于此,初中美術教育應從整體上進行改革,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進行素質教育,使其在藝術修養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一、進行科學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初中時期正是學生個性、心理、意識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能有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藝術修養。然而,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現階段的中學美術教學在提高學生美術素養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就要求教師適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美術觀念,從而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學生接受良好的審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表明,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直觀形象能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初中階段學生的觀察能力已基本建立,突破了表象觀察的局限性,但其所需的觀察手段還不夠完善。所以,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幫助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美術知識學習,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物體的形狀、色彩、姿勢、結構等,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客觀事物。實踐是提高學生觀察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應主動進行觀察練習,以提高其觀察力。[1]
二、加強形象指導,提高中學生美術素養
美術是一種需要長時間不斷進行學習的學科,對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欣賞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具有重要意義。要想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就必須重視對其進行美學教育。在中學美術教育的實際過程中,老師要密切地遵循美學的原則,用多種教學手段向學生提供藝術作品,指導學生去感受、去想象、去對比。可以采用比較、提問和討論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思考”“辨別”“感悟”等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正確了解美術作品,讓其對中學美術課上所學的種類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如油畫、國畫等。其次,透過課堂實踐,讓學生了解美術發展史以及各種藝術流派對藝術的影響,正確幫助學生了解美術作品的價值。最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具體的美術文化,加強對學生的美感感知。例如,即使許多學生都已經了解了《最后的晚餐》中所蘊含的內容,但還是需要了解一些基礎的構圖、色彩和線條,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領會并把握住這幅畫中所蘊含的意義。
三、運用多媒體手段,充實課堂教學內容
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素養,就必須使其具備一定的美術知識。而僅僅依靠課本的學習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老師運用多媒體的優勢,根據教學的內容,從網上收集大量的美術作品,再在課堂上展示出來,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認知,使學生能夠理解各類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與特征,只有幫助學生積累美術知識,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ヂ摼W技術的發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教師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以往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也得到了改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充分被激發出來。例如,在學習《中國民間美術》的時候,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作品,供學生欣賞,并通過對這些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進行剖析,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美學理念,使學生尊重藝術、尊重地域特色,樹立正確的審美思想。
四、重視發展性評價,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的興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性評價的關鍵在于評估基準的多元化,要對學生的發展個性、美術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給予充分的重視,推行學生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等評價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構建完善的教學評估制度。例如,在展示初中學生的實踐成果時,教師可以重點推薦幾個具有特點和創造性的作品,然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評價小組,對優秀的實踐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的美學素養,達到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目的。學生在評價其他人的實踐成果時,也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這樣的評價教學對美術教育來說是有益的。
結束語:總之,初中美術課程教學要與生本教育思想相融合,以學生為中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綜合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轉變陳舊觀念,引導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學會觀察和思考,積極主動探索美術知識,發展創造力;教師要把握好這一關鍵時期,根據學生的個性、心理、意識發展程度,開展美術教學,有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戈民霞.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的方法探索[J].新課程,2021(3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