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陶霞,劉 穩,董 艷,劉玉榮
河南省人民醫院胸外科·河南省護理醫學重點實驗室·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據《中國統計年鑒》[1]顯示,我國主要疾病死亡構成中惡性腫瘤位居首位,占比為25.43%,其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且預后最差,全球負擔最重[2]。根據世衛組織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肺癌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1.42%,約220 萬例,死亡病例占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的18.08%,約180 萬例[3]。中國肺癌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占全球的37.03%和39.85%[3]。《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指出,在“健康中國行動”戰略背景下,需高度關注居民患癌問題,強調要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4]。肺癌對于患者及其家屬均為嚴重的應激事件,肺癌患者家屬在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所提供的照顧和情感支持,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5]。在現有護理模式中,患者家屬的實際需求與醫護人員提供的服務存在著缺位及偏差[6]。滿足患者家屬的照護需求,不僅能夠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促進患者家屬參與決策,提高護理、治療的依從性,進而提高患者理療效果及生存質量,而且有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7-8]。本研究對肺癌患者家屬照護需求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臨床針對性護理干預提供理論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1 年3 月—2022 年12 月河南省人民醫院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家屬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7人,女93人;年齡20~63 歲,平均年齡(39.15±17.21)歲。納入標準:(1)病理學確診為肺癌患者的家屬;(2)年齡≥18歲,無語言溝通無障礙;(3)與肺癌住院患者為親屬關系,且起主要照料職責;(4)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研究調查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心理異常或精神障礙疾病史;(2)合并有嚴重疾病或嚴重并發癥。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一般資料調查表。 主要包括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職業狀況、醫療支付方式、既往照護經歷、照護時間等。(2)危重癥患者家屬需求量表(CCFNI)。CCFNI 共包含45 個條目,5個方向維度,包括獲得支持維度、親近患者需求維度、獲取信息維度、病情保證維度、自身舒適維度。每個維度均表示被調查對象特定方向的需求[9-11]。CCFNI 總分為180分,得分≥115分提示研究對象的照護需求強烈。得分越高,表示研究對象的照護需求程度越高。
調查前使用統一指導語向患者家屬說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意義、過程及內容,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后再次講解問卷填寫方法和注意事項,當場分發問卷,當場收回。要求患者家屬獨立填寫,如文化程度不允許,則在收到患者家屬明確答案后,由調查員協助填寫。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95份,回收有效問卷18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2.31%。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Spearman 進行相關性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或方差分析;肺癌患者家屬需求的影響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肺癌患者家屬以女性居多,約占52%。所有家屬各維度照護需求得分為:獲得支持維度(41.07±4.17)分,親近患者需求維度(33.21±3.51) 分,獲取信息維度(30.15±5.32)分,病情保證維度(25.18±4.43)分,自身舒適維度(19.66±4.36)分,總分為(149.27±21.79)分,結果表明患者家屬照護需求強烈。
不同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醫療支付方式、照護時間、既往照護經歷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肺癌患者家屬照護需求單因素分析結果
Spearma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肺癌患者家屬獲得支持維度、親近患者需求維度、獲取信息維度、病情保證維度、自身舒適維度與照護需求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肺癌患者家屬照護需求與各維度得分相關性分析結果
對肺癌患者家屬護照需求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以肺癌患者家屬需求得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醫療支付方式、照護時間及既往照護經歷作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賦值情況見表3。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醫療支付方式、既往照護經歷是肺癌患者家屬照護需求的影響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變量和賦值

表4 肺癌患者家屬照護需求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患者家屬群體在肺癌患者的診治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當患者的角色需求超過家屬的應對能力時,家屬就會產生照顧負荷,造成家屬身心、社會及經濟方面的巨大壓力,以致影響家屬的生活質量。患者家屬的照顧負荷程度取決于家屬本身的主觀感受。多數家屬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會產生焦慮、恐懼情緒,甚至會有部分家屬產生抑郁心理。 忽視患者家屬的壓力和需求,不僅影響家屬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和預后[5]。對患者家屬的需求加以重視,及時給予干預,既有利于患者的配合和康復,又可有效減少患者家屬的死亡率[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肺癌患者家屬照護需求總分遠高于CCFNI 的需求強烈臨界值115 分,表明被調查的家屬具有強烈的照護需求。且肺癌患者家屬獲得支持維度、親近患者需求維度、獲取信息維度、病情保證維度、自身舒適維度與照護需求呈正相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肺癌患者家屬的照護需求受多樣因素影響,如家屬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醫療支付方式、既往照護經歷是肺癌患者家屬照護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1)文化程度與照護需求呈負相關,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屬,照護需求得分越低。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屬獲取疾病相關專業知識的途徑更多有關,獲取的專業知識越多,對疾病的治療過程及照護要點越為了解,避免了不必要的焦慮和擔憂,從而導致照護需求相對更低[13]。文化程度低的家屬對于圍手術期與化療期間的注意事項、飲食照顧、康復知識等方面相對匱乏,所以在照顧患者過程中照顧壓力較大,照護需求強烈。(2)家庭收入水平高者具有較低的照護需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家庭收入較高的患者家屬可以承擔更完整更優質的治療方案,且可較大程度地維持治療的持續性,患者及家屬無需因為費用焦慮甚至中斷治療,其照護需求相對較低。(3)醫療支付方式對照護需求存在影響,相對于其他醫保支付方式,自費家屬的照護需求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醫保支付方式會影響患者家庭的生活質量,肺癌患者的住院周期長,手術及治療費用高,醫保報銷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經濟負擔,自費對于患者家屬來說治療負擔更大、心理壓力更重,因此自費家屬的照護需求較高。(4)有既往照護經歷的患者家屬照護需求較低,其原因可能是有既往照護經歷的家屬每天面對患者與疾病抗爭的痛苦時心理承受能力更大,對疾病發生的無措感較低,照護經驗更加豐富、熟練,可以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更全面的照護,幫助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家屬的照護需求較高,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醫療支付方式、既往照護經歷是影響其照護需求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