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龍
數學運算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手段,是在明晰運算對象的基礎上依據運算法則解決數學問題的素養。通過中職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理解運算對象,掌握運算法則,探究運算思路,求得運算結果,促進數學思維發展,形成規范化思考問題的品質,養成一絲不茍、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在此,筆者就中職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數學運算能力作了一定的實踐研究。
一、轉變數學教育觀念,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現如今,中職數學任課教師因以往教育觀念的影響,致使教師在數學運算訓練進程中未能充分認識到培育學生運算能力具有的重要作用,往往采取題海戰術實行課堂教育,過于注重中職生對各種數學知識點理解與掌握程度,忽略了基礎數學知識和基礎運算能力的有效培育。對中職時期的課堂教育狀況展開分析,中職時期的學生們已對數學知識具有系統的認識,而數學運算就是中職數學學習活動實施的基礎。數學教師在中職生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困惑及問題,需要及時給予正確支持與幫助,并充分認識到培育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具有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價值。數學任課教師根據對新課程改革具體內容與要求的了解,基于數學核心素養設定數學教育計劃,提升數學教育成效與教育質量。中職生經過長期的知識學習,已形成固有的數學思維、解題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等,從而致使學生們的數學基礎能力存在一定差異性。在培育中職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進程中,任課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相互間存有的不同之處,運用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教育計劃,致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基礎的中職生均可以獲得有效提高。在整個數學教育進程中,不管是任課教師或者學生均需要持續改變自身觀念,即是真正認識到數學運算對數學知識學習具有的重要意義以及價值,科學合理的實施數學運算鍛煉,提升對數學運算全面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二、構建數學運算教學體系,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在進行中職數學運算能力培養的教學過程當中,相關的教學者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建立起更為完善的數學運算知識體系,并且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拓展自身的思維視角,在運算思路以及方式之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相關數學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進行《對數函數》這一節的學習過程中,教學者在展開課堂教學之前,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對數函數相關課前預習,對于自身理解相對困難的問題進行標記,在課堂學習過程帶著問題去強化學習對數函數。除此之外,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還可以在小組學習當中進行談論,教學者通過小組討論來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對數函數相關的問題與難點,在提升學生思考能力的同時,實現數學運算能力的發展。
三、養成良好運算意識與習慣,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經常會出現非常簡單的題目卻計算錯誤的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們在數學運算中缺少良好的意識與習慣。因此,中職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運算的培養,使他們能夠以認真的態度審題,在找好解題方向后再落筆。同時,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隨時準備草稿紙,并運用草稿紙進行演算和檢驗,以此保證學生的解題思路清晰,即使出現錯誤也能夠對運算步驟進行準確的檢查。長此以往,學生會形成良好的意識與習慣,數學運算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學《簡單幾何體的相關計算》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由于解答“簡單幾何體的相關計算”數學題需要大量的運算,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準備草稿紙,并認真審題,避免因為看錯符號,或者思路不清產生計算錯誤。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可以熟練掌握運算方法,并進行靈活的應用,以此提高運算速度、運算準確性。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統一檢驗自己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能深化認知結構,提高數學運算能力,還可以認識到認真審題與應用草稿紙計算,檢驗的重要性,對于他們發展數學運算能力產生良好的影響。
四、創設生活化運算情境,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將正確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對學生來說,一個好的情境式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投入式學習,提高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此來更好的促進學生對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可以以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運算情境為出發點,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使其在情境中提升邏輯能力與運算的能力的共同發展。以《概率》一節為例,教師可以為其創設相應的情境,就像有甲乙丙丁四個隊伍參加比賽,每場獲勝的概率相同,現在將四個隊伍分為兩兩一組進行比賽,獲得勝利的一隊接著進行下一場比賽,這樣一來,問甲隊和乙隊相遇的概率是多少?以此來通過生活化的情境創設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題目,尋找和整合題目的關鍵信息,對事件發生的概率進行思考和運算,以得出最終的答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
五、完善數學運算評價體系,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相較于傳統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新課程改革之下的數學評價體系要求教學者更為全面地對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進行評價與分析。教學者可以在學習成績之外,引導學生展開進一步的自評以及同學之間的互評,在不同的維度與視角對學生進行更為全面的評價與反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在數學運算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且進行及時的改進與完善。例如,在學習《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線性運算》這一節時,教學者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引導學生在小組討論與互評當中認識到自身運算思路以及方式存在的不足,并且進行及時的優化與改正,進而實現學生運算能力的有效提升。
總之,在發展中職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及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通過對中職生現實發展需求的了解,實行有針對性、有目地性的運算練習,促使中職生形成自主訓練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數學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