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醫學模式逐漸向社會模式的轉變,醫學院校更加需要通過\"課程思政\"改革,使思政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從\"教學\"到\"教育\"的轉變。醫學院校的培養目標不僅僅是培養醫術精湛的醫務人員,醫學生的人文精神、職業道德、優良品質更是醫學院校培養的重要目標。醫學院校的排球課程要以行動與體驗為切入點,以其先行后知的\"驗行的思政\"為方式,提升醫學院校排球\"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以培養更加全面更加優秀的醫務工作者。
關鍵字:醫學院校;排球課程思政;融合;職業角色
基金項目:汕頭大學醫學院2022年院級教改項目《醫學院校排球課程的思政教育建設》;項目編號:002-181233148。
一、引言
體育課程承載著提高運動技能、心理素質、鍛煉優秀品質的平臺功能,同時體育課程也是理想的道德行為實驗平臺,從學生身體的行動和感受中,感悟和履行思政教學。醫學院校的排球課程要以幫助醫學生形成合理的職業責任、人生志向和自我認同為導向,讓排球課程思政教育有效的和醫學專業課程相互融合。排球課程有著較為濃厚的思政元素,排球教學的思政建設也是提高學生道德規范的有力抓手。醫學院校的排球課程教學要在“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擴散下,融入國家政治思想,讓醫學生的思政教育落到實處、落到細處、落到教育的各個角落,多途徑全方位地在“潤物細無聲”中將思政教育融入排球課程。
二、關于體育課程思政的含義
體育課程思政的提出是對課程思政教學理念的進一步深化,是對體育教學和思政教學結合的最具體體現。體育課程思政工作是為了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發揮體育課程教育的道德功效和價值導向,將培養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于體育課程構建、體育課程開展和體育課程資源研究等的各環節、全過程,充分體現了體育教學目標、運動內容、運動教學內容以及體育課程評價等教學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學價值[1]。
三、醫學院校排球課程與思政相結合的必要性
排球課程教學中有著大量的思政教學資源,因為排球運動蘊含著健康積極拼搏的精神,可以培育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排球教學和思政教學有著同向育人的優點,運動教學對學生的體能和心態上的鍛煉均可以起到積極的效果。通過對廣東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科技師范大學等院校的實地訪問和與體育教師的交流了解得知,這些學校也都在積極開展體育教學的思政工作,也在積極的把思政教育和各體育項目相互融合,并積極發掘各體育項目中的思政元素。
由于醫學生未來職業的特殊性決定醫學院校的排球課程必需結合醫學院校特點,把體育教育與醫學教育相結合,重視醫學生的體育課內課外的學習狀況及課余生活,將排球課程和思政的融合作為一種手段,使其在學生的職業培養乃至未來職業生涯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并將體育精神和思政元素融入到日常的鍛煉,彌補思政難以與專業課結合的缺陷。以行動與體驗為切入點,以其先行后知的“驗行的思政”為方式,進一步提升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從而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醫務工作人員。
四、對排球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著眼于醫學生最終的職業角色
“醫乃仁術,濟人為本”,醫學院校體育課程在教學實踐中適當加入思想道德教育元素,可使思想道德教育和運動課程互融互動,打通二者的屏障,培育仁心仁術、醫德高尚的人民健康守護者,這是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也是高校思政教學的關鍵[2]。醫學院校的教育培養目標不僅是醫術高超的醫護工作者,醫學生的愛國、人文精神、職業道德、優良品質更是著重培育的重要目標。偉大的教育家馬約翰先生曾指出:“運動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最佳方法。”學校運動項目的出現對于培育學生的強壯體魄,形成優秀的校風和專業品格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體育是理想的道德與行為踐行的最佳平臺,從自我的行動和感受中,感悟和實施思政教學,幫助在校醫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責任、人生志向和自我認同,讓醫學生在未來所要擔任的職業使命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石。
(一)排球體育運動是一種競爭和協作共存的體育運動項目,它能夠更有效的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團體合作的積極思想意識
在排球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教育理念,指導并配合學生“完成”排球課程中想要教授給學生的技術動作和思政內容;其次,在排球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相互合作、相互輔助練習為主要練習手段,讓學生自己“搭檔”形成合作、協作的關系,發揮團體功能。因此在設置排球課程教學內容時,無論是課前預習、課中各小組之間的技術練習、實戰分析與創新展示,或是課后的觀摩練習與生生互評等,都加入團體協作的環節;讓學生在協作中加深相互的友情,調動伙伴間的相互信任。培養學生同甘共苦、共克困難的團隊合作精神,這種精神也就是作為一個醫學生在未來從事醫務工作必不可少的職業精神。
(二)在教育過程中加強挫折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較強抵抗挫折的能力
在排球教學競賽過程中有贏必有輸,成功和失敗的結合,有利于學生理性對待勝負,這是成為醫務工作人員所需要的必備素質。教師在排球課程教學過程時,要教會學生正式失敗與挫折。例如,教師在組織排球教學比賽時,個別學生可能由于有一定的運動基礎不認真練習,學習態度不積極等,此時,老師與學生采取“對抗”的形式顯露出學生能力的差距,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毅力、培養強大人格的效果。其次,指導學生在競賽過程中因為對技能掌握的不牢固而在實踐中錯誤較多的狀況,同時老師也要指導學生合理地對待錯誤,在理性的基礎上找出戰勝挫敗的辦法。
(三)把女排精神融入到排球教學過程中
體育精神不僅僅局限于身體快樂、挑戰征服、公平競爭、團結合作,還需要注意體現紅色文化與愛國主義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國繼承多年的體育精神,發揚女排精神可以改變中國社會的不正風氣和氣氛,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觀念,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只有做到我們個人大膽地奉獻和付出,形成團結互助、和睦幸福的關系,進而才能達到社會良好風尚的需要。
女排精神所具有的價值早已大大超出了運動的范圍,被認為融入各項事業中的珍貴精神財富,早已深深地根植在國人的心里,體現著巨大的活力與感召力,而這也將始終鼓舞著人們,這也是我國女排精神的價值與含義。醫學生擔負著救死扶傷的重擔,它要求從業者具有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它又需要高度的專業精神來不斷支持。如果可以把女排精神通過排球課程傳達給學生,對于醫學生在未來的從業三觀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和幫助。
五、排球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設計
(一)排球“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設計理念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3]
在排球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排球項目的技術特點,遵循泛化——分化——自動化的基本規律,結合排球傳球、墊球、扣球、發球、攔網五項基本技術的同時還要結合本院校排球課程的特點、價值導向和育人觀念,進一步挖掘排球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并有機融入排球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排球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的排球基本技術與思想政治觀念能夠協同提高,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二)排球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要符合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內在需求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是推動祖國快速發展的最直接力量。高校是培養我國青年人才最重要的地方,高校的課程內容則是培養我國青年人才的核心。排球課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以及設計理念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提煉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思想去引導學生,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去指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努力把醫學生培養成為醫德高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提煉思政元素,實現排球“課程思政”的三全育人
在排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始終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思政引領、全面發展作為排球課程的核心,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分析融合并貫穿到整個排球教學過程中。在整個排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與生活狀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排球課程教師要對每節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目標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針對性設計,促進學生通過排球課程的參與和思考實現認知、情感、理性和行為認同,要讓排球課堂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以行之有效的“實踐思政”教育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思政目標與三全育人目標的進一步融合。
六、排球”課程思政“體系的實施途徑
排球課程的教育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學會并了解排球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巧,從知識、技術、整體素質等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醫學院校的排球教學要貫徹醫學院校排球教學思政教學策略,在具體的實施途徑中從課程內容、課程目標、課程導入、教學評估等四大方面著手。
課程內容主要包含了授課內容、思政案例、元素融入;
課程目標包括健身技術、體育活動、身心健康、思政目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四大個健身目標領域;
內容導入主要包括常規導入、溫故導入、價格引導討論導入、多媒體引導等;
課程評估包括評估功能、方式、評估主體和手段。
例如;汕頭大學醫學院排球課程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具體設計安排分為排球運動發展概述章節,排球競賽規則章節,排球基本技戰術學習章節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排球運動發展史,女排精神,傳播紅色文化,引導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點燃學生體育報國熱情。(排球運動發展概述章節)。
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從國家歷史發展角度和體育競賽規則角度認識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排球競賽規則,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規則意識、頑強拼搏和追求卓越的良好品質。(排球競賽規則章節)。
第三部分:突出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團隊精神、規則意識和技戰術水平。(排球基本技戰術學習章節)。
排球教學過程中要對各個部分的教學內容進行的仔細研究,根據各個章節教學內容的特點、要求、形式、目標來深挖其蘊含的思政元素,提煉各個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讓學生在學習排球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術的同時,思想政治素質也能夠得到同步提高。
七、完善教師隊伍建設,助力老師構建多樣化排球教學課堂
(一)教書育人是一體的,全面推動課堂思政工作教育是重點
唯有使每個教師提高課堂思政的水平,才能實現排球課程與思政教育真正地融合。建立科學、規范的共治體制,是提高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師協同教學品質的必然需要。學校要發揮各參與主體的特長優勢,形成一種多元參與者活動、各類權力良性互動、權力關系明確科學合理的統治體系[4]。充分調動教師參與課堂思政教育的積極性,及時交換課堂思政教育成效心得,以此推動任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探討醫學院校“排球”課堂思政教學的方針和途徑,以便有效地促進醫學生的全面成長。
(二)擴大排球課程思政教育手法多樣化是重點
在排球教學過程中不能僅限于傳統的教師示范學生跟做,練習糾正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法,要進一步探究能夠融入更多思政元素的多元化教學手法。例如;教學成果展示,以教學上展示情況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以便較好指導學生開展課堂練習;以完成課外作業形式,加強并掌握排球技戰術和提升排球教學技巧;運用OBE教學理念,以實現學校思政課程目標為主要任務,設計課程方案并融入思政教學元素,以真正實現學校“排球”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這種混合式教學方法,使課堂中的思政教學內容深入淺出,讓學生更易于掌握課堂中女排精神等思政元素的含義,實現精神引領技能的目的。
總之醫學院校排球課程思政最主要目的,不僅將排球運動鍛煉技能傳遞給學生,同時實現體育思政的滲透性引導。排球課程教學階段教師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意志品質、集體意識、情感態度等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明確排球課程體系的推廣需分步驟、分階段,整體推進;把排球課程與醫學教育相結合,重視醫學生的人文精神、職業道德、優秀品格的培養,在排球課程教學目標中明確構建“思政育人”的模塊,樹立排球課程思政的價值引領,將排球課程思政作為一種手段,在學生的職業培養乃至今后的職業生涯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要更加注重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從而實現思政育人與教學的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劉純獻,劉盼盼.體育課程思政的內涵、特色、難度與價值導向[J].體育課刊,2021,28(1):1-6.
[2]趙得龍,醫學院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11);22-29.
[3]張爍.把思考政治工作貫徹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開拓中國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新局勢[N].人民日報,2016-12-04(001).
[4]李政.構建共治體系:“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治理水平提升的關鍵[J].教育發展研究,2020,40(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