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實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今年1月,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發展改革委、天津市財政局印發《新時代天津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就《實施方案》中的重點內容進行集中解答。本刊摘編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天津市基礎教育政策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市基礎教育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與此同時,天津市基礎教育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育人質量也需進一步提升,必須持續深化改革,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于2023年7月印發了《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致力于深化基礎教育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加快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從根本上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總體不足與人民群眾期望“上好學”的矛盾,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據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結合天津市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以高質量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國家實驗區為契機,到2027 年,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和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的城鄉中小學幼兒園學位供給調整機制基本建立,優質教育資源擴充機制更加健全,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著力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力爭達到60%以上;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規劃,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培育一批“品牌高中”和優質特色高中,建設35 所普通高中“強校工程”項目學校,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扎實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在全市16 個區實現全覆蓋,融合教育水平顯著提升,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7%以上,打造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實施八項行動:一是實施學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動。重點做好調結構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鞏固完善成本分擔機制、改善薄弱園辦園條件、強化幼兒園規范管理、加強民辦園收費監管、提升保育教育質量等6 個改革項目。二是實施義務教育強校提質行動。重點做好義務教育學位資源建設項目、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2.0 工程、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學校建設項目、健全優質均衡推進機制等4個改革項目。三是實施普通高中內涵建設行動。重點做好普通高中資源建設項目、“品牌高中”建設項目、普通高中“強校工程”、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普通高中創新人才培養領航學科基地建設項目和加強學生發展指導等6個改革項目。四是實施特殊教育學生關愛行動。重點做好擴大特殊教育資源、推進普惠融合發展等2 個改革項目。五是實施素質教育提升行動。重點做好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加強科學與文化素質培養、強化體美勞教育等3個改革項目。六是實施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行動。重點做好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加強教研支撐引領、推動教師有序交流輪崗等3個改革項目。七是實施數字化戰略行動。重點做好提升智慧教育應用水平、推廣應用國家基礎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等2個改革項目。八是實施綜合改革攻堅行動。重點做好推進質量評價改革、深化考試招生改革、全面推進協同育人等3個改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