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達·芬奇機器人是當前最先進的機器人手術輔助系統,與普通的腔鏡器械相比,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器械更加精密、結構更加復雜,并且造價十分昂貴,配置基數相對有限,所以,科學正確地對其進行消毒和滅菌十分重要。
達·芬奇機器人是美國生產的一種主從式控制的腔鏡微創手術系統,是專門為外科醫生執行腹腔鏡、胸腔鏡等微創手術設計而成的,產品的專業名稱為內窺鏡手術控制系統。達·芬奇機器人主要由操作控制、機械臂、立體成像三大系統所構成。在系統中主要包括了光學內窺鏡、手術器械臂以及各種連接導線等在內的可復用手術器械。
在使用達·芬奇機器人后,要及時對復用器械做好預處理,去除機械表面比較明顯的組織、血液等污染物,并及時在器械表面噴灑保濕劑,之后需要通知醫院的消毒供應人員對達·芬奇機器人進行及時回收。如果需要由第三方醫療消毒供應中心進行處理,需要根據物流回收的時間,適當增加保濕的頻率。手術室交接人員需要將器械放在專用的回收箱中。為了防止運輸過程中發生碰撞或者擠壓,在器械端頭需要做好防撞減震措施,在鏡盒內的光學內窺鏡應當盤繞有序,不要進行過度彎曲或折疊。
消毒供應中心的回收人員首先需要將裝有器械的回收箱裝載到轉運推車中,在運回去污區時應盡量保持平緩。到達去污區后,工作人員需要對器械的數量、規格型號、性能、使用次數指示燈等進行清點和檢查。
清洗內窺鏡 首先,在流動水下沖洗內窺鏡,去除肉眼可見的血跡和污漬。其次,拉起內窺鏡釋放凸舌,打開沖洗口蓋進行灌注,之后再灌注2 個圓盤孔和一個基座孔,每次灌注不能少于15毫升,沖洗灌注部位,用Luer 接頭沖洗每一個孔,至少沖洗20 秒。將內窺鏡以及線纜浸泡15 分鐘,之后使用流動水漂洗整個光學內窺鏡和線纜至少1 分鐘。將整個內窺鏡都浸泡在水中,用Luer 接頭在水下對殼體的間隙、腕部、關節、底座等部位進行沖洗,每個部位沖洗不少于20 秒。最后避開端口,使用海綿對軸部進行徹底的擦洗,用專用的清洗刷對基體的殼體進行清洗,用軟布或者是海綿對線纜以及鏡頭進行擦拭,用純化水對整個內窺鏡以及線纜進行漂洗,漂洗時間不少于1 分鐘。
復用器械處理過程(1)在檢查機械是否完好之后在流動水下沖洗,去除肉眼可見的血跡和污漬。首先,分別向兩個沖洗口灌注多酶溶液,每次灌注不低于15 毫升,之后將器械完全浸泡在多酶溶液中至少30 分鐘。其次,使用壓力水槍或者是Luer 接頭沖洗器械,并且需要旋轉端頭至少20 秒,持續地對移動端頭進行沖洗,直到沖洗干凈。最后,在流動水下用軟毛刷對整個器械進行徹底的洗刷至少1分鐘,將血液和黏液沖洗干凈。在刷洗過程中需要注意端頭,做到徹底沖洗,之后再用軟化水漂洗整個器械不少于60 秒。(2)在超聲清洗機內配置中性或弱堿性清洗劑,用注射器在器械孔洞中注射至少15 毫升溶液后浸泡,并且分別向1、2 號沖洗口中灌注多酶溶液15 毫升,之后進行超聲處理15 分鐘,超聲頻率≥38kHz。需要注意,不可以使用過氧化氫、pH 值大于11 的強堿或漂白劑的清洗液,防止造成機械的損壞。最后,使用純化水漂洗端口、軸連接至殼體至少1 分鐘。
對于耐高溫高壓的達·芬奇手術器械,使用壓力蒸汽滅菌法,但對于光學內窺鏡、附件物品等不耐高溫高壓的部分,可以使用過氧化氫等離子低溫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