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積春 張金傳 邢素芬 籍 紅
扎蘭屯職業學院,內蒙古 扎蘭屯 162650
學生難管課難教,是職業學校數學課堂的普遍現象,無論是精心構思的教學設計,還是潛心研究的教學方法,不管是用心策劃的教學情境,還是專心準備的教學案例,都無法調動學生的數學興趣。職業學校數學課應該講什么?怎么講?講多少?是困擾數學教師的三大難題。如何讓呆板枯燥的數學符號變得活靈活現、讓單調乏味的數學語言變得妙趣橫生、讓深奧難懂的數學定理變得栩栩如生、讓復雜的數學公式變得生動活潑,是數學課堂亟待解決的問題。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在各個專業或多或少存在著上課時數隨意刪減、教學內容任意選取的現象,有的專業甚至取消了數學課。所有這些都讓職業學校數學教師或多或少感到困惑: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無所不在,無處不用,本該是最受重視的學科之一。但是看看數學課堂現狀,真的沒有據理力爭的勇氣和膽量。
教育部發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2020 年版)》(以下簡稱《標準》)重新給我們帶來了信心和勇氣。《標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為學生發展著想,從數學課程的學科內涵、學科價值、教育價值和職業學校的職業特點、育人功能、教育特色出發,圍繞數學運算、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數據分析、數學建模等六個核心素養來確定職業學校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和課程目標,以學生職業發展、終身學習必須掌握的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數學素養、數學技能、數學文化為主線,[1]設計數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圍繞函數、代數與幾何、概率與統計三條主線設置數學課程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并且劃分為基礎模塊、拓展模塊一和拓展模塊二。基礎模塊是職業學校所有專業的共同必修課,包括基礎知識、函數、幾何與代數、概率與統計初步等四部分內容。教學內容的選取,既考慮了基礎性知識的掌握程度,又顧及知識的深淺難易程度,既考慮到職業學校數學課程的學時安排,又顧及職業學校學生的數學基礎。
職業學校學生畢業后的出路大體上分為三種情況:考入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深造,參軍入伍、保家衛國,走上工作崗位、建功立業。參軍入伍的學生復員后,相當多的學生會選擇考入高校繼續深造或者在部隊考入軍校。拓展模塊一就是為想繼續深造和準備參軍入伍的學生安排的選修內容,是基礎模塊內容的延伸,體現出數學的發展性。拓展模塊二是幫助學生開拓視野、促進專業學習、提升數學應用意識的拓展內容,包括七個專題和若干數學案例,鼓勵職業學校結合專業發展突出數學的職業性。學生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的需要選學不同的內容,增強數學課堂的實用性、職業性、趣味性、人文性、高效性、時代性。
基礎模塊作為基礎內容是必修內容,要求職業學校所有專業的學生都必須保質保量認真學習。拓展模塊是選修內容,不同需求、不同專業的學生根據“教”與“學”實際需要合理選擇。課程標準是課程建設的核心,《標準》明確提出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是文化基礎課,側重點是數學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核心課程。職業學校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首先要認認真真完成基礎模塊八個單元的教學任務,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然后根據學生的升學需求或就業需要,選學拓展模塊的內容,以數育人,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職業素養,突出數學課程的育人功能和職業學校的教育特色。[2]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恰當融入育人因素,讓課程思政在數學課堂上落地生根,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大張旗鼓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貫徹落實“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實行“三重三輕”的教學策略,講好職業學校數學課,合理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課堂。
職業學校數學課程的作用與普通高中數學課程的作用不盡相同。與普通高中相比,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更側重于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更加注重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科學試驗中關于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具體問題。與高中數學相比較而言,職業學校數學的實踐性更強,應用性更廣。
職業學校數學教材在例題、習題的選取上也更接近于生產實踐和生活實際,有相當數量的例題和習題需要借助計算器、數學繪圖軟件、計算機編程等輔助工具才能完成教學過程。不像高中數學教材的例題和習題中涉及的數量大多是特殊值,能夠直接手工計算。職業學校數學教材中涉及的例題、習題側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側重于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而高中數學教材中涉及的例題、習題側重于定理、公式的應用,側重于數學知識的消化吸收。職業學校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的應用教學,既要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學以致用,是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些職業學校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回避計算器、數學繪圖軟件、計算機編程等輔助工具的運用,刻意挑選特殊數值單純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忽視了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能力。這種錯誤的教學思想使得職業學校數學課堂無形中遠離了生產實踐,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思想是極其錯誤的,其最終結果就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高分低能——提起數學知識在理論上侃侃而談,說得頭頭是道,但是生產實踐中卻不會應用。
實際上,生產實踐和生活實際中涉及的一些數據和圖形根本就不可能是特殊數值或規范的圖形,根據這些數據、圖形解決具體問題時,不可避免要運用到計算器、數學繪圖軟件、計算機編程等輔助工具。這就要求職業學校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加大教授學生使用計算器、數學繪圖軟件、計算機編程等輔助工具的教學力度,既要傳授數學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借助計算器、數學繪圖軟件、計算機編程等輔助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學生會運用數學知識,同時利用計算器、數學繪圖軟件、計算機編程等輔助工具解決生產實踐中大量繁瑣的計算問題,才能拉近數學課堂與生產實踐的距離,從而有效填平生產實踐和數學課堂間的鴻溝。通過計算機輔助設備和數學軟件的靈活運用,實現數學課堂與生產實踐的無縫對接,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追求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不刻意追求數學知識理論體系的完整性。職業教育重點強調技術價值觀,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是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能力。普通教育重點強調學術價值觀,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是解決“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標準》要求數學教學的“知識面要寬、教學內容要淺”,這就要求職業學校數學課堂要強化實踐教學,重視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個數學知識能夠解決什么問題、運用這個數學知識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可以了,數學實踐教學中不必刻意強調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發展性。拓展模塊二突出了職業性,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合理取舍。
職業學校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數學教材,精選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例題、習題,建立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研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力求生產實踐與數學課堂有機融合在一起。數學知識來源于生產實踐、作用于生產實踐、應用于生活實際。在職業學校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不考慮數學知識的來源和實際的應用,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的應用意識淡薄。學以致用,是所有學科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數學練習和作業內容都應緊扣生活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應該創設具有生活背景的數學題。例如在學習了概率與統計的內容后,可以安排學生統計上學期全班同學各科成績的平均數和方差。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建模,把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用數學方法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是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職業學校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應用意識,教會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普通高中的升學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
普通高中的升學教育側重于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側重于解題技巧的訓練,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職業學校的就業教育側重于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側重于工作能力的訓練,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這就要求職業學校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側重點是培養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從生產實踐、生活實際中通過數學抽象,提出數學問題,運用數學方法分析、研究、解決具體問題。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更側重于數學的科學性、實踐性、實用性和適用性,為了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側重于學生數學建模思想的培養,培養學生面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實際上數學的本質就是在不斷抽象發展、概括總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在“數學原型”和“數學模型”間相互轉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職業學校學生往往數學基礎薄弱,大多數學生不喜歡數學課。《標準》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能力,降低了難度標準。正視職業學校數學教育的困難性、復雜性、艱巨性,從函數、代數與幾何、概率與統計三條主線出發,精選知識點,完善職業學校數學課程知識體系,讓職業學校學生既掌握高中階段必備的基礎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又掌握職業發展中必需的數學文化、數學思維、數學素養,以數育人,以數化人,突出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少而精的教學內容充分考慮了職業學校學生的接受能力。基礎模塊突出基礎性,堅持“知識面要寬、教學內容要淺”的教學原則,符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拓展模塊一突出發展性,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對函數、代數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的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滿足學生繼續學習的需要。拓展模塊二突出職業性,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突出職教特色,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三個模塊各有側重,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科學性、規范性、適用性、基礎性、發展性、職業性。
職業學校數學教學要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在完成基礎模塊教學內容的情況下,結合地方資源、專業需要、職教特點和學生需求合理選取拓展模塊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既不人為拔高,又不刻意縮水。首先要不折不扣完成基礎模塊的必修內容,再結合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充分考慮專業培養需要和學生個人發展需求,安排好拓展模塊選修內容。
《標準》經專家反復論證,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合理取舍。職業學校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必要再去補充課程標準中已經舍棄的內容。比如《十字相乘法》《立方差立方和公式》《不等式證明》等相關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都要大刀闊斧地徹底刪除。雖然這些知識點對后續知識的學習幫助較大,但是這種純技巧性的數學知識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幫助并不大,與生產實踐、生活實際的聯系較小,在課堂教學中完全能夠找到可以替代的方法。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數學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時代教學模式,深化數學教學改革,合理構建職教數學教學體系,努力追求職業學校數學課堂的高效化、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