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新
春去秋來,夾在書頁里的是對教育滿滿的熱愛;晨起暮落,充盈在校園中的是對一張張稚嫩臉龐深深的疼愛。懷著這樣的熱愛和疼愛,新邵縣陳家坊鎮中心小學數學教師呂紅俊在鄉村教育的熱土上努力扎根、向上生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鄉村教師默默堅守的大愛師德。
“學生是學校的百分之一,卻是家庭的百分之百。”這是呂紅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小茹是班里的一名女生,很少與同學說話,見到呂紅俊就往回跑。一件事讓她改變了對老師的態度。
一天放學時,天下著小雨,小茹不小心踩到了一塊打碎的玻璃,頓時鮮血直流。呂紅俊發現后,把傘交給一位同學,馬上背起小茹匆匆地趕到醫院,并交了醫藥費。醫生包扎好傷口后,呂紅俊又背著小茹回家。雨天路滑,呂紅俊摔倒了,但她不顧傷痛,又去背小茹。小茹熱淚盈眶地說:“老師,您對我太好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來報答您的恩情。”后來了解到,小茹父母雙亡,跟隨年邁奶奶為生。
從那以后,呂紅俊常把她叫到辦公室,幫她梳頭發,送給她好看的頭繩和發卡,跟她聊天,請她幫忙發作業本。小茹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都是呂紅俊給她買的,看上去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她逐漸變得活潑自信了。她們是師生,更像母女。現在,已經參加工作的小茹還經常給呂紅俊打電話分享自己的開心事、訴說煩心事,呂紅俊已經成為她的親人。
“師生是一場‘雙向奔赴。教師首先要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呂紅俊從每節課入手,從每個教學環節抓起,在課堂教學上狠下功夫,漸漸掌握了每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也摸索出了一套適合的教學方法。
2011 年暑假,呂紅俊班里的 5 名學生即將參加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她既興奮又緊張。她拎著水杯,每天從 5 公里外的家趕到學校,然后一村一村地走訪,一家一家地指導學生。烈日當頭、汗流浹背,她不曾有過一天停歇。最終3名學生獲獎。
呂紅俊說:“我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能上高中、讀大學,最后成為人民教師,真的特別感恩!”出身農村的她深知,農村孩子憑借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甚至背負著整個家庭的命運。而鄉村教師的職責就是開闊鄉村孩子的視野,激起他們努力讀書的斗志。
從工作的第一天起,呂紅俊就給自己制訂了“五年學習計劃”。用5年時間自學家庭教育課程,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習班級管理理論,拿到本科學歷。幾年如一日,她總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她深信“發號施令不如身體力行”,堅持做學生的好榜樣。二十多年來,呂紅俊從不遲到,總會早早來到教室門口,等待學生到來,發現地上有紙屑總默默彎腰撿起。她所帶的班學風正、班級凝聚力強,所教學科名列全鎮前列。
在鄉村教育的講臺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幾年,呂紅俊多次獲得“新邵縣優秀班主任”“新邵縣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她多次輔導學生參加省、市、縣舉辦的科技創新賽事、全國希望杯比賽、素養大賽、征文繪畫比賽及各種知識技能比賽并獲獎;她參與研究的省級課題《實施激勵教育,促進孩子快樂成長的研究》獲得省一等獎;她所撰寫的《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等多篇論文獲省級獎勵;她也是學科帶頭人,曾被評為新邵縣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所教數學科目在縣六年級統考中多次獲獎,屢次在縣級教學比武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