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丹
摘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演進,語文教育不再僅僅追求學生對文本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旨在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路徑,從文學欣賞、創意寫作、批判性思維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教學策略,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促進 核心素養發展 路徑
引言:初中語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而這些正是構建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因此,如何通過語文教學路徑,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意義
(一)培養情感表達和審美情操
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蘊,通過文學欣賞,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培養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同時,通過欣賞文學作品,學生的審美情操也會得到提高,使其對美的敏感度和鑒賞能力更為敏銳。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不僅包括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更涉及到對文學欣賞、批判性思維、創意表達等方面的全面培養。通過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學生在語文素養上將實現更全面的提升,不僅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有所長進,同時在情感表達、思辨能力等方面也能得到發展。[1]
(二)激發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
創意寫作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作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創意寫作,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表達觀點的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具有積極的影響。語文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和對文本深層次的理解能力,通過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提升其對文本的深度解讀能力。
(三)提高信息素養和團隊協作精神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多媒體教學、網絡資源等,不僅能夠使教學更為生動有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團隊協作元素,例如小組討論、共同創作等,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合作意識,使其在未來社會中更好地適應多元化的團隊工作環境。在信息時代,社會對個體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關注專業技能,更注重個體的綜合素養,通過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學生更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具備更強的綜合素養,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路徑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多媒體技術在很多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也是教育領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對教學形式進行豐富和多元化,而且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給學生們播放音頻和視頻,從而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們對這篇文章進行閱讀,然后再認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課文當中比較關鍵的一些詞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們展示濟南的冬天的視頻,從而使學生更加有效地對整篇課文進行理解,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的記憶,讓他們在聽覺以及視覺的刺激中去感知文章當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2]
(二)對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閱讀質量展開評估
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閱讀量與閱讀品質進行分類評估時,要關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上課時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狀況,看學生是不是真的完成了閱讀任務,而并不是只流于表面。另一方面是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是不是完成了大量閱讀,特別是在對語文課本之外的閱讀量評估上,因為語文課本的篇幅有限,無法完全滿足中學生的閱讀需求,而引導學生們展開課外閱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比如,在給中學生介紹和講解《寓言四則》這一課的內容時,語文教師可在授課的同時,對學生們的閱讀品質做一次評估,先看學生們對這四則寓言的掌握與理解程度,然后教師可以依照學生們對故事的理解和學習深度,來設置課后閱讀的任務和目標,讓學生們在課后展開自主的閱讀。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促使初中生形成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學生形成了好的閱讀習慣后就會有意識地展開獨立、主動的閱讀,而不再需要語文教師的全程指導,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聯系起來,從而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開拓學生的眼界,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高,而且對學生的寫作水平的培養也是大有益處的。[3]
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不僅是滿足當前教育需求的要求,更是為學生未來全面發展打下了關鍵的基礎。這一教學理念的實施將有助于培養更具綜合素養的新一代學生,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社會的變革和挑戰。
參考文獻:
[1]王兵權.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21(36):11-12.
[2]蘇會平.核心素養下的初中生語文教學有效性探究[J].學周刊,2021,10(10):77-78.
[3]馬明明.落實核心素養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深度的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1(3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