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娟



關鍵詞:體育課;“石頭、剪刀、布”游戲;體能練習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4-0087-02
“石頭、剪刀、布”小游戲簡單易操作,規則和方法易理解,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專注力,游戲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筆者將“剪刀、石頭、布”游戲融入體育課體能練習中,增強了練習的趣味性。
一、警察抓小偷
游戲目的:通過“石頭、剪刀、布”游戲,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
游戲方法:“警察”與“小偷”站在相應兩個點位上開始“石頭、剪刀、布”游戲(圖1),勝者可沿線移動一格,也可選擇不動。五局之內,若“警察”到達“小偷”點位,則抓捕成功,“小偷”需完成體能練習任務;若未抓捕成功,則“警察”需完成任務。
游戲規則:若本組學生失敗,下一位替補學生上場;若全組均失敗,進行角色轉換。
游戲建議:每組3~4人為宜;根據練習需求,為負者設置不同的任務;對于中高年級,可要求雙方保持單腳站立,單腳跳移動。
二、打擂臺
游戲目的:通過集體“石頭、剪刀、布”游戲,增強體能練習的趣味性和人際交往能力。
游戲方法:依據操場的點位,形成多條連線,全班同學在中間連線上。任意兩人進行“石頭、剪刀、布”游戲,勝者向西側行進一格,負者向東側行進一格,同一連線上的同學再次進行“石頭、剪刀、布”。到達擂臺的同學為擂主,擂主連贏三次則永久勝利,成為全場監督員;最右側線上的同學完成蹲起10次,可返回一格繼續游戲(圖2)。
游戲規則:只能在同一線上的同學進行“石頭、剪刀、布”。
游戲建議:依據強度需求,選擇不同的姿勢,如馬步姿勢、俯撐姿勢等進行“石頭、剪刀、布”。
三、貓和老鼠
游戲目的:通過追逐跑的形式,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和快速反應能力。
游戲方法:兩隊間隔2~3米面對面站立,進行“石頭、剪刀、布”,負者為“老鼠”,向左側逃跑,勝者為“貓”進行抓捕,終點線前成功抓捕則貓獲勝,未抓到則老鼠獲勝(圖3)。
游戲規則:觸碰到即為抓捕成功;輸者向左側終點線直線跑。
游戲建議:兩隊人數略不同,使每一輪對手不同。
四、你來我往
游戲目的:通過“石頭、剪刀、布”游戲輸贏決定體能練習的次數,增強練習的趣味性。
游戲方法:三人一組,A、B站在同一位置,C站在一定距離處的線后,A跑向C處,與C進行“石頭、剪刀、布”,勝者留在線后,負者跑向B處,與B進行“石頭、剪刀、布”(圖4)。
游戲規則:到達對手1米處進行游戲。
游戲建議:根據練習目的,選取不同的行進方式,如跑步、跳躍、爬行等;兩線間距:低年級可選擇5米左右,高年級可選擇10米左右。
五、攻占堡壘
游戲目的:通過“石頭、剪刀、布”游戲增強體能練習的趣味性。
以呼啦圈為“堡壘”,隨機選擇一位學生站在“堡壘”里,該組其余學生依次上前進行“石頭、剪刀、布”,負者完成練習任務后排到隊尾,勝者站在堡壘里守壘,連續守壘三次以上,可獲得一張“免練卡”(圖5)。
游戲規則:負者按要求完成練習任務。
游戲建議:每組5人左右;根據需求,設置不同體能的練習任務。
六、過關斬將
游戲目的:通過“石頭、剪刀、布”游戲闖關,增強體能練習的趣味性。
游戲方法:設置不同的關卡(如蹲起10個、高抬腿10個等),最初由教師指定守關人,全班學生任選一關開始挑戰,與守關人進行“石頭、剪刀、布”,負者完成關卡任務,并成為守關人,勝者挑戰下一關(順時針)。最先成功完成所有關卡的學生為擂主,下一個通關的學生可以挑戰擂主(圖6)。
游戲規則:順時針挑戰關卡,不可漏項。
游戲建議:根據需求設置關卡任務,有易有難;也可在同一關卡設置多種任務,抽簽選取任務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