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口徑勞動力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成功申報全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98萬人次,培育“畢節工匠”技術技能人才5.47萬人……一項項喜人的成績,一個個詳實的數據,記錄著畢節市推動人力資源開發高質量發展的鏗鏘足音。
2023年,畢節市搶抓省委、省政府出臺推動畢節人力資源開發政策機遇,把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突出位置,聚焦建設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基地,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水平,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全力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各項工作,交出了一份暖人心的人力資源開發答卷。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深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擴大校企合作“訂單班”規模,擴大省內外優質院校面向畢節招生規模,不斷提升新成長勞動力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
走進畢節職教城,各具特色的教學樓呈現眼前,幽美的教學環境讓人賞心悅目。畢節職業技術學院、畢節醫學高等??茖W校、畢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節市財貿學校、畢節市體育運動學校等6所職業院校入駐職教城,初步形成文理兼顧和服務業、制造業、科教文衛并重的專業布局。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畢節試驗區將人口資源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最大職業教育基地,畢節職教城源源不斷地為畢節的建設發展輸出大量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畢節市大力實施職業教育攻堅行動,積極搶抓機遇、夯實基礎、發展內涵,職業院校辦學能力顯著提高,規模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共有中職學校15所、高職高專學校5所,初步構建起以中職為基礎、以高職為主體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形成以位于高新區的畢節職教城為發展中心、以各縣(市、區)職業學校為基礎節點的“1+8”職教區域布局。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畢節市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行政企合作,構建校行、校企、校校企多元育人體系,充分利用川黔、黔渝、筑畢合作平臺,整合各種教育資源,舉辦“畢節班”“威寧班”,擴大省內外優質院校面向畢節招生規模,不斷提升新成長勞動力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截至目前,畢節各職業院校與省內外100余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
畢節打通中高職院?!?+3”培養路徑,啟動首屆“3+4”中本貫通培養模式,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獎項262項,實現歷史性突破。目前,畢節職業院校共有專業272個,專業門類得到優化,構建起門類多樣、初步覆蓋畢節主導產業發展的專業體系。
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畢節職業院校立足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和鄉村振興需求,開設40余個相關專業,服務果蔬、茶葉、辣椒、養殖等特色產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和支撐度。
此外,畢節市通過大力發展社會資本舉辦民辦職業教育,初步形成公辦、民辦、民辦公助互補的多元辦學格局,現有貴州工貿職業學院、黔西市水西中等職業學校、織金縣精誠中等職業學校及貴州省畢節彝文“雙語”職業學校等4所民辦職業院校。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堅持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主抓手,統籌東西部協作和各部門培訓資源,在擴增量、減存量、提質量上下功夫,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畢節市堅持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內在要求,結合本地產業發展和勞動力就業需求,及時出臺《關于深入實施“技能畢節”行動打造“畢節技工”品牌促進就業創業的意見》《畢節市構建技能人才培育評價一體化體系實施方案》等改革文件,推動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質效提升。
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全市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6.25萬人次,培育“畢節工匠”技術技能人才5.13萬人;累計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3個、技能大師工作室27個、公共實訓基地(職業技能培訓基地)5個,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專項考核)11萬人次。
在擴大技能培訓規模方面,畢節市緊貼市場用工和勞動就業需求,聚焦各類重點群體,多層次、多形式開展技能培訓。2023年,全市統籌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0.47萬人次,其中,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和農村轉移勞動力技能培訓等重點就業群體3.86萬人、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7968人、鄉村振興基層骨干培訓7625人、能源煤礦領域安全技能專項培訓3.59萬人。
在聚焦青年技能提升方面,畢節市加快推進初高中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技能儲備培訓,減少無技能低技能群體流入勞動力市場數量,著力為勞動力“續航充電”,提高崗位議價力。目前,共完成初高中畢業生技能儲備培訓10045人、東西部協作技能培訓1.27萬人。
在強化院校作用發揮方面,畢節市推動職業院校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持續發力。2023年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56個,大力實施“雙證書”行動,高職院校畢業生7669人獲得技能等級證書,持證比例達78.42%。
在加快培訓平臺建設方面,全市已建成3個(織金縣、大方縣、威寧縣)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并投入使用。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000萬元支持納雍縣公共實訓基地項目并開工建設,完成金沙縣公共實訓基地項目申報。赫章縣、黔西市、織金縣的3所技工院校已獲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籌設批復并啟動建設,其中,黔西市技工學校已正式批復設立?!熬蜆I技能網絡培育平臺”完成設計啟動建設。申報認定省級職業技能競賽集訓基地1個(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在推動工匠品牌打造方面,畢節市發揮市場主體和各類培訓主體聚合效應,聚焦勞動密集型產業,全力打造“畢節建工”“畢節織工”“畢節鄉廚”“畢節康護”“畢節農技”五大品牌,全年培育“畢節工匠”技術技能人才5.5萬人。
推動就業提質擴容
—堅持人力資源開發就業導向,堅定不移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優服務促就業,推進就業形勢穩中有進。
走進位于七星關區博學路的貴州省畢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寬敞明亮的大廳映入眼簾,創業培訓教室、路演大廳、學術報告廳、交流區、綜合服務區、網格辦公區、孵化企業辦公室等功能一應俱全。
貴州省畢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由畢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合作共建,緊緊圍繞“引進高端、強化中端”的基本定位,建成產教融合、人力資源融合開發、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具有示范區特色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服務水平。
近年來,畢節市為推進人力資源開發,不斷聚力提高人力資源服務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
畢節市以服務市場為中心,以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形式,通過入駐的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公司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有組織地對接本地和沿海企業用工需求,幫助群眾穩崗就業。2023年,畢節市與54個省外城市建立穩定協作關系,有序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11.87萬人,外出務工組織化程度穩定在70%。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百姓福祉。畢節市堅持就業優先,通過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和政策扶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力開發城鎮就業崗位,有效促進勞動者就近就業。2023年,畢節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82萬人。
為進一步提升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組織化程度,畢節市積極探索創新“云上就業”服務模式,組織開展“千村直播”帶崗大賽,催生“帶崗主播”新就業形態和“畢節帶崗主播”勞務品牌。畢節市推動市場化社會化就業與政府幫扶相結合,努力擴大就業容量,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形勢穩定。
畢節市強化數字賦能,推進全口徑勞動力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深化,“畢節掃碼找工作”人崗匹配度不斷提升,建成9個零工市場,登記零工2.86萬人,發布企業用工信息7.28萬條,累計促進就業6.56萬人次。創新開展“夜市攬才”招聘活動15場,發動376家用人單位開發9425個崗位,共促成1865人達成就業意向,共建粵黔協作“一縣一企”穩崗就業基地14個,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全覆蓋。
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通過實施“人才強市”引才計劃、重點人才五年倍增行動計劃、重大項目“揭榜掛帥”,組織開展各類人計劃申報評選等,加大優秀人才引進培養力度。
走進畢節市“人才之家”,溫馨舒適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畢節市“人才之家”充分整合貴州省畢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貴州工程應用技術 學院園區現有資源,既融為一體又獨立成區?!叭瞬胖摇蓖ㄟ^線下、線上兩個服務載體,為全市各級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綜合服務保障,打造全市高層次人才“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畢節市“人才之家”由畢節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建設,總面積800余平方米,具備人才政策咨詢服務、人才風采展示、人才學術交流等功能。
推動建成畢節市“人才之家”,為全市專家人才搭建起一個溝通學習、交流合作、休閑聯誼、共謀發展的“一站式”人才服務綜合平臺,給專家人才提供了更加快捷的辦事體驗、更加優質的服務感受、更加舒心的交流環境,讓專家人才在畢節干事順心、發展安心、生活舒心。
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人才作支撐。畢節市印發《畢節市高層次人才服務指南》《畢節市人才引進與跟蹤服務管理辦法》,制定出臺《中共畢節市委關于推動新時代畢節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畢節市“四不唯”人才引進管理實施辦法》,深入落實《畢節市加快推進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1+5”系列改革方案等,不斷完善政策體系。
畢節市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探索人力資源開發新舉措,通過聚焦人才培育、人才品牌、人才技能、人才輸送,推動人力資源開發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市引進各類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609人,引進留用“銀齡計劃”退休專家182人和“四不唯”人才8人。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畢節市全力推進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全力建設人才聚集洼地,創優人才發展環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開展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培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省市重點產業人才,創新實施高層次專家骨干培育工程,創建“骨干培育專家工作室”,圍繞“六大產業基地”建設加大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建設和優秀企業人才培育力度。
人才是第一資源。畢節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圍繞“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人力資源開發培育基地”的戰略目標,著力開展高端人才引培、強化中端人才培育、推動初端人才倍增,全面推進人力資源開發,為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提供堅強的人力資源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