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過年。
一句簡單的話題,可知有多少紛繁瑣碎,藏于年的里邊。過字十二畫,下筆豎在先。年字六筆畫,揮毫撇在前。一豎一撇,字面上直來曲去,筆畫里合老合生,五行中廣布虛玄。
說過年簡單,卻也簡單。因為春節俗稱過年,只是一種傳統的禮俗,始于虞舜,及今已有四千多年。過年,根植于社會,活躍于民間。春天來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遠方的親人回家了,年就到了,年味濃了,就是過年。一家親人團聚,其樂融融,情意如此纏綿。人同此心,心共此時,讓人心馳神往,夢繞魂牽,這就是過年。
然而,過年又極為繁瑣,足以攪動心海之波瀾,讓人意亂心繁。
從進入臘月開始,人們便早早打起了過年的算盤。
廿三日,虔誠完福、敬送灶神,忙于張羅民間\"過小年\"。
廿五日,進入年假,置辦年貨,不分少錢多錢,反正都在突擊花錢。
大掃除、洗被褥、搞衛生,宰豬羊,殺雞鴨,男女老少沒得清閑。除夕拜祖,守歲團圓。吃年夜飯,派壓歲錢。子夜開門,迎春接福,鞭炮鼓樂喧天。初一梓叔拜年,初二女兒歸寧,初三舉帚送窮,初五假滿出年。這天迎回一灶神、喜接財帛神仙。掐指算來,半月十天,夙興夜寐,連續“作戰”,委實是累不堪言。
繼而喜開新正,生意人忙于開市,打工族爭趕時間,工薪層急著上班,農家人擼袖田園。一夜夜,一天天。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又是新春過年。君知否?緣何勞累的人們,寫在臉上的,全是笑逐顏開,雖苦猶甜?
客俗云:年年辛苦年年過,年年吉慶年年興。竊以為:天下人所以樂此不疲忙于過年,這正是年的魅力,年的新鮮,這就是家國天下,喜樂人生!
【七律】甲辰元宵吟
袁光明
龍騰華聶醉鄉春,十五元宵樂萬民。
火樹煙花迎節慶,歡天喜地鬧凡塵。
客家鑼鼓增祥瑞,比戶張燈引鳳麟。
祈福人間皆景泰,傳承禮俗毓人倫。
【七律】喜迎新春
林偉波
歡歌笑語慶團圓,喜接辰春生瑞煙。
竹報三多家業旺,梅呈五福子孫賢。
杯杯陳酒迎新歲,對對紅燈送舊年。
玉兔歸航奔月殿,金龍舞墨寫雄篇。
【七絕】情暖今宵
鐘 儀
春暖端城折柳腰,月圓花好鬧元宵。
鷺鳴鶴戀星湖醉,燕舞龍騰映碧霄。
老促會寒冷之中送春風
盧忠仁
【七律】慰問“五老”人員
霏霏凍雨掩村晨,家在深山有遠親。
暖手殷殷傳愛意,誠心熾熾送時珍。
漫聊昔日烽煙事,暢敘新期幸福身。
木炭紅爐茶當酒,笑聲釀出滿庭春。
【七律】訪問受助學生
幾間磚屋繞籬瓜,兩個殘人三個娃。
談訪學生寒假事,探尋家長內心痂。
青春有意云天遠,白發無驚風雨斜。
門外蒼山相對笑,贈余詩意伴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