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玻村,位于肇慶市懷集縣坳仔鎮境內西南部,坐落在綏江河畔,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人口1790人。
璃玻村的民居依山而建,臨水而筑,一排排舊舍新居沿著綏江河畔次第展開。村前綏江河碧水滔滔,波光粼粼,堤岸邊榕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村后群山巍巍,茂林修竹,綠海綿綿。村居、翠竹、榕樹、江水、船只、小車,構成一幅動靜相宜的立體畫卷,一派風貌別致、生態獨特的自然環境。
做大做強“厘竹”文章
璃玻村擁有集體山場7900多畝,盛產茶稈竹(俗稱“厘竹”),種植及加工厘竹,是該村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近年來,璃玻村立足本地厘竹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通過盤活厘竹資源,制定和出臺激勵方案,采用“以獎代補”的形式,積極開展林道修建工作。該村在石川、流坑等集體山場修建林道約8公里,降低了厘竹運輸成本,增加了資源效益,加快了厘竹加工業產業化、集約化進程,使厘竹加工業向深度、廣度加工發展。全村現有厘竹加工企業6家,年加工量達到3000多噸,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達36.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5萬多元,全部蓋起了鋼筋混凝土樓房,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璃玻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的作用,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模式。一是搭建黨群商議“橋”,讓黨員群眾共同參與村務管理,民主監督,搭建村民自治平臺,建立起干群團結的“連心橋”。二是網格管理聚人心,對全村的人居環境、調解糾紛、治安管理等事項進行網格化管理。三是專項行動齊發力,每半月扎實開展“垃圾整治、污水處理、庭院清掃”等專項整治行動。同時,扎實推行人居環境“紅黑榜”制度,對轄區內的農村生活垃圾、水環境管護、農村公廁管護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四方面針對性開展整治工作,紅榜進行生活物資獎勵,黑榜進行公開通報批評,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形成了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彼此激勵的良好氛圍,促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顯著提升。
聚焦精神文明建設
璃玻村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積極開展全國文明示范村創建活動,加固河堤榕樹生態景觀屏障,厚植榕樹根基,筑牢防洪堤壩,建設了村內休閑的小公園。并在完善黨群服務中心的基礎上,配套建設留守兒童之家、休閑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充滿人情味的共建共治共享生活空間。此外,每年都利用重大節假日,開展一系列的文體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璃玻村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璃玻村2017年入選廣東省首批健康村試點,并榮獲“廣東省文明村”稱號以及“全國文明村鎮”稱號;2018年被評為肇慶市“西江黨旗紅”先進基層黨組織;2020年順利通過復審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并榮獲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三年被評為懷集縣“五星”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