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宣
阜南縣苗集畜牧獸醫站,安徽阜陽 236301
雞呼吸道疾病的誘因很多,通常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雞的呼吸道引起快速發病的疾病,發現時已經發生大面積的感染,且難治愈,給養雞產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了解發生原因和及時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雞呼吸道疾病俗稱雞呼吸道綜合征,誘發呼吸道綜合征的原因較多,有病毒和細菌感染以及不良的外部環境所致。雞呼吸道綜合征的重要特征是該病的傳染源較多且多種傳染途徑,感染病毒經由咳嗽、飛沫等傳播,被環境污染的畜禽飼料和水源也是重要傳染源,無季節性,喜低溫,常暴發于春冬兩季,雞群呼吸道綜合征在實際飼養環境中的產生常常是由病毒性與細菌性相互作用,甚至交叉感染引發的,這就使得發病的因素復雜化,對癥下藥困難。當雞群出現病癥后,由于免疫接種的不合理、改變飼養環境和氣候的驟變都可能致病發生,室外養殖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多。雞群的養殖密度較高,舍內的通風換氣不足,有害氣體影響家禽的呼吸道黏膜和損傷呼吸道內的細胞。雞患呼吸道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打噴嚏、張嘴呼吸、四肢無力等,而且眼部也有突出的水腫,食量明顯減少,其產蛋率和蛋殼質量遠不如正常雞,感染嚴重的還會出現死亡。
雞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一類接觸性呼吸道病癥,家禽感染后癥狀為頻繁腹瀉,糞便黃色,出現暫停產蛋等,患病雞的雞冠以及肉髯等部位出現青紫色,防控困難。
雞的慢性呼吸道綜合征是由于雞敗血支原體病毒感染所導致的一類慢性病癥,無季節性,臨床表現主要是呼吸困難、干咳、臉部及眼瞼的水腫等。
雞群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所致的一類嚴重接觸傳染性疫病,由于沒有明確的易受雞個體種類,感染的病雞個體表現萎靡,動作疲軟,呼吸困難,咳嗽,排泄物發黃,患病后傳染性更強,造成防控病毒形勢困難。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病因是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后的表現主要為呼吸急促、抵抗力降低、不能產蛋等,嚴重時發生站立障礙、鼻腔水腫等表現情況。
由于在養殖過程中的飼料原料搭配不能滿足不同階段的雞群營養需要,或產生霉變的飼料對雞個體的正常生長造成阻礙,不能及時為雞群供給充足的原料和營養搭配均衡的膳食纖維,會引起雞的抵抗力降低,削弱了雞群對病毒的抵抗性,使雞群更容易遭受致病菌傳染而發病。飼料中缺少維生素A和維生素E,將導致雞群氣管黏膜的防御性減弱,促使病原菌透過破損的黏膜而快速入侵雞的免疫系統。
養殖環境不消毒會滋生病菌,而養殖器具的不衛生也會引發雞呼吸道綜合征,部分飼養戶未及時清除雞舍里的糞便,這就給病原體和細菌的生長繁衍創造了條件,從而提高了雞呼吸道病癥的發生率。飼養密度大,通氣換氣的工作不及時,從而造成雞籠內有害氣體含量超標,對雞群的呼吸道內黏膜造成損傷,造成雞群內感染范圍的擴大。另外就是雞舍內溫度及濕度的把控,環境溫度降低會引起雞呼吸道黏膜分泌機制的增強,排水力量變差,從而使呼吸道內積累病菌,同時氣溫與相對濕度過高時,會使肉雞的通氣頻率提高,使呼吸道黏膜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傷,也提高了呼吸道病變的發生率。
在雞呼吸和飲水的過程中,病菌也會借助空氣、飲水等進入雞的體內,使雞呼吸道內發生病變,特別是秋季,隨著機體水份揮發,雞個體的活動量減弱也給細菌寄生創造了有利條件。雞呼吸道的常見病一般有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患,沙門氏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病毒等為病毒性傳染疾病創造了可能。而急性支氣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為病毒性疾患,同時,寄生蟲傳染也會導致雞呼吸道疾病的出現。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呼吸道病常常為幾種病原菌的混雜傳染,而且在實際的觀測與預防上有很大的迷惑性。
法氏囊也是雞體內的主要免疫器官,但法氏囊若對強毒株疫苗的應用不恰當則會減少對疫苗免疫抗體的生成,還有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雞馬立克氏病等疾病的免疫抑制都會引起呼吸綜合征的反復暴發。在雞的繁育過程中,養殖戶對于疫苗免疫程序沒有足夠的重視,容易在疫苗免疫后出現特殊情況,在注射疫苗后出現應激、營養不良等而造成免疫異常,會引發疾病的可能性。
隱孢子蟲病與住白細胞原蟲病都是導致雞群肺部病變的因素,隱孢子蟲病主要由隱孢子蟲寄生在家禽肺部黏膜,導致家禽產生啰音、咳嗽、四肢無力,打噴嚏。住白細胞原蟲病主要出現在夏秋季,由蚊子傳播,當患病雞出現呼吸障礙時如不能及時發現,很容易導致咯血,嚴重的還會出現窒息死亡的情況。
養殖雞群時要保證給雞群良好的飼料,同時要注重各種營養素的搭配,保證不同營養素搭配均勻,滿足蛋雞的實際需求,從而使雞群免疫能力得到改善,增加抗擊疫病能力。在確保蛋白質、淀粉和葡萄糖等高能量飼料的供應以外,更要注重飼料內氨基酸和常量營養素的均衡,如果缺少其它營養或微量元素,有可能導致免疫功能差,確保滿足雞群對營養的需求,以提高雞個體的免疫抵抗力,減少疫病發生率,但不能頻繁進行原料的互換,既不要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也不要把某些被殺蟲劑或化工產品所污染的飼料給雞群飼喂,如果需要換料時務必進行過濾,以保持雞群消化道內菌群的均衡,以減少呼吸道綜合征的出現。
對雞養殖管理中最關鍵的問題是要確保雞飼料的質量安全,并針對雞在不同的發育時期選用適當的飼料,適時進行一些微量元素與膳食纖維的補充,以順應雞個體在發育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供給。加強飼養管理,控制飼養密度,注意通風換氣,從而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濕度適宜,減少有害氣體、粉塵對雞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病原細菌以及病毒的濃度,同時舍內相對濕度也要控制適當,如過分干燥,則呼吸道上皮纖毛動力減弱,黏膜干澀,而如果相對濕度太高,則還會提高大腸桿菌乃至霉菌的傳染概率,因此要做好舍內溫度的適當調整。
在對雞呼吸道綜合征的防治中,應做好雞場的日常觀察與監管,從而準確地識別雞個體感染并發生肺部病變的情形,進行有效地隔離消毒處理。在對雞場和雞舍進行檢測時,應設置和落實更合理的檢測方式以改良雞場環境,在檢測雞場時可以通過對雞場和禽舍進行定期的記錄查看,記錄雞群的情況及其活動狀態,從而為今后的檢測提供數據。如發現雞個體存在相關呼吸道綜合征癥狀的情況,要及時處理,避免病情蔓延和傳染。
在診斷雞的呼吸道綜合征時應首先仔細分析病因,做好源頭的切斷,以確定病原菌,然后再合理地用藥,并對癥處理,切勿盲目用藥,因為造成雞呼吸道綜合征發病的病原菌有多種,盲目的選擇藥物會對于其他病毒產生不可控的情況,所以在應用藥劑前必須針對感染雞個體的臨床表現,正確地診斷需要采用哪類藥物。對雛雞來說必須進行用藥預防,用鏈霉素噴灑或卡那霉素滴鼻,但是受到藥物價格的影響,通常都會采用其他抗生素類藥物來作為血清抗體進行防治,例如泰樂菌素或氧氟沙星等,將其和飼料混用來防治肺炎或支原體性呼吸道疾病,切合實際調整用量。藥敏測試也是必須的,在診斷雞個體呼吸道綜合征時,由于本病通常是由于微生物與病毒的傳播而發生,所以在開展藥敏試驗后,再進行綜合診斷的選擇,以提高診斷療效,避免疾病的擴散,保證雞群養殖的安全,降低雞群養殖與后期防治的成本。
病毒性呼吸道病對抗生素和生物合成制劑都有著一定的拮抗性,但有時為避免細菌繼發感染,可合理應用抗生素配合板藍根、銀素等,另外就是采用疫苗注射藥物防治或采用適當的血清抗體療法。細菌性感染時,可首先應用氟喹諾酮類藥物,在對待其他真菌性病毒時,例如曲霉菌病可以用制霉菌素、硫酸銅少量等飲水治療,霉漿體病可選用泰樂菌素(0.05%)、北里霉素0.05%、紅霉素(0.05%)或枝原凈(0.015%),經飲水投服。如果雞群呼吸道綜合征在初春暴發,宜飼喂或在飼料中摻些魚肝油粉,因為魚肝油粉里的維他命A、D、E,能提高黏膜細菌的免疫抵抗能力以及增強抗體的形成速度,發現患病要快速、正確地判斷,結合藥敏測試針對性用藥,避免傳染范圍不必要的擴大。
從環境入手分別進行圈舍消毒,環境消毒,食用具、飲用水源及過道消毒。采取全進全出的管理模式更為安全,在雞出舍后對雞舍進行清洗、消毒,切斷病毒細菌的二次傳播,消毒噴壺消毒30min,放置24h,重新飼養和引進圈內雞群。經常對雞的引用水源進行清潔(消毒抗菌),避免細菌與傳染性病毒貼附滋生,減少雞群由于飲水或飲食時引起肺部免疫環境的病變。另外要對雞群的器皿進行清潔,定期對使用過的料碟、料瓶等飼料工具進行清潔消毒。要搞好雞舍的滅菌管理和保持光線充裕,在保持雞舍高溫的前提下進行通風換氣滅菌等,保證雞舍內有害粉塵含量降到最低,保證不對雞群造成影響,掌握好雞舍的相對濕度、飼料密度等,做好消毒殺菌,減小刺激,還要定期對雞的個體進行消毒記錄,運用消毒噴壺每天1次,消毒噴灑時間不要過長,以免影響舍內濕度。
另外對于用具的消毒,用0.01%菌毒清或0.05%強力殺菌液清洗干凈,風干使用。注意雞群的糞便和掉落的羽毛,這些都是攜帶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病毒的主要載體,定時對料溝、雞舍雞群聚集地面等處進行清掃,以做好雞舍內驅蚊和滅鼠的工作,阻斷相關病毒的傳播途徑,并進行通風換氣,以截斷傳染源。此外雞的排泄物中還會生成一些有害氣體,是雞產生呼吸道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所以通風換氣和完善并實施消毒殺菌的技術流程非常關鍵。
在飼養過程中要及時發現雞群中的患病雞以及出現停產情況的雞個體,不允許將病雞吃掉或者喂犬出售,患病雞體內有著多種病原體,如處理不當,會造成疫病的擴散。病死雞以及患病雞的處理方法可以采用坑埋或者焚燒等。焚燒法的優點為可徹底殺死病菌,不會污染水源,推薦采用焚燒做法。
在對雞群免疫注射時,要針對養殖戶所在區域的疾病流行狀況和養殖戶雞群的生長發育等情況制定合理的免疫流程,并按照實際狀況對免疫程序作出合理調整。在應用疫苗的過程中,不但要選用專業安全的疫苗生產商,同時還要根據疫苗的應用介紹進行正確的使用,避免不合理免疫流程。為提高疫情應用效率,一般可以于免疫前5天在雞群飲食中加入黃芪多糖,或在飼料中加入動物營養來保證免疫功效。在免疫注射時,特別要注意對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免疫調控性疾病的免疫注射。
另外,免疫過程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地調整與落實,所以何時注射疫苗應針對雞群中雞個體的健康狀況,并根據周圍環境或患病癥狀出現的狀況進行靈活運用,堅持在免疫監測系統引導下實施科學免疫措施,促使雞個體形成相應的特異性抗體,才是防控疾病的關鍵措施。進行雞的免疫接種需要將消毒措施做好并預防用藥,避免雛雞階段受到病毒的侵入,例如傳染性法氏囊病以及馬立克氏病等是可以通過合理的預防而進行免疫的。滅活傳染性法氏囊病毒疫苗毒株感染力應適中,感染力過高的法氏囊病毒會引起免疫抑制,起不到疫苗免疫實際效果。
疫苗的注射,盡量通過滴鼻、噴霧等方式完成,從而增強對雞個體的局部抵抗力。進行飲水免疫注射前,要保證飲水溫度合適和清洗干凈,且疫苗稀釋濃度適當,同時在飲水中預先加入0.25%~0.5%脫脂乳粉溶解后再加入疫苗,以實現有效防治疾病的目的。另外,疫苗注射需要關注雞個體,防止注射過程中產生應激反應,從而提高免疫能力,增強免疫作用,同時應做到在免疫接種前后第4天停服抗生素、磺胺類藥物。
綜上所述,在雞群的呼吸綜合征預防過程中,由于有些呼吸道病癥引起的因素不同,臨床癥狀的表現形式卻類似,這應做好前期記錄,積極進行相應預防工作,切實有效地防止雞呼吸道病癥出現,通過了解各種呼吸道病癥的主要特征與特點更有效地對癥下藥,做到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保障好雞個體以及雞群的健康生長,維護養雞戶的實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