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
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銅仁 554109
牛結節病是由病毒引發的牛全身性皮膚傳染病,雖然牛結節病不會傳播給人類,不過其在牛群中的傳播速度較快,并且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同時還會造成諸如不孕不育以及產奶量下降等問題,如果養殖戶缺乏重視以及治療和防疫措施,則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為此,牛養殖戶必須要加強對牛結節病的重視,并且要做到早發現、早控制、早治療,并且選擇科學的防疫措施,以減少牛結節病所帶來的損失。
牛結節病屬于山羊痘病毒,作為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皮膚病,其能夠在55℃的條件下持續存活2h,而且其對于牛的成長和生殖繁衍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不同的牛感染牛結節病之后會造成不同的危害,其中奶牛感染牛結節病后會導致產奶量大幅降低、妊娠期母牛感染牛結節病后會出現流產以及乳房炎癥的情況、公牛在感染牛結節病后會出現不孕不育的問題、犢牛在感染牛結節病之后會對生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由于牛結節病是因為病毒所感染的,因此牛結節病的傳播范圍、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都非常強,而且牛結節病和牛本身的因素沒有任何關系,并不會受到性別、年齡和品種等方面的影響,所有牛都有潛在患有牛結節病的可能,其中哺乳期的母牛和泌乳期的奶牛發病概率非常高。
牛結節病的感染和傳播的源頭基本都是攜帶病毒以及已經發病的牛,由于牛結節病毒會在牛的體內長時間處于潛伏狀態,因此很多養殖戶在引進新牛以及養殖過程中很難第一時間發現病牛,而病毒在牛群當中的隱性傳播也會導致牛結節病出現大規模干擾的情況。牛結節病的病毒通常會在牛體內的液體當中,包括血液、唾液、精液以及皮膚結節等,因此牛結節病毒的傳播途徑也基本以牛的液體傳播為主。例如在牛的日常飼養過程中,病牛和健康的牛同時使用一套飲食設備、同時食用飼料和飲水都會導致牛結節病的傳播;而且病牛的糞便和尿液也會導致牛結節病的傳染;哺乳期間的母牛也會將牛結節病傳染給犢牛;牛在交配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牛結節病傳染的情況;而像是蚊蟲叮咬等途徑,更是導致夏天牛結節病大規模傳播的主要因素[1]。
近幾年來,我國牛結節病的傳播范圍非常廣,例如新疆、廣東、河南等地都曾暴發過較大規模的牛結節病,而且其他地區也會出現小規模暴發,因此牛結節病成為了我國畜牧養殖業必須要重視的傳染疾病之一。
通常來說,牛結節病的潛伏期一般會存在4周,在潛伏期之后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感染癥狀,其中持續高燒不退是最明顯的癥狀之一,甚至會達到41℃以上。牛結節病的感染初期通常會表現出鼻炎、結膜炎等癥狀,而且病牛的眼部和鼻腔中也會存在大量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會造成病牛眼部和鼻腔發炎的情況。與此同時,病牛皮膚出現大面積結節也是牛結節病的重要感染表現,牛結節病所產生的結節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在觸碰時病牛會有疼痛感表現,而隨著病情的惡化,病牛皮膚的結節也會逐漸發生諸如壞死、潰爛的情況,而且潰爛的結節會招致蚊蟲的入侵,進而導致病牛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在壞死和潰爛結節結痂并且脫落之后,牛的皮膚表面會存留一個較深的洞,洞內很容易因為蚊蠅等昆蟲以及病菌造成蠅蛆病或者其他病菌感染的情況,進而導致病牛的免疫系統遭到嚴重攻擊以及嚴重的病情惡化現象[2]。除此之外,牛結節病還會導致病牛的淋巴結腫大,甚至會造成肺炎等癥狀。
在對因為牛結節病致死的牛進行解剖后發現,牛結節病所造成的病變通常會集中在牛身體當中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生殖系統的黏膜當中,其中鼻部、肺部、氣管和支氣管、口部、咽喉、皺胃、母牛的乳房和子宮壁等部位非常容易出現病變的情況。除此之外,牛結節附近會出現發炎的情況,牛結節的皮下組織和結締組織會出現紅色或者黃色的膿液。因為牛結節病致死的牛全身存在嚴重的水腫和表皮增生的表現,皮下組織的血管會形成栓塞以及出現發炎癥狀。除此之外,病牛的淋巴液還會導致皮炎以及淋巴炎的出現,因此很多病牛在患病后會出現跛腳的情況。
牛結節病雖然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不過牛結節病初期和牛皰疹病毒-2BHV-2感染情況非常相似,同時也有因為蚊蟲叮咬導致的盤尾絲蟲病等疾病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因此在確診的過程中,必須要在實驗室中進行病原學和血清的技術檢測,采用PCR病源鑒定來對病牛的結節、鼻部液體、血液等進行檢測,以確保能夠對牛結節病做出準確判斷。
做好及時治療是保障減少牛結節病重病率、致死率和傳染率的重要途徑,為此,牛養殖戶在發現牛出現臨床癥狀時,必須要及時上報當地動物檢疫防疫部門,并且及時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在確診后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首先要做好驅蟲工作,需要對病牛皮下注射伊維菌素注射液、氯氰碘柳胺鈉注射液,其中350kg以上的牛需要注射15mL,犢牛則需要注射1mL,兩側各需要注射一針,5d后注射第二次;其次要做好消炎,利用雙黃連注射液加400萬IU注射用青霉素鈉各一支進行皮下注射,其中350kg以上的牛需要注射5次,犢牛只需要一次,連續注射一周左右便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再次需要做好排毒工作,采用牛結凈、板青顆粒各200g灌服,連續2周左右,同時還可以拌入到飼料當中用于群體預防;最后則是要做好消毒和阻斷,可以采用聚維酮碘溶液、稀戊二醛溶液等消毒劑進行每日消毒,或者采用100g卡巴匹林鈣、100g小柴胡、200mL雙黃連口服液以及300g芪貞增免顆粒,兌水供牛群自由飲用,以確保能夠有效控制病毒傳播[3]。
牛養殖戶管理問題是牛結節病防疫工作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多養殖戶缺乏先進的養殖理念和知識,而且缺乏對牛結節病和牛結節病毒疫苗的重視,因此在養殖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規范引進新牛、牛舍環境差、不及時消毒、病牛不及時上報隔離、死牛不及時處理等情況,進而導致牛結節病容易出現大規模傳播的問題。
很多養殖戶雖然具有一定的防疫意識,但是在選擇疫苗時并沒有意識到疫苗質量的重要性,會選擇便宜但是質量較差甚至假冒的疫苗,因此很容易導致牛群無法形成有效抗體的情況。與此同時,在疫苗運輸方面很多養殖戶也缺乏科學地運輸,通常會將疫苗和冰塊放在一起,而且不會配置專門的保溫箱,因此很容易導致疫苗在運輸途中失效的情況。
部分牛養殖戶在做防疫工作時并沒有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包括操作不當、程序不合理等都會造成防疫不合格的情況。例如對于疫苗劑量控制不科學、隔離牛舍設計不合理、無法做到科學消毒等,都導致了防疫效果不足的問題。
為了能夠加強對牛結節病的預防,各地必須要加強對牛結節病的宣傳和防護工作,確保牛養殖戶能夠通過宣傳教育意識到牛結節病所帶來的危害,與此同時還能了解牛結節病的臨床表現和判斷方法,以確保能夠加強牛養殖戶的牛結節病防控意識,一旦出現牛結節病則需要確保牛養殖戶能夠第一時間上報當地動物檢疫防疫部門,避免出現牛結節病大規模傳播和感染的情況。
與此同時,加強養殖戶的牛場管理工作是尤為重要的,當地動物檢疫防疫部門應當督促養殖戶加強牛場環境管理工作,確保通過定期檢查以保障養殖戶牛場能夠滿足防疫工作需求,并且滿足養殖環境衛生管理制度。養殖戶也需要定期對牛場進行清理和消毒工作,確保每個設備都有固定的使用對象,例如每頭牛的食槽、水槽等不會出現混用的情況,避免出現因為設備混用而導致牛結節病毒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與此同時,養殖戶在夏季還需要加強蚊蟲驅趕、消毒清潔等工作,以避免牛結節病毒在養殖場中出現大規模傳染的問題[4]。
養殖戶還需要做好臺賬記錄,要對消毒情況、設備使用情況、清潔情況做好全面的記錄,以保障牛場的環境衛生工作能夠得到全面管理。而且牛場的進出入管理也需要做好記錄和監管,一定要避免無關人員隨意進出牛場,需要進出牛場的人員必須要經過全面地排查以及消毒處理,避免出現牛結節病毒進入牛場的情況。
除此之外,加強牛養殖戶的養殖水平和經驗是非常重要的,當地動物檢疫防疫部門必須要加強對養殖戶的培訓和教育工作,確保養殖戶能夠養成良好的防疫習慣,保障能夠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同時還要做到加強養殖人員的管理,確保養殖人員具有良好的防疫設備,以確保能夠利用更加科學的養殖方法為防疫工作打好基礎。
目前在牛結節病的防治工作中,疫苗接種是減少牛結節病發病率以及病重率的重要方式。為此,當地動物檢疫防疫部門一定要普及好疫苗知識,確保養殖戶能夠了解疫苗的作用并且具有強烈的疫苗接種意識,以保障養殖戶能夠主動參與到疫苗接種工作當中,以便于加強牛結節病疫苗的普及率,減少牛結節病傳播和感染對于我國牛養殖業的發展造成過于嚴重的影響。為此,當地動物檢疫防疫部門除了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加強疫苗宣傳外,還需要通過實際考察和科普了解當地牛養殖戶的牛結節病疫苗接種情況,在生產實踐中,常用5~8頭份羊痘疫苗尾根皮下注射,取得較好地預防效果,對于沒有進行接種疫苗的牛養殖戶要做好教育工作,以確保牛養殖戶能夠主動接受牛結節病疫苗接種。與此同時,若是某地區已經出現了一定規模的牛結節病案例,疫苗量則需要根據情況進行提升,以避免造成疫情規模擴大的情況。在完成牛結節病疫苗接種之后,動物檢疫防疫部門需要定期做好免疫檢測工作,一旦出現疫苗失效則需要及時進行接種。除此之外,各地動物檢疫防疫部門還需要做好疫苗采購渠道的控制,確保疫苗能夠通過正規、正式的渠道進行采購,以保障疫苗的防治效果、疫苗的質量都能滿足牛結節病防治工作的需求。
如果在牛結節病發生后出現病牛患病嚴重而且難以治愈的情況,養殖戶一定要及時對病牛做好無害化處理,避免病牛的尸體造成牛結節病出現大規模傳染以及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情況。在處理病牛尸體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焚燒加深埋,以確保病牛尸體能夠得到全面無害化處理。
若是患病牛的病情相對較輕,而且能夠得到有效治愈,養殖戶必須要根據病牛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式:首先則需要對病牛進行全面隔離,并且利用過氧乙酸對病牛展開全面消毒,同時還需要注意隔離環境的清潔以及蚊蟲消殺工作,以確保減少病牛對外界造成影響;其次則是要選擇合適的藥物,其中青霉素對于癥狀較輕的病牛來說是尤為重要的[5]。
綜上所述,牛結節病不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而且會對牛群產肉增重及毛皮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牛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對牛結節病加強防控,通過強化飼養管理、加強放牧管理、做好藥物預防、落實防疫消毒、開展免疫接種等舉措,切實降低牛結節病發病概率。所以為了能夠減少牛結節病對牛養殖戶的經濟利益帶來嚴重的影響,養殖戶必須要具有基本的牛結節病判斷能力,并且要及時做好隔離、治療以及預防措施,要確保能夠做到科學預防、準確預防,為減少牛結節病影響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