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復禧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甘溝驛鎮人民政府,甘肅白銀 730717
隨著羊肉需求量的不斷增加,羊養殖業拓展速度相對較快,表現為各地養殖規模擴張,交易頻率較高的特性,這也導致羊支原體肺炎日益呈高發態勢。羊支原體肺炎具有傳染性強、致病率高、凈化難度大的特點,一旦暴發該病,不僅會對羊養殖效益造成嚴重損失,而且會對羊養殖業健康發展帶來較多負面影響。
我縣養殖戶陳某共飼養山羊106只,采用半牧半舍、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開展防疫免疫工作,羊群生長態勢良好。2022年4月19日,一個羊舍內的2只山羊突然出現呼吸急促、咳嗽、體溫升高癥狀,養殖戶陳某在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將患病山羊隔離開來,并對圈舍進行了全面消毒,同時使用頭孢噻呋鈉、地塞米松、安乃近等藥物對患病羊進行了簡單治療,但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此后幾天羊群依舊出現陸續發病現象。養殖戶陳某隨即將疫情上報,防疫人員到達陳某的養殖場后,發現羊舍溫度較低,地面潮濕,糞便清理不及時,具有強烈的氨氣氣味。同時養殖密度過大,每個羊舍飼養21~27只山羊,沒有根據山羊年齡大小、體型強弱分群飼養。根據羊群發病情況,結合病例診斷、實驗室診斷方法,最終確診為羊支原體肺炎,隨即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了防控,從而使羊支原體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從羊支原體肺炎暴發到確診共有24只山羊,死亡3只,均為3月齡斷乳羔羊[1]。
患病山羊主要表現為持續高燒,體溫最高可達42℃,精神萎靡,氣喘,干咳伴隨哀鳴聲,采食下降,心跳加快,被毛凌亂,呼吸急促,呼吸頻率可達80~120次/min,個別患病山羊還會出現濕而短的咳嗽。與此同時,患病山羊的鼻孔和眼角會流出大量膿性分泌物,附著在上唇和鼻孔部位,部分鼻孔處的膿性分泌物還會夾雜少量血液。輕輕按壓患病山羊胸腔部位,患病山羊會表現出強烈疼痛感。對患病山羊進行叩診,能夠發現病羊肺部出現異常聲響。如果沒有對病羊進行及時治療,病羊還會表現出無法正常呼吸、腹部收縮、目光呆滯、四肢伸直、倒地不起等癥狀,此類癥狀在老齡羊群和幼齡羊群尤為明顯。
對3只病死羔羊展開解剖工作能夠明確,這類疾病主要對羊的肺部以及胸腔進行破壞。胸腔蓄積有許多淡黃色積液,纖維素蛋白暴露在空氣中會發生凝固,同時胸腔內的臟器互相黏連,無法正常分離;肺臟水腫明顯,顏色呈灰色或紅色,表面存在許多突出的病變區,切面呈現大理石樣變;胸膜粗糙、變厚;縱膈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腫大充血,切面存在許多汁液;腎臟、脾臟充血嚴重,同時腎臟表面還會出現較多分散出血點。
對患病個體當前所表現出的各類患病癥狀以及病理變化展開分析可以初步確定為羊支原體肺炎。為了強化后期治療成效,要將實驗室診斷的方式展開應用,提升診斷工作的準確度。此時要在無菌環境下對患病個體的淋巴組織、肺臟、肝臟、胸腔積液部分病料制成涂片,分別運用吉姆薩染色劑和革蘭氏染色劑染色。染色后放置到顯微鏡下觀察,吉姆薩染色劑染色后發現許多大小介于0.3~0.4μm,形態各異的致病菌,而革蘭氏染色劑染色后并未發現致病菌。將病料接種到血清瓊脂培養基上培養72h,發現培養基上生出煎蛋狀中間凸起的微黃褐色菌落,由此最終確診為羊支原體肺炎。
根據患病羊體重,按照0.1g/kg的比例為其肌肉注射泰樂菌素,每天2次,連用3d。對于高燒不退的患病羊要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按照0.1mL/kg的比例為其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每天1次,連用3d。除此之外,要注重為患病羊強心補液,可以按照0.2g/只的比例,為患病羊靜脈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每天1次,連用3d。同時按照0.2mL/kg的比例選取復方維生素B注射液,按照1g/kg的比例選取維生素C,將兩種藥物混合為患病羊肌肉注射,每天1次,直至患病羊痊愈為止。通過上述藥物治療,5d后除3只羔羊病死外,其它患病羊全部恢復健康,支原體肺炎癥狀全部消失。需要注意的是,患病羊及時康復也有可能會攜帶病毒,支原體會長期存在于羊的呼吸系統中,因此還需要對康復羊加強隔離飼養,避免造成二次感染。
除了可以西醫方法對羊支原體肺炎治療外,還可以采用中醫方法對羊支原體肺炎治療,中醫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在獸醫臨床中也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其所采用的中草藥為天然的植物,不僅無毒副作用還能夠起到保健的效果。在具體的治療中可以采用以下中藥方劑:一是取枇杷葉20g,前胡、杏仁、葶藶子、蘇子、板藍根各15g,甘草、連翹、志遠、沉香、陳皮各10g,半夏5g,加水煎煮,濾其汁液為患病羊灌服,每天2劑,連用5d可起到較好地治療效果;二是取魚腥草、杏仁、款冬花、甘草、蘇子各25g,桔梗、陳皮各15g,加水反復煎煮3次,濾其汁液為患病羊灌服,每天1次,連用5~7d即可取得較好地治療效果;三是取魚腥草15g,甘草、杏仁、蘇子、枳殼、陳皮、枇杷葉、炙半夏各10g,炙麻黃5g,加水反復煎煮3次,濾其汁液為患病羊灌服,每天1次,連用5~7d即可取得較好地治療效果;四是取貝母45g,金銀花40g,麻黃、杏仁、荊芥、蒲公英、防風、羌活、細辛、菊花、桑葉各30g,甘草、桔梗各25g,將上述藥物混合后碾碎直接拌在病羊的精料中,每天飼喂1次,7d為一療程,可以連續飼喂3~4個療程。在用藥期間,如果發現病羊癥狀減輕可以酌情減少用量,直到病羊康復即可;五是取黃芪25g,板藍根、大青葉、山豆根各20g,茯苓、紫金龍各18g,黨參16g,川芎15g,貝母、甘草、黃岑各10g,加水煎煮,濾其汁液為患病羊灌服,每天2劑分早晚服用,3~5d即可取得較好地治療效果,該用量為20只病羊的用量。
在采用中藥進行治療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需要獸醫人員充分地了解藥物的特性,確保選擇的藥物能夠適用于羊支原體肺炎,并科學地調配劑量,確保其治療效果得到充分地發揮;二是要注意治療期間的病羊管理工作,在治療期間要做好消毒工作,此時可以選擇每3天左右對養殖場內部進行全面地消毒工作,在消毒藥物上可以選擇低濃度的過氧乙酸。食醋本身有著一定的消毒效果,并且對羊無毒,因此可以將食醋應用到消毒工作當中,強化消毒效果;再次要注意病羊用藥的表現,并及時調整藥量,尤其是羔羊、妊娠羊與青年羊、老齡羊,耐藥性與靈敏性不同,要避免過量的中草藥損壞病羊的臟器等,因此必須要結合病羊的實際情況調整藥量[2]。
第一,科學進行養殖場的建設。支原體肺炎的傳染性較強,通過養殖場建設可以有效地減少外部環境的病原影響,因此要求養殖戶要嚴格按照動物防疫要求進行養殖場的選址與布局建設。比如在選址上尤其要注意與其他養殖場的隔離,避免產生交叉感染的問題,還要注意遠離人群聚居地、水源等位置;再就是關于養殖場的布局規劃上,應該科學的設置各個功能區域,比如存放飼料或者器具的庫房,還有隔離區、消毒操作區等等,從而為疫病防控營造良好的條件。
第二,提高飼養環境營造水平。在飼養過程中,羊群生活環境的營造也至關重要。一是要做好衛生清潔,養殖人員應當對消毒工作展開應用,按時推進養殖場內部的消毒與消殺,強化通風,以此來將羊舍高濕高溫氣體及時排出,確保羊舍時刻保持衛生清潔狀態,在清潔過程中還要注意更換干凈的墊草,營造一個干凈且干燥的環境,減少病原的滋生;二是要定期開展消毒工作,消毒是最為基礎,也是最為常見的防疫舉措,對于羊支原體肺炎防控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養殖人員必須定期對羊舍進行消毒,在消毒過程中要注意消毒工作的全面性,除了要養殖環境定期推進消毒工作,還應當推進對各類衛生死角的清潔工作,強化消毒成效,消毒試劑最好選擇10%漂白粉溶液和癸甲溴銨溶液,并且要注意定期更換消毒藥物,確保消毒效果;三是要合理控制飼養密度,如果羊舍中飼養密度過高會導致舍內空氣質量下降,從而加劇了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因此需要養殖戶嚴格按照羊群的生長發育特點進行飼養密度的調整,以便營造一個良好的飼養環境;四是要加強運動管理,羊群需要適當的運動來保持良好的體況,并且還能夠提高其免疫力水平,有條件的養殖場還需要專門建設一個運動場供羊群進行運動,但是要注意做好消毒與衛生工作。
第三,做好飼喂工作。要根據羊只的生長年段,結合羊只的發育階段,對飼料予以科學配置,確保飼料營養均衡全面,充分滿足羊只營養需求,以此來增強羊只機體免疫力。在飼喂中要注意不要飼喂發霉變質的草料,要按需購買飼料,并做好飼料的存放,避免受潮發霉等,在飼喂之前也要檢查好飼料的質量,避免羊群誤食質量不合格的飼料。
第四,要做好規范引種行為。病羊或隱性帶毒羊從外引入是造成羊支原體肺炎流行暴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羊養殖過程中必須對引種行為予以規范。在引種之前要對引種地點仔細調查,確保其近期未發生過羊支原體肺炎疫情。在引種之后,還要對新引進的羊只隔離飼養30d,待30d隔離期限結束后才能與其他原有羊群混合飼養。
第五,要落實疫苗接種。疫苗接種可以提高羊只特異性免疫力,進而對羊支原體肺炎予以有效防控。在對羊只疫苗接種時,最好選用山羊支原體肺炎滅活疫苗,成年羊、后備羊、羔羊注射劑量分別為5mL、3mL、2mL[3]。
第六,采用藥物預防。藥物預防主要就是使用一些中草藥添加劑來拌合飼料從而起到預防效果,比如用麻黃、杏仁、甘草、黃芩、金銀花等藥物都可以碾碎后加入到羊群的飼料中,預防效果較好。
羊支原體肺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任何性別、年齡、品種的羊只均存在有患病概率,但是成年羊在患病后表現較弱,整體發病速度相對較慢。而羔羊和身體瘦弱、年齡較大的老齡羊不僅發病率會相對較高,而且臨床癥狀會更為嚴重。隱性帶毒羊和患病羊是羊支原體肺炎的主要傳染源,該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飛沫等途徑傳播,主要發生于冬春季節,通常呈散發性、地方性流行。新疫區一旦暴發羊支原體肺炎通常呈急性經過,不僅發病較急,而且致死率較高。老疫區在暴發羊支原體肺炎通常呈慢性、隱性經過,致死率會相對較低。除此之外,飼養管理不當、營養供給不足、飼養配置不科學、飼養密度過大、圈舍通風不暢、圈舍寒冷等均會加大羊支原體肺炎發病概率。對其致病機理進行分析后可以得知,羊肺炎支原體會借助空氣流動侵入到病羊的鼻腔、咽喉、氣管中,并且會定植在呼吸道上皮細胞纖毛隱窩內以及氣管細胞膜表面等,在活動繁殖的時候就會釋放出有毒代謝產物損害纖毛以及上皮細胞膜,并且會逐漸侵蝕部分肺小葉,最終導致肺部組織出現一系列的病例變化,從而引起肺臟發生纖維化的病變等。
羊支原體肺炎是羊比較高發的一種疾病,雖然其直接引發的死亡率不高,但是會對羊只免疫功能造成嚴重威脅,導致羊只繼發感染其他疾病。因此,可通過合理控制飼養密度、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定期對羊舍通風、科學配置飼料等舉措,降低羊群支原體肺炎發病概率。再者,羊只感染支原體肺炎后會因為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臨床觀察發現,羊只一旦繼發感染其他疾病會導致臨床癥狀更為復雜,而這勢必會對羊支原體肺炎診療造成很大的難度。因此在對羊支原體肺炎診療時,必須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史、病理變化等進行初步確診,然后借助病料培養、染色鏡檢、X射線檢查等實驗室診斷方法予以最終確診,以此來保證羊支原體肺炎診斷準確性,防止出現誤診誤治現象。而在采用抗生素對羊支原體肺炎治療時,必須提前開展藥敏試驗,以此來確定最佳治療藥物,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羊支原體肺炎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羊支原體肺炎并不會造成羊的大量死亡,但是會對羊的正常生長造成負面影響。由此在推進羊的現代化養殖工作時,養殖工作者應當強化對羊支原體肺炎的現代化防控效果,運用落實有效消毒、強化免疫、優化飼料管控成效等方式,進一步減少羊支原體肺炎的暴發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