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長興集鄉政府 李鳳麗
農業機械作為農業生產的主要設備資源, 可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和進步需求。 然而,受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制度、管理體系缺失等問題的影響,農業機械設備使用中易出現各類狀況,影響了農業生產質量。對此,相關單位需加大重視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重視與關注, 針對設備管理的問題展開深度分析,及時制定相應措施,做好設備日常管理與維護,實現農業機械設備的科學化、規范化發展。
農業機械設備的有效管理能增進農民用戶對設備的了解與認知,進而更好地推廣、普及農業機械,提高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率及利用率, 保證農業生產的整體產量。 同時,作為農業大國,我國農業領域的產業發展與社會經濟密切相連, 通過全面落實農業機械設備管理能促進農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1]。
農業機械設備的有效管理能實現安全管控設備作業過程的目標,解決機械設備操作不夠標準、持續規范以及忽略機械設備維護等問題, 使農業機械設備持續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和運行狀態,能合理、科學、高效地進行收割工作、耕地工作、灌溉工作、播種工作和施肥工作,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助力農業領域的現代化發展。另外,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展開能為農業機械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避免生產工作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降低工作效率。
在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中, 許多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薄弱,只重視更新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實際產量等方面而忽略機械設備的管理,沒有全面、正確的認知對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重要意義, 片面認為設備管理是維護、 維修設備等工作, 分析設備出現問題的原因,導致農業機械設備管理效果不盡人意。 另外,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 一些人員沒有掌握現代、高效的設備管理方法,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不阻礙了農業機械工作的展開。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管理體系的支持。然而,當前農業機械設備管理體系尚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很難提升設備管理的有效性。 一方面,設備管理人員及管理部門未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 在設備管理工作中易出現設備故障檢查不及時、 未更換嚴重磨損零件等問題,影響農業生產效果及效率。 另一方面,廣大農民不了解農業機械設備的功能、結構,在長期使用時可能出現不同的安全風險,爆發出各類安全事故。因此,加強農民對農業機械設備的認知、了解是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重點[2]。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質量與農業領域的發展密切相連, 若農業機械設備在運行期間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農業生產質量、生產效率,造成經濟損失,影響農業經濟的發展。 由此可見,加強農業機械設備的保養、維護等管理工作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使用性能。但在實際管理工作中, 大部分的機械設備管理者都更加重視前期維護工作,忽略后期維護與管理,無法保證管理工作的全面、有效。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制度是規范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 但許多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都缺少相應制度,管理人員未及時完善與修訂制度內容,施工人員也沒有遵守制度隨意操作機械展開作業, 使得農業機械作業過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不利于提升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質量。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目標是讓農民有效、安全地使用各類農業機械設備,創造出更多的農業產量、更高的經濟效益,保證農業活動的順利進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充分發揮出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優勢,需要及時轉變農業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觀念,增強其設備管理意識,全面提高人員綜合素質,為農業機械設備的穩定運行夯實基礎。
首先,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人員應科學規劃管理計劃,組織關于農業機械設備介紹的宣傳活動,利用公開講授和演講示范的形式,幫助農民用戶了解、認識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重要性及安全使用方法。 也可邀請專門的農業機械技術人員指導農民用戶正確應用機械設備,使其能高效完成農作物施肥工作、栽培工作、收割工作和灌溉工作等, 為增加農業產量創造有利條件[3]。同時,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者也可利用農機田間事故等經典案例展開警示教育來增強農民的安全意識, 使其能掌握更多農業機械設備的安全生產方式, 保證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效果。
其次,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者素質的高低影響著設備管理質量。因而需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者的培訓。(1)組織農業機械設備管理者參與定期培訓活動,向管理者傳遞新技術、新思想、新技術等,要求管理者將培訓內容融入實際工作環節, 正確處理各類的設備管理問題,提高設備管理水平;(2)了解、調查農業機械設備管理者的不足,展開針對性、有效性的培訓,要求管理者按照標準制度進行管理工作, 強化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順利達成設備管理目標;(3)加強農業機械設備管理者的安全教育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并鼓勵管理者之間互相溝通、交流、學習,共同探討設備管理方案、管理計劃,提升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質量。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中需結合管理工作的需求、情況及時健全機械設備管理體系,明確劃分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的職責,并搭建相應的機械設備管理服務平臺。如農業機械管理部門可構建線上、 線下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當農民遇到機械售后問題及時通過網絡平臺登記、反饋與機械管理人員聯系解決問題,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同時,健全、完善的農業機械管理體系和服務系統能充分發揮出農業機械的技術優勢, 實現農業機械的標準化發展及農業機械管理的高效化發展。因此,農業機械管理人員應結合工作要求建立相應管理體系,并依靠管理體系展開“大整頓”“大排查” 的專項管理工作,通過走訪農業機械的大戶、農業機械合作社等場所排查農業機械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在此過程中,需堅持深排查、透排查、細排查的原則了解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整改、勸導,以實現農業機械的動態化管理。
此外,為全面展開農業機械管理工作,管理人員需實施標準的管理服務,按照管理要求、農業機械操作流程,展開機械推廣、宣傳、管理工作,保證農田作業達到高質量及高標準的生產狀態。 如在展開農業機械的生產經營工作時,要推廣科學種田的農業機械,發揮出農業機械的生產優勢、生產功能,提升土地抗災能力、生產效率,最大化發揮出農業機械的功能。
農業機械設備后期服務的工作目標是及時發現設備安全隱患與故障,做好農業機械設備的后期維護、維修,降低設備故障概率和安全事故概率。 因此,加強后期服務工作十分必要。
首先,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人員需正確認知后期服務的重要性,將預購好的設備納入后期服務范疇,及時記錄農業機械設備的詳細信息, 針對設備的不足制定管理措施和解決方案, 使農業機械設備穩定運行。 同時,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部門要建立專門的設備維修網點,及時解決設備問題,不斷完善設備維修制度和維修體系,為農業機械設備的維修提供有力支持。管理部門也要注重安全事故的有效管理工作, 當農業機械設備出現故障造成安全事故時及時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及傷員救治工作,盡可能降低負面影響[4]。
其次, 大部分農民用戶經過了解設備安全使用方法后,能形成安全生產意識,但仍存在不重視設備安全管理的人員未嚴格按照標準的農業機械設備操作流程作業,最終造成安全事故。 為避免此現象,農業機械設備管理部門需與本地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由相關部門負責了解、 掌握本地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及農業生產狀況,根據國家政策措施,建立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監督機制和鄉鎮設備管理機構, 規范與監督農民機械設備的使用,實現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全過程展開。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涉及范圍廣, 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設備管理制度, 為農業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與穩定運行提供支持。
首先,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是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重點內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第一,要求農業機械操作者、駕駛者嚴格遵守操作流程,保證操作安全;第二,在購入農業機械設備后需遵照相關要求, 前往農業機械監管部門辦理業務和注冊登記;第三,在進行農業生產作業前需做好農業機械設備的調試工序、全面檢查和保養,使農業機械設備保持最佳的技術狀態, 避免出現農業機械設備安全裝置失效或丟失的情況;第四,嚴格履行農業安全生產的要求,嚴禁私自改裝農業機械設備,也不可隨意改動設備內部結構;第五,對于沒有遵照安全要求進行檢驗的農業機械設備, 或檢驗未合格的設備不得使用操作。通過安全管理制度,能提升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其次,制定生產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的設置能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農業機械設備的管理人員要關注農業生產制度的制定, 每月召開關于農業機械設備生產的會議,了解與督導生產工作進度,協調好各部門、各單位的問題;每月實施全覆蓋的農業機械生產檢查, 針對現場生產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下達整改通知, 針對嚴重的生產問題則要采取控制措施和預防措施解決并匯報給本地的相關部門合力展開農業機械設備的生產管理工作。
最后, 制定宣傳教育制度。 在農業機械設備管理中,有效的宣傳教育十分重要。 設備管理人員、管理部門可通過組建領導小組, 專門負責各區域的農業機械設備安全使用的教育、 宣傳或制定農業機械設備的宣傳計劃, 幫助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人員全面了解設備操作要點,使其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操作規范。也可利用網絡平臺、廣播、橫幅、黑板報等形式展開農業機械設備的安全宣傳工作積極宣傳農業機械設備的安全常識,打造良好、輕松的農業機械設備管理氛圍,促進農業機械設備工作的高質量展開。
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模式需要不斷創新與優化,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人性化的管理服務,拓展管理范疇,了解農業機械設備的真實使用情況,保障設備管理成效。 首先,管理人員應綜合、全面地分析農業機械設備使用時潛在的安全風險, 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設備管理計劃,展開人性化、高效化的設備管理服務,給不同需求和不同層次的農民提供幫助,保證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有序進行。比如,管理者可結合農業生產的真實情況,了解農業機械設備的不足,并及時做好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提升設備使用效率及農業生產質量。其次,為降低農業種植成本,以提高生產效率,農業機械設備管理部門應加強與科研部門、 農民用戶的交流溝通,共同制定長效的農業機械設備使用方案,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增加農業農作物的產量,促進農業生產工作的高質量展開。此外,農業機械設備管理部門還應向上級部門遞交專項資金的申請為農業機械設備的監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從而進一步提升設備監管隊伍的監督能力[5]。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展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 安全管控機械設備的作業過程,保證農業生產的質量。 因此,針對農業機械設備管理的管理意識薄弱、 缺少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忽略后期服務管理等現狀,需要及時增強農業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意識,提高其管理水平與素養,以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管理體系和有效的后期服務工作、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等,進而實現農業機械設備的全過程、全方面管理,提升設備管理的水平,為農業領域的長遠發展、穩定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