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認定的司法困境及其紓解

2024-05-18 13:05:06林亞真
海峽法學 2024年2期

摘要:房屋內的電梯低頻噪聲污染,是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進程中頻繁涌現的一種新型的噪聲污染糾紛。在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糾紛的司法處理過程中,在噪聲標準的適用、因果關系的認定、鑒定機構的選擇、鑒定費的收取標準等諸多方面,存在司法機制適用的爭議與困境。基于此,建議從明晰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適用的國家標準、明確房屋內低頻噪聲與電梯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在侵權人、豐富評估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情況的鑒定機構可選范圍、確定鑒定機構收取鑒定費的法律依據等方面,紓解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認定的司法困境,有效解決新型低頻噪聲污染糾紛。

關鍵詞:電梯低頻噪聲 噪聲標準 鑒定機構 因果關系

中圖分類號:D922.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8557(2024)02-0051-13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國的環境司法專門化改革漸趨深入,呈現由表入里、由點及面的逐步深入特征,環境案件的受理和審理日漸專門化和專業化。近些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更加注重通過發布指導性案例以及典型環境案例,適時總結在審判生態環境案件中可能會產生的法律適用問題,探索法律適用規律,提煉環境審判規則。近些年來,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發布數批關于環境污染侵權糾紛的典型案例,對環境污染侵權糾紛案件中的具體規則開展了有益探索,以更為明確環境污染侵權案件的裁判要素。

在我國環境司法專門化改革進程中,環境污染侵權案件在制度設計和司法實踐層面被作為一類特殊侵權案件受到重視。在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以及裁判規則方面被賦予特殊性,而遭受污染的環境要素或者重要的污染物質與能量的類型化劃分,當前主要是具有學理分析意義,尚未成為規則設計層面的類型化依據。但由于環境要素和污染物質或能量的多樣性,環境污染侵權案件類型豐富,隨著環境污染案件日漸增多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不同類型的環境要素和污染物質之間污染致害的特殊性在現實中進一步顯現,在司法實踐中進一步被揭示。比如,雖然根據《民法典》規定及學理研究,作為特殊侵權責任,環境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但學界也有研究認為物質污染侵權和能量污染侵權應分別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與過錯推定原則,并在司法實踐中得到佐證。就司法實踐來看,隨著環境侵權案件數量的增多與類型的豐富化,也有實務部門對于環境侵權責任歸責原則提出了新的闡釋思路。比如,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判決針對噪聲排放侵權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這些法理闡釋上的豐富性與司法實踐中法律解釋的多樣性,既為環境侵權責任規則解釋適用增加了難度,同時也提供了多樣性的參考,要求在解釋與適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環境侵權責任規則時,更加要注重考量具體類型的環境要素污染侵權致害機理及侵權責任規則解釋適用的特殊性。

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印發的《環境資源案件類型與統計規范(試行)》,將環境資源案件類型劃分為五種類型,其中的環境污染防治類案件,又進一步被劃分為環境介質污染案件、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案件、能量污染案件這三類。這一類型化標準相較于《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單純地按照環境要素或者污染物質劃分案件類型而言,更加注重從環境污染案件致害機理、裁判規則和審判執行方式類型化方面進行案件分類。然而,《環境資源案件類型與統計規范(試行)》對案件類型的劃分及相應規則設計,尚未真正“落地”,即未成為法院對受理的環境污染案件進行分類管理的現實依據。當前各地法院對環境污染案件進行分類管理和司法決策的依據依然主要為《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環境司法專門化這一發展趨勢的啟示和要求是,環境司法專門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進一步從環境污染案件中歸納環境污染責任糾紛解決提出的特殊規則需求。

在2020年修正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377.環境污染責任糾紛”種類中,有專門的“噪聲污染責任糾紛”。《環境資源案件類型與統計規范(試行)》在類案剖析與規則提煉角度將噪聲污染歸類為能量污染案件,這為類型化地探索類案裁判規則指引了方向。現實中,隨著2021年通過《噪聲污染防治法》,噪聲污染防治規則供給進一步完善,這既為噪聲污染糾紛的司法解決完善了法律依據,也提出了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新形態噪聲污染糾紛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從環境司法實踐中探究新型噪聲污染糾紛解決的規則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的提煉規則、解決糾紛。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電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已然成為現代城市生活中頻繁發生的一種新型噪聲污染形式。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的共性特征在于,房屋內電梯運行所排放的低頻噪聲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破壞房屋內公民的健康與安寧的生活狀態。對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案件的處理,在噪聲標準的適用、鑒定機構的選擇、鑒定費的收取標準、因果關系的認定上存在著爭議,導致法院對低頻噪聲糾紛案件審判中存在規則適用的難點和裁判結果的差異性。因此,有必要通過司法實踐爭議問題辨析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認定的司法困境,進而探究紓解之道。

二、司法實踐中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認定的困境解析

低頻噪聲是指頻率在500赫茲以下的聲音,其中對人類影響明顯的主要為30至50赫茲的頻率范圍。物體在一秒內震動20至500次之時所發出的無規律聲音為低頻噪聲。低頻噪聲多來自于電梯、配電房、水泵房、空調外機等高樓中的機電設備。在當前頻繁爆發的城市高層建筑電梯低頻噪聲侵權糾紛中,噪聲多由電梯內部的曳引系統、安全系統和控制系統在電梯運轉時引發,這是電梯在運行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噪音,對靠近機房和電梯井的居民而言影響較為顯著。

低頻噪聲長期存在,會引起居民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等身心損害。已有研究表明,低頻噪聲是居民區中影響最大的噪聲源,尤其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中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層建筑中因電梯低頻噪聲發生的侵權糾紛越來越頻繁。但就電梯低頻噪聲侵權糾紛的司法實踐來看,基本上每一起糾紛均成為環境司法中的疑難案件和爭議案件,主要是因為低頻噪聲侵權糾紛解決存在內生的司法困境。

(一)房屋內低頻噪聲污染的適用標準爭議

在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引發的糾紛處理中,案件審判的爭議焦點之一是房屋內電梯噪音是否超標,而適用不同的噪聲標準導致的結果存在較大差異。梳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法院對于低頻噪聲污染是否超標的判斷標準,主要存在以下幾種觀點和實踐做法。

1.房屋內電梯噪聲排放適用《聲環境質量標準》

有法院認為,應以是否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來認定環境噪聲污染,在有眾多噪聲國家標準的背景下,厘清“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為關鍵。一種常見的觀點認為,應適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判斷房屋內電梯噪聲糾紛,根據該標準第1條的規定,以及其在“術語和定義”部分對“社會生活噪聲”的界定,該標準所謂的“社會生活噪聲”本質上是指“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和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的設備、設施而產生的噪聲,因此,不能“顧名思義”地認為該標準以“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為名,即規定的是日常居民樓的“社會生活”中排放的噪聲。最高人民法院在該民事裁定書中認為,該案的案涉房屋系用于居住,一審、二審判決認定案涉電梯系居民日常出行配套設備,不屬于《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規定的適用范圍,并無不當。排除了《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適用,需要另找妥當的標準作為認定依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可以作為該認定依據。根據該標準對聲環境功能區的分類及類型化標準可知,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屬于《聲環境質量標準》調整的1類或2類聲環境功能區,1類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2類聲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規定,住宅臥室的噪聲晝間不應大于45分貝,夜間不應大于37分貝,起居室(廳)不應大于45分貝。因此,該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認為,在沒有特別排放標準的情況下,一審、二審判決適用《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和《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的規定,并依據鄭某提供的海南中科環境檢測有限公司檢測報告中案涉房屋夜間客廳噪聲為35分貝,臥室噪聲為32分貝的檢測結果,認定案涉電梯運行聲音并未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不構成環境噪聲污染,依據充分,并無不當。據此梳理,可以推知最高人民法院在該民事裁定書中持有的觀點,即居住樓里的電梯噪音不應適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作為認定依據,而應適用《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和《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的規定。

2.適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有的法院認為,由于案涉的民事噪聲污染責任糾紛屬于在居民樓內產生的電梯噪聲糾紛,但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針對適用的明確標準,應當適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進一步地具體分析該法院主張適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原因與邏輯。我國曾經頒布實施的《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9-90)及配套的《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349-90),根據適用區域的差異將噪聲排放標準劃分了四種類型,其中,Ⅰ類和Ⅱ類標準均可能適用于居住區域。2008年實施的《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是對《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 12348-90)和《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測量方法》(GB 12349-90)的修訂,二者具有沿替關系以及適用范圍的延續性,并且在該標準的“前言”部分,明確定位該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了《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9-90)和《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測量方法》(GB 12349-90)。因此,雖然《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并沒有明確界定其適用的范圍包括了以居住為主的區域或者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但基于前述兩個標準具有沿革與替代關系,這一沿革與替代關系成為該法院認為居民樓內電梯或其他設備排放的噪聲可解釋為屬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適用范圍”界定的“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等對外環境排放噪聲的單位”、適用該標準執行的原因。所以,基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公民健康權的考量,一審法院確定本案參照適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由珠江房地產公司承擔降噪等噪聲污染民事責任。最終判決判定案涉居民樓內電梯運行排放噪聲是否為排污行為的依據是,電梯運行噪聲排放的噪聲是否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要求。因此,依據上述的觀點,該法院認為,居住樓里的電梯噪聲污染認定,應適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規定。

3.適用《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和《電梯技術條件》

根據《住宅建筑規范》等相關規定,住宅建筑及電梯井的建設單位在設計與安裝電梯、使之緊鄰該住宅建筑業主的房屋時,不得緊鄰臥室布置,也不宜緊鄰起居室(廳)布置,若受條件限制而需要緊鄰起居室(廳)布置,應采取有效的隔聲和減振措施,以實現降低電梯運行過程產生噪聲的效果。處理住宅建筑內噪聲糾紛時,有法院認為,被告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應當以涉案房屋臥室和客廳的允許噪聲級和噪聲分頻限值符合《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第4.1.1項的規定為判斷標準,使臥室、客廳晝間噪聲值均≤45dB(A),臥室、客廳夜間噪聲值分別≤37dB(A)、≤45dB(A)。因案涉被告公司未舉證證明在原告劉某某入住涉案房屋后涉案電梯運行噪聲值達標,其應對電梯進行減振降噪處理至電梯運行噪聲值符合《電梯技術條件》(GB/T10058-2009)第3.3.6項規定。依據上述的觀點,該觀點認為居住樓里的電梯噪音應適用《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電梯技術條件》(GB/T10058-2009)的規定。

4.參照適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有的法院認為,在我國沒有專門的住宅建筑內電梯噪聲針對性標準的背景下,應參照適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的規定,以判斷其噪聲是否超標。該法院持有該觀點的理由及其邏輯是,在我國沒有專門的針對性標準的背景下,雖然《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明確界定,其“適用范圍”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和商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環境噪聲污染,但是,該標準規定了一種情形,即如果本標準適用的對象“社會生活噪聲”的排放源是位于噪聲敏感建筑物內的情況下,該噪聲會通過噪聲敏感建筑物結構傳播至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室內時,導致相關主體遭受損害。在這種情形下,《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具體規定了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室內等效聲級的限值。其將敏感建筑物劃分為A類房間和B類房間,并進一步針對A類和B類房間所處功能區的類別確定對應的晝間和夜間的噪聲排放限值。其中,“A類房間”包括住宅臥室、醫院病房、賓館客房等,這是以睡眠為主要目的房間,需要保證夜間安靜。在案涉糾紛中,在住宅樓內電梯運行排放的噪聲通過房屋結構傳播至屬于“A類房間”的住宿臥室內造成噪聲污染糾紛,屬于《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的適用范圍。鑒于此,當國家尚未針對居民樓或住宅臥室制定專門的聲環境質量標準,也未制定相應的標準對居民樓內電梯產生噪聲予以評價的情況下,居民樓內安裝的電梯等實施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低頻噪聲,對該房屋內當電梯等樓內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低頻噪聲,確實對樓內居民存在噪聲影響時,從切實依法保護公民權利的角度出發,該法院認為,一審法院認為此種情況下可以參照適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作為檢測及評價依據并無不當。依據上述的觀點,居住樓里的電梯噪音應適用,應參照適用《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的規定。

對當前各法院的觀點及其理由的梳理可知,由于目前國家沒有針對居民樓內電梯產生噪聲制定專門的環境標準,無法對居民樓內電梯噪聲排放的低頻噪聲進行直接的鑒定和評價,這就使得在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認定的司法實踐中,存在多種類型的間接標準。上述內容結合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地法院的相關判決,梳理了各地法院分別適用《聲環境質量標準》(結合適用《住宅設計規范》)、《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結合適用《電梯技術條件》)、《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作為認定居民樓內電梯低頻噪聲是否超標的依據。這些不同性質與適用范圍的標準的適用,不但導致同案不同判的現象成為常態,而且在不同的標準均有援引適用的背景下導致司法實踐中不同當事人各有依據分歧過大,不利于糾紛解決。

(二)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與電梯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否要鑒定

環境侵權類案件中,最為復雜的法律問題之一是環境侵權行為與其他主體遭受的人身財產損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對于居民樓內低頻噪聲排放侵權糾紛而言,其在因果關系證明方面更具特殊性的復雜問題在于,房屋內低頻噪聲的排放與電梯運行之間的因果關系有待厘清。在房屋內低頻噪聲糾紛案件處理中,出現過法官要求對房屋內低頻噪聲與電梯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鑒定的情況,若此,受害人在對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的排放情況進行鑒定的情況下,是否需要對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與電梯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鑒定,在實務中也存在較多爭議。一些觀點認為,一旦認定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超標,當然是由電梯運行所導致,“電梯井與客廳、臥室相連,經檢測,房屋C-1(客廳)、C2(臥室)點夜間噪聲檢測結果不滿足《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規定的限值,故電梯噪聲給原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處于持續狀態。……案涉電梯噪音影響了原告的生活環境,影響了原告正常生活起居,甚至夜間休息,侵害了原告合法環境權益,對原告造成了實際損害。”另一些觀點認為,即使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超標,“案涉電梯噪聲超標的原因可能有多種”,也不一定當然基于居民樓內電梯運行所導致,也可能是由于部分違章建筑導致房屋的結構發生改變,使得噪聲超標,故其因果關系也需要專門鑒定。這一司法實務中的爭議觀點轉換為噪聲污染侵權責任認定的法理問題即為,對于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排放行為認定為“侵權行為”,是否需要經過專門的有資質機構的鑒定。

(三)評估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情況的鑒定機構可選擇范圍較小

司法鑒定是訴訟的重要環節,其意見結果往往是法官判案的依據。在辦理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案件中,在申請人委托法院對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情況進行鑒定的情況下,法院在其鑒定機構名錄中能找到的鑒定機構很少。以筆者這兩年代理的一起案件為例,筆者所在的副省級城市范圍內的法院系統鑒定機構名錄中,有資質鑒定低頻噪聲排放情況的鑒定機構僅有一家,省內其他的地級市均無符合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在僅有一家鑒定機構名錄內的鑒定機構、無法選擇的情況下,隨之伴生的是鑒定費收取費用過高的問題。若受害人不同意選擇這家法院提供的鑒定費用過高的鑒定機構,那么就存在需要受害人自行尋找鑒定機構的難題,若受害人在鑒定機構較少且無法有公共渠道查詢的情況下,有幸尋找到了一家有資質且價格合適的鑒定機構,但若侵權人不同意受害人提供的鑒定機構,此時,法院應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在立法上均無規定。

(四)鑒定機構收取的鑒定費無明確的法律依據

在實務辦理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案件中,筆者曾查閱司法鑒定中鑒定機構收費標準,比如,閩價通告【2018】32號文件及附件《福建省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表》,該文件并沒有規定關于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情況的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雖然根據閩價通告【2018】32號文件第3條的規定,司法鑒定機構應根據工作量大小、難易程度、風險高低、當事人承受能力、案件案涉金額等實際情況在規定的范圍內合理收費;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并經省司法行政機關審核許可、暫未列入附件的司法鑒定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由司法鑒定機構與當事人協商確定具體收費標準。但在司法鑒定機構僅有一家、從而無法選擇的情況下,鑒定機構與當事人實質上處于不平等的地位,當事人較難與司法鑒定機構協商達成一致收費標準,鑒定機構在更多情況下處于強勢地位。在目前的實務判例中,就存在關于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排放情況的鑒定項目的收費,在不同的地區收費標準不同,而且差額很大,少則3000元,多則數萬元。在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案件處理中,即便將來判決侵權人要對房屋相鄰的三部電梯采取隔聲降噪措施,費用可能也就在10萬元左右,現在鑒定機構僅鑒定費就要收取數萬元。“填平損失”是侵權責任規范應秉持的核心理念,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侵權的認定與救濟以噪聲鑒定為前提,但沒有統一標準且可能過高的鑒定費,往往使被害人在考慮選擇侵權責任制度救濟時躊躇不前,只會讓更多的受害人對于通過訴訟救濟權益的途徑望而卻步,何談公平正義。故此,規范鑒定機構在鑒定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排放情況時的收費標準迫在眉睫。

三、完善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糾紛司法解決機制的建議

針對前述歸納的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認定存在的司法困境,建議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

(一)統一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認定適用的國家標準

目前,可以適用于判斷電梯噪聲的標準主要有三類:第一類,電梯本身的質量標準,包括《電梯技術條件》(GB/T 10058-2009)、《電梯安裝驗收規范》(GB/T 10060-2011)以及《電梯試驗方法》(GB/T 10059-2009)等。其中,《電梯技術條件》(GB/T 10058-2009)規定電梯運行規范中包括了對電梯噪聲限定要求:如果額定速度不超過2.5m/s,則機房內評價噪聲值不超過80分貝,運行中轎廂內最大噪聲值不超過55分貝,開關過程中的最大噪聲值不超過65分貝;如果額定速度超過了2.5m/s,則機房內評價噪聲值不超過85分貝,運行中轎廂內最大噪聲值不超過60分貝,開關過程中的最大噪聲值不超過65分貝。第二類,建筑設計方面的標準,主要有《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這些標準在適用范圍上,側重于在住宅的建筑設計階段,對噪聲進行管理和評價。從具體內容看,《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對噪聲排放限值作出了具體規定,即晝間臥室不應大于45分貝,夜間臥室不應大于37分貝。根據《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的規定,住宅內臥室允許的噪聲級一級、二級分別不得高于40分貝、45分貝。第三類,環保方面的標準,主要包括《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11)、《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等。綜合來看,現有的這些標準適用于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認定時,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立法界定不夠具體導致適用依據與標準存在模糊性

根據《噪聲污染防治法》對“噪聲污染”的定義,在該法律規定及相關規范中,并沒有直接制定和適用專門的環境保護標準,以規制住宅樓內的電梯、水泵、變壓器等設備所產生的噪聲。當前,社會住宅樓內電梯運行產生的低頻噪聲侵權糾紛頻繁發生,但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導致不同法院在審理該類案件時,對適用的環保標準存在多元觀點和較多分歧。

2.既有的標準體系難以為認定房屋內低頻噪聲提供明確依據

依據當前的通行觀點和實踐做法,各類環境標準是廣義環境法律規范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環境標準成為認定排放行為是否合法合規的客觀標準與衡量依據。具體在房屋內電梯噪聲排放糾紛中,不管選擇何種標準,是否為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提供量值標準,成為排放行為認定的關鍵。系統審視,現有的環境標準體系難以為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行為認定提供直接依據,這體現為:第一,《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11)主要是規定了五類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并沒有關于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的規定;第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是針對工業企業噪聲排放的管理、評價及控制的標準,當前尚未有關于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的規定;第三,《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適用于管理、評價與控制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的設備、設施向環境排放的噪聲,該標準適用于A類房間(住宅臥室、醫院病房、賓館客房等),晝間排放限值為40分貝,夜間排放限值為30分貝。

上述三類標準對于噪聲分貝的限值有不同的規定,但均未對住宅樓內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的排放范圍及其限值等標準作出詳細的、針對性的界定,故導致在司法實務中,不同法院適用不同的標準,進而導致判決結果的差異。

2021年11月17日,司法部發布了司法行政行業標準《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居住環境噪聲的測量與評價》(SF/T 0109-2021),該文件的“4.測量方法”之“4.1通用要求”規定,對于現行國家標準明確規定并適用的噪聲測量及評價,應采用相應國家標準,對于現行國家標準不適用的居住環境噪聲的測量及評價,應采用本文件。在實務案件中,到底適用哪個噪音標準,一直存在爭議,《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居住環境噪聲的測量與評價》(SF/T 0109-2021)的施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該爭議。因此,建議在《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居住環境噪聲的測量與評價》中進一步明確規定該文件的適用范圍,明晰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的測量與評價適用該文件的具體標準和程序規定,排除其他的適用標準,以避免在實務案件中產生爭議。

(二)明確由侵權人承擔房屋內低頻噪聲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

從前述內容可知,根據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糾紛的特殊性,在認定房屋內低頻噪聲侵權過程中,實際上存在兩個層次的因果關系亟待舉證證明與認定。本文主張,應當明確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與其他業主的人身財產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應歸于侵權人。

1.侵權人對否定房屋內低頻噪聲污染與損害后果之間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

在理論界,學者對《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確定的歸責原則存在多種理解。有學者認為,我國《民法典》的歸責原則包括過錯責任原則(第1165條第1款規定、過錯推定原則(第1165條第2款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第1166條規定)。有學者認為,很多國家在民法典中僅規定單一的過錯責任原則,而我國侵權責任法律規范構建了過錯責任、嚴格責任、過錯推定責任、公平責任的多元歸責原則體系。?另有學者認為,我國侵權法上并不存在多重的或多元的歸責原則體系,只是存在多重的歸責事由體系,除了過錯這一最基本的歸責事由外,危險、公平、控制力等也是侵權法中重要的歸責事由。

雖然在理論闡釋角度對于侵權的歸責原則有諸多觀點及爭議,但從立法論角度而言,我國的相關立法明確了環境侵權等特殊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我國《民法典》第1229條沿用了《侵權責任法》第65條對環境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在第1條中,進一步細化規定了環境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2023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生態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5號)第4條第1款重申了環境侵權案件的無過錯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第6條規定了被侵權人請求環境損害賠償時應當承擔初步證明責任,舉證證明三方面的情形,這就意味著作為原告的被侵權人就推定污染者的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2023年4月17日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生態環境侵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23〕6號)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在舉證責任分配上思路一致,分別在其第2條和第5條規定了被侵權人應承擔的前述三個方面的舉證責任。但是,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變化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第6條規定的是被侵權人需要舉證證明“侵權人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次生污染物、破壞生態行為與損害之間具有關聯性”,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生態環境侵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23〕6號)第5條規定,則是規定被侵權人應當舉證證明“被告行為與損害之間具有關聯性的證據”。這一修改,充分考慮到環境侵權中原因行為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比如本文中涉及的噪聲污染是一種能量型污染,超標噪聲排放并非排放“污染物質”而是能量。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生態環境侵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23〕6號)第5條的規定更符合現實情況。具體到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侵權糾紛中,只要被侵權人能夠提供證據材料證明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排放的事實、該房屋內居民遭受了身心健康損害或者財產損害、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排放與人身財產損害之間具有關聯性的事實,則被侵權人已履行了舉證責任。

2.侵權人對否定房屋內低頻噪聲污染與電梯運行之間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

頻繁發生的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污染糾紛中,還存在的在事實層面有待鑒定與厘清的問題是,即使經過鑒定機構評估,認定發生房屋內低頻噪聲超標,但依然會產生房屋內低頻噪聲污染是否由房屋內電梯運行造成的爭議。從侵權法理上看,這一爭議問題的本質在于對侵權人是否實施了侵權行為的確定。從科技原理和一般經驗來看,高層住宅房屋內的低頻噪聲來源于其配套的電梯、配電房等機電設備的設置與運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生態環境侵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23〕6號)第5條和第6條的規定,被侵權人在請求環境損害賠償時,只需提供證據材料證明污染者排放了污染物即履行了舉證責任,申言之,被侵權人只需證明該居民樓排放了低頻噪聲即可推定該居民樓的建筑商因為安裝與運行電梯等機電設備的行為是低頻噪聲污染排放行為。若侵權人否認房屋內低頻噪聲與電梯運行之間的因果關系,比如主張房屋部分違章建筑導致低頻噪聲等,那么舉證責任應在侵權人,故受害人無需對房屋內低頻噪聲與電梯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鑒定,相反地,否認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在侵權人。

(三)豐富評估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情況的鑒定機構可選范圍

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對于構建環境訴訟中的核心證據具有重要意義。有效地吸納社會環境技術資源,并確保其中立性,有效引導社會成熟司法鑒定資源,并確保其技術能力,這種“高效凝聚相關社會公共資源,突破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瓶頸”的方向已成為中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管理工作的必經之路。就司法實踐來看,房屋內低頻噪聲污染司法認定的現實困境之一在于,當前法院鑒定機構名錄中符合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數量較少,這客觀上使得可選范圍過于狹窄,極大約束了司法鑒定實施的可能性。因此,迫切需要豐富評估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情況鑒定機構的可選范圍。

具體而言,建議從以下兩個層次和路徑展開:(1)各地法院要動態遴選符合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進入法院鑒定機構名錄,擴大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鑒定機構數量。就司法實踐中調研情況來看,之所以出現各地法院有資質的鑒定機構較少的困境,很重要的一個現實原因是,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需要的技術較新、投入較多、人才專業性較強,而現實中進入司法程序的糾紛數量少,使得很多機構不愿意投入建設從而不具備法定資質,或者已經具體法定資質、進入法院鑒定機構名錄后主動退出。鑒于此,建議各地政府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領域的經費投入、人才引進與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強鑒定機構的管理、監督和評價檢查,以引導鑒定機構不斷創新技術、引進和培養人才,從而能符合法定資質,被遴選進入法院鑒定機構名錄。(2)機制創新,如果在符合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很難實現數量大幅增長的前提約束下,建議進行機制創新,實現鑒定機構的跨域信息流通與共享。具體而言,建議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的信息平臺進行信息共享,符合資格要求、有能力完成法院委托事項的各類鑒定機構、評估機構均可列入信息平臺,從而提供給受害人更多的選擇機會,更好地維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

(四)確定鑒定機構收取鑒定費的法律依據

關于噪聲排放情況的鑒定,是審理案件是否構成侵權的重要一環。在受害人申請對噪聲排放情況進行鑒定的情況下,受害人需要先預交鑒定費,若最終噪聲存在超標,法院再判決鑒定費由侵權人來承擔。但受害人需預交鑒定費的做法會存在負面效應,因為鑒定費沒有依據,完全取決于鑒定機構,若受害人不先預交鑒定費,視為受害人主動撤回鑒定申請,事實上等于受害人完全無從選擇,只能被動接受可能不合理的收費。故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相關的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確規定房屋內低頻噪聲排放情況鑒定的收費標準,以避免在實務中無法可依以及亂收費的情況,并考慮采用環境侵權司法鑒定援助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受害人無法承擔鑒定費的難題。

四、結語

當前房屋內電梯噪聲污染案件越來越頻繁涌現,但在處理該類案件的實務操作中存在的不少爭議問題或配套措施無法跟進的問題,制約了噪聲污染侵權的責任認定與司法機制順利推進。侵權法應更加關注受害人的救濟取向與權益保障。為此,不能受限于侵權責任機制在解釋適用于噪聲污染侵權等特殊侵權中的困境而止步不前,漠視此類糾紛中公民權益損害,而應當積極針對噪聲污染侵權責任機制司法適用中的困境予以應對,建議相關部門能針對實務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完善相關立法和制度,以真正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有效解決房屋內電梯低頻噪聲頻繁引發的環境侵權糾紛。

(責任編輯:游志強)

呂忠梅、張忠民:《環境司法專門化與環境案件類型化的現狀》,載《中國應用法學》2017年第6期。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2020年修正)“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之“377.環境污染責任糾紛”將環境污染責任糾紛劃分為:(1)大氣污染責任糾紛;(2)水污染責任糾紛;(3)土壤污染責任糾紛;(4)電子廢物污染責任糾紛;(5)固體廢物污染責任糾紛;(6)噪聲污染責任糾紛;(7)光污染責任糾紛;(8)放射性污染責任糾紛。

參見劉超:《論“綠色原則”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的制度展開》,載《法律科學》2018年第6期。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12月29日發布的環境侵權典型案例“沈海俊訴機械工業第一設計研究院噪聲污染責任糾紛案”的“典型意義”部分指出,“與一般環境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不同,環境噪聲侵權行為人的主觀上要有過錯,其外觀須具有超過國家規定的噪聲排放標準的違法性,才承擔噪聲污染侵權責任。”

參見許毅、熊鴻斌:《高層住宅低頻噪聲的預防和治理》,載《安徽科技》2013年第12期。

參見張艷:《淺議居民區低頻噪聲影響及對策》,載《綠色視野》2017年第7期。

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民申4401號民事裁定書。

《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1.適用范圍”規定:“本標準適用于對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向環境排放噪聲的設備、設施的管理、評價與控制”。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聲環境功能區分類”規定:“1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居民住宅、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設計、行政辦公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2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商業金融、集市貿易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業、工業混雜,需要維護住宅安靜的區域”。

參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0)京03民終3524號民事判決書。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工業企業噪聲排放的管理、評價及控制。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等對外環境排放噪聲的單位也按本標準執行”。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頁。

參見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閩01民終6868號民事判決書。

參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1)京03民終4228號民事判決書。

“噪聲敏感建筑物”指“醫院、學校、機關、科研單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筑物”,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頁。

參見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2019)渝0116民初10808號民事判決書。

參見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2021)京0101民初13282號民事判決書。

參見王莉、郭玲:《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正當性及適用規則調適》,載《海峽法學》2023年第3期。

《噪聲污染防治法》(2021年)第2條第2款:“本法所稱噪聲污染,是指超過噪聲排放標準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產生噪聲,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楊立新:《侵權責任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第45頁。

王利明:《侵權責任法研究(上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頁。

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第111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第1條第1款:“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不論侵權人有無過錯,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生態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5號)第4條第1款:“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行為人不論有無過錯,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第6條:“被侵權人根據民法典第七編第七章的規定請求賠償的,應當提供證明以下事實的證據材料:(一)侵權人排放了污染物或者破壞了生態;(二)被侵權人的損害;(三)侵權人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次生污染物、破壞生態行為與損害之間具有關聯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生態環境侵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法釋〔2023〕6號)第2條:“環境污染責任糾紛案件、生態破壞責任糾紛案件的原告應當就以下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一)被告實施了污染環境或者破壞生態的行為;(二)原告人身、財產受到損害或者有遭受損害的危險”。第5條第1款:“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承擔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責任的,應當提供被告行為與損害之間具有關聯性的證據”。

參見王燦發、鄭振玉、王旭、王元鳳:《中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的發展路徑與管理探索》,載《環境保護》2017年第9期。

王磊、趙春艷:《論完全賠償原則的演進與走向》,載《海峽法學》2023年第1期。

【基金項目】福建省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省人大理論研究項目“地方生態環境保護立法空間研究”(項目編號:FJ2022TWRD004)。本文獲評全國律協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專業委員會2023年度優秀論文獎。

【作者簡介】林亞真,福建明鼎律師事務所主任,全國律協環境、資源與能源法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律師協會生態文明與環境資源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亚洲综合天堂网|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91伊人国产|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亚洲黄色成人|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亚洲成肉网| 亚洲伊人天堂| 天天综合亚洲|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久久|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婷婷六月天激情|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成人午夜天|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综合五月天网|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国产99热|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一区二区无码在线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微拍|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91av在线|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正在播放| 欧美精品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最新国产在线|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色综合网址|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